今天是公历5月21日,农历乙巳年、辛巳月、庚寅日(四月廿四),日子可不一般,不仅是建除十二日中的“收日”,还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小满节气的交节时间。具体时间为2时55分,标志着今年夏天的炎热开始登场了。
进入小满后,不仅夏收作物趋于成熟了,气温开始明显升高,降雨也开始增多了。这样一来,空气将变得高温潮湿,给细菌病毒快速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要特别注意一下剩饭剩菜,别看外表好好的,实际上已经开始变质了,别吃坏肚子。
小满一到,夏季的炎热就登场了,自然界的阳气渐盛,人体也需顺应时令变化,调整日常起居、饮食习惯,还要防热防湿,这样才能安然度夏。
今日小满,不论多忙,牢记:吃三样,忌三样,避三样,舒服过夏天!
一、“吃三样”
1、喝汤
老话“小满一碗汤,不劳医生帮”,不是说到了小满时节就要喝汤了,而是说有一种汤是小满这时候出现的,叫做“四神汤”。
四神汤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传说与乾隆下江南时四位大臣病倒后所用方剂有关。
所谓的“四神汤”,就是用莲子、茯苓、芡实(或薏米)和山药与猪肚或瘦肉一起煮的汤,用来改善脾胃虚弱、湿气重导致的疲劳等问题。
小满标志着夏季湿热渐盛,民间有“湿气始旺”之说。传统上在这个时节也是要注重健脾祛湿,饮食多选择薏米、红豆、冬瓜等食材。
2、吃三鲜
在民间有“小满见三鲜”的习俗,意思是说,到了小满这会要吃三种应季食材。一方面,这个时候正鲜嫩、口感好,可以尝鲜。一方面也是,这些食材营养丰富。
这三鲜指的是黄瓜、蒜薹和樱桃。其中,黄瓜含有的还丙醇二酸、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能为人体补充在炎热天气中因出汗而流失的营养和水分,帮助清热解暑,缓解燥热的感觉;蒜薹富含大蒜素等含硫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帮助人体抵御疾病;樱桃铁含量高于苹果,自古就有“美容果”的美誉,让皮肤更加的光滑有润泽。
3、吃健脾利湿的食物
小满时节一到,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往往会出现阴雨连连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大到暴雨的天气,江河渐满,空气湿度加大。而北方地区则是小满时节,气温显著升高,少雨或无雨部分地区高温闷热,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未完全成熟 。
总的来说,小满节气降雨频繁,空气湿度大,有利于保持细菌、病毒的活性,为它们提供了必要的水分环境,使其更容易存活和传播。因此,小满时节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
建议大家,在小满时节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比如像苦菜、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有助于我们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二、“忌三样”
进入小满,就算是开启炎夏了,天气不仅炎热,还多雨潮湿。因此,我们饮食上要改一改之前的习惯,管住嘴,不要看到街边卖好吃的就迈不动步。
提醒大家,进入小满节气之后,以下食物应不是不能吃,还是要尽量少吃一些:
1、过于寒凉的食物要少吃
天气高温酷热,大家自然会选择一些凉的食物使自己舒服一些。但是,提醒大家,吃可以,要避免大量食用冰镇饮料、冷饮等,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出现问题。
2、过于油腻厚重的食物要少吃
天气一热,小区楼下的烧烤和烤肉等就火了,甚至有些人晚上十一二点还在吃。提醒大家,要尽量少吃,因为,晚上运动量少,吃过多的油腻食物会增加消化系统负担,易导致消化不良,对身体可不好。并且,像酒类、奶酪等这些食物,过度摄入也是可能会导致胃肠不适的。
3、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少吃
夏天炎热,人的胃口变差,尤其是年轻人就喜欢吃一些辛辣的食物。但是,过多的食用辛辣食物可能助长体内火气,引发口腔溃疡、痤疮等,要尽量少吃。
总之,夏季吃高油脂、高糖、油腻和冷凉食物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因为,我们的肠胃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处于比较弱的状态,吃以上这些食物。建议选择一些性质平和、清热利湿、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苦瓜、黄瓜、西红柿、绿豆等。
三、“避三样”
进入小满,炎热登场、雷雨增多、空气湿度增大,下面这三样要避免!
1、避免熬夜
进入小满后,晚上也开始热了,很多人喜欢吃完晚饭出去溜达一下。提醒大家,进入小满后,要尽量保持晚睡早起,但避免熬夜,有助于顺应阳气的生长和宣泄,使人体的气血运行更加通畅。
2、避免不良习惯
进入小满后,要避免大汗淋漓后对着空调和风扇吹、不洗冷水澡。并且,饮食要清淡,衣服要常换,要多喝点温水,多运动和晒太阳,有利于身心健康。
3、不坐门槛和木桩
小满之后虽然炎热登场了,但降雨天气也增多了,空气中湿度是逐日增加的。因此,我们这个时候还是不好经常坐门槛或者木桩上。因为,这类木质门槛过木桩吸水吸潮,久坐对身体不好。
总之,进入小满后,天气虽然以炎热为主,但降水充沛且多暴雨,空气湿度大,以上这几件事要牢记,以免落下一身病根。
今日小满,祝大家:全家身体健健康康,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