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果不其然,
人们所熟悉的屠洪刚从小就对唱戏唱歌感兴趣,
犹记得他唱的《精忠报国》,气势宏大。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他母亲对他的教育和指导。
他的母亲就是歌唱家呼延生,
她是中国铁路文工团的台柱子,
她唱的《九九艳阳天》,唱出了旧时光的纯真,
她的嗓音清亮,低调一辈子,却用歌声点亮无数人。
01
《九九艳阳天》这首歌传唱已超半个多世纪,
带着老电影《柳堡的故事》的韵味,勾起数代人的回忆。
1957年,这首改编自江苏民歌的曲子,搭上电影火遍全国。
那会儿没手机没网络,歌声从广播里飘出来,钻进千家万户。
呼延生演唱了这首歌,她是一位歌唱家,
嗓音清亮,却一向不喜抛头露面。
她在铁路文工团唱了一辈子,跑遍大江南北,
歌声里全是那个年代的真情实感。
也更少人知道,她还是华语乐坛硬汉歌手屠洪刚的母亲。
这对母子,一个用歌声记录时代,
一个用音乐闯荡人生,串起了两代人的故事。
02
呼延生1932年出生,家境普通,
小时候就爱唱歌,嗓子清得像山间的溪水。
年轻时,她进了中国铁路文工团,
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文工团不光唱歌跳舞,
还得下基层,慰问铁路工人、士兵和老百姓。
呼延生背着行囊,跟着团队坐绿皮火车,
跑遍了全国的铁路线。
演出条件简陋,舞台可能是块空地,
观众挤在泥地上,裹着军大衣听她唱。
她唱《九九艳阳天》,嗓子明亮又温柔,
唱出了那个年代的希望和温暖。
这首歌因为电影火了,成了几代人的记忆,
她还唱过《江姐》《星星之火》,每首歌都带着火热的信念。
她不仅是一名歌手,更是文工团的团长。
她常常率领队伍四处演出,奔波于各地的舞台之间,
在歌唱事业之外,也承担着文工团的领导与组织工作。
火车站台、工地帐篷、部队营房,
哪儿有需要,哪儿就有她的歌声。
那时候没麦克风,她得扯着嗓子唱,
唱完一身汗,观众却听得眼眶湿润。
她从没想过出名,唱完就收拾行囊去下一个地方。
广播里放她的歌,全国都知道《九九艳阳天》,
但没多少人记住呼延生这名字。
她亦不以为意,心想唱歌无非是为了使人心生明朗之感。
对呼延生来说,音乐不只是舞台上的事。
她将对音乐的热爱带回了家中,传递给了儿子屠洪刚。
家里条件一般,但她总鼓励儿子多听歌、多哼哼,
哪怕只是跟着收音机唱。
她看得出儿子有天赋,嗓子厚实,感情足,适合唱大气的歌。
她没逼他读书考大学,而是让他去追自己的路。
03
屠洪刚生于1967年,在小的时候便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别的孩子玩泥巴,他抱着收音机听歌,
跟着哼,节奏总抓得准。呼延生看在眼里,
觉得这孩子天生该吃音乐这碗饭。
那年代,学艺术不是条稳当路,
但她还是决定让儿子试试。
屠洪刚11岁那年,他就被送往学习京剧,
从而进入中国戏曲学院。
京剧可不是闹着玩的,每天清早吊嗓子,
练身段,翻跟头,稍微偷懒就得挨老师骂。
屠洪刚个子不高,嗓子却天生有力,
学的是“铜锤花脸”,唱起来气势十足。
他不觉得苦,反而练得起劲,
每次演出都能把台下观众震住。
上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恰似一缕清风,悄然而至内地。
邓丽君的歌从磁带里传出来,街头巷尾都在哼。
屠洪刚也迷上了流行歌,偷偷攒钱买磁带,
反复听齐秦、童安格,学他们的唱法。
他还拉了几个朋友,组了个小乐队,
试着写歌,想在流行乐坛混出点名堂。
可京剧和流行乐差得太远,京剧讲究腔调,
流行乐要感情,他转行转得磕磕绊绊。
有人劝他别折腾,找个稳定工作得了。
呼延生却没拦着,她觉得艺术路子宽,
只要用心,总能走通。
她常陪儿子听磁带,聊音乐,给他打气。
在母亲的激励和支持下,
屠洪刚开始尝试把京剧韵味融入流行歌曲。
1988年,对于他来说,是他幸运的一年,
他参加了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最终获得了优秀歌手奖,他也自此才在乐坛站稳脚跟。
1996年,他推出一首《霸王别姬》,
京剧的唱腔加上流行的节奏,唱得荡气回肠,
直接火了,拿了好几个音乐奖。
这首歌让他有了自己的风格,
嗓子粗犷,唱的是英雄气概。
1999年的《精忠报国》更是一鸣惊人,
歌词热血,旋律激昂,全国上下都在传唱。
后来《中国功夫》《孔雀东南飞》也成了他的招牌,
乐迷都叫他“英雄歌者”。
04
屠洪刚的歌火了,演出邀约不断,钱也越赚越多。
可他年轻气盛,不满足于唱歌,他想干点大的。
他拿赚来的钱投影视、开录音棚、搞歌厅,
想当个全能的音乐人。
可惜,他对生意一窍不通,投资一个赔一个,
很快就欠了一堆债。
感情上也不顺,他第一段婚姻跟一个美国女孩,
留下一个儿子,没几年就散了。
第二段跟演员方舒结婚,也因为生活压力分了手。
事业、感情双双失意,屠洪刚整个人都垮了,
干脆退出乐坛,躲起来舔伤口。
2007年,呼延生因病去世了,
这件事情对于屠洪刚而言,无疑是最为沉重的打击。
母亲一直是他的靠山,从小教他唱歌,
转型时给他鼓励,失败时陪他熬过去。
现在母亲走了,他才意识到自己迷路太久。
痛过之后,他决定重新站起来。
他开始接演出,慢慢还债,用歌声找回自己。
2011年,他跟那英合作出一张EP《自己人》,
宣布复出,还开了“英雄本色”巡回演唱会。
首场演出,他放了一段母亲唱《九九艳阳天》的录音,
自己在台上跟母亲“合唱”。那晚,观众的掌声响了很久。
05
呼延生的生活也不容易。她第一段婚姻生了个儿子,
孩子有障碍,婚姻没保住。
后来,她认识了屠玉文,他是一名工人,为人老实。
两人结婚后生下屠洪刚,家里不宽裕,
但她总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她一边忙演出,一边照顾两个孩子,
尤其是大儿子,需要更多耐心。
她从不抱怨,而是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乐观传递给了家人。
屠洪刚的感情路走得也坎坷。
除了两次失败的婚姻,
他后来跟助理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
现今,他已经五十多 了,生活终得归于平静。
2023年,他在网上晒了跟孩子们的照片,
说家庭是他最大的依靠。
虽然感情上摔过跟头,
但他从母亲那儿学会了怎么去爱、去坚持。
06
这些年,屠洪刚没停下脚步。
他不光唱歌,还跑去演戏,
在《老酒馆》《光荣与梦想》里露了脸,演得有板有眼。
去年在北京的中秋晚会上,唱了《精忠报国》,
嗓子还是那么有劲,网上好多人都说像回到了90年代。
他还在筹备一张新专辑,想把京剧和电子音乐混搭,玩点新花样。
公益演出他也没落下,2023年为铁路工人唱了场纪念演出,
特意唱了《九九艳阳天》,说是为了致敬母亲和铁路文工团。
他还参加了很多的电视节目,那歌声仍是能将人们的心调动起来。
07
回看屠洪刚的歌唱生涯,他的成功,
离不开母亲的教导,也正是这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
让屠洪刚走上了和别人不一样的道路。
他唱的歌也掀起了两代人的真情沟通。
呼延生用她的嗓子唱出了那个年代的真情,
屠洪刚用他的歌声接过了这份传承,唱的歌也好听。
也难怪他能这么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