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由于没有成熟的空军部队,制空权完全掌握在美军手中,但是有这么一支部队,他们没有战斗机,也没有导弹,却击落了美军2300架飞机,那就是中国志愿军高炮部队。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1950年6月,新中国刚刚成立不到一年时间,朝鲜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原本只是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内战,却由于美国的加入变了味。
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占据了极大的优势,短短三天就攻占了韩国首府首尔,随后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到了8月,已经占领了绝大部分的韩国领土和人民,眼看战争即将结束,美国坐不住了。
美国联合包括英法在内的15个国家,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联合国军”,这支军队看似维护和平,其实却别有用心。美军上将麦克阿瑟率领75000余名“联合国军”,以维护集体安全的名义,展开了仁川登陆战,成功打入了朝鲜。
在美军强大的炮火压制面前,朝鲜军队节节败退,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为了避免唇亡齿寒的局面发生,毛主席毅然派出中国志愿军入朝支援。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和美军的武装实力可谓是天壤之别。
美军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不惜动用其三分之一的陆军军力和二分之一的海军军力,其中还包含了被称为美利坚之盾的陆战第一师,和被奉为开国元勋的骑兵第一师。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在陆地上,志愿军们的实力完全不输美军,他们面临最大的威胁,其实是美军的空军部队。
在中朝还只能陆地作战的时候,美军的作战方式已经是立体的了,他们派出了被称为王牌飞行队的航空兵第四联队,先后出动了数万架战斗机,并且所有部队的武器都是当时最先进的,除了原子弹,美军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在制空权完全掌握在敌人手里的情况下,志愿军们每一次作战都死伤惨重,难道只能被动挨打吗?
抗美援朝时期,面对美军强大的空军部队,志愿军们只能躲在防空洞和各种坑道内,尽管如此,还是有无数士兵不幸牺牲。但有这样一支部队,他们成为了美国空军最大的威胁,那就是志愿军高射炮兵部队,这支部队创下了无数辉煌的战绩,其中最经典的要数云山战斗一役。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们顺利入朝,和美军展开了第一次战役,在没有飞机掩护的情况下,志愿军在中朝边境对驻守此处的美军展开突袭,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取得了初次胜利。
在入朝初期,志愿军仅有一个高炮团,高炮团为了躲避不断在天上盘旋的美国侦察机,可谓煞费苦心,他们只能在黑夜行军,还不能走大路,只能走崎岖的小路,也不能生火,因此没能赶上与联合国军的第一次交锋。
高炮部队第39军不断从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向云山进发,成功包围了这里的韩国军队,与此同时,美军的开国元勋,骑兵第一师也正向这里赶来,一场恶战即将打响。
11月1日下午,韩国军队试图撤退,被志愿军阻断了退路,晚上美军赶到了。数不清的侦察机盘旋在高空,他们一旦发现志愿军的踪迹就立即投放炸弹,志愿军们只能躲藏在大石头后或者坑道内。
战斗开始后,志愿军们才发现自己面对的是美军的开国元勋部队,他们没有丝毫害怕,反而更兴奋了。面前是最新式的高速战斗机,志愿军们手里却只有从日军手中缴获的高射炮,这种武器早就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了,因此,在第一轮反击中,志愿军们并没有击中任何一架战机,这下该怎么办?
面对眼前的局面,连长犯了难,如果选择撤退,岂不是把这些武器拱手相让了,虽然美军并不稀罕这些落后的炮弹,但是对“抠门”的志愿军来说,这可都是宝贝,与其被动挨打,不如放手一搏,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考虑到命中率问题,连长决定最大限度地缩减射击范围,并且大大缩短了炮弹的爆炸时间,这样一来,美军只要进入射程,就一定会被击中。这样做的弊端也很明显,如果美军一直保持高空盘旋,志愿军们还是只有挨打的份,并且美军如果下降,他们的打击也会更加精准,志愿军们还是会死伤惨重,但这是唯一的办法了,他们只能放手一搏。
11月3日,云山战役以志愿军的胜利画下句点,第39军重创了美军这支王牌部队,成功击毁了三架飞机,缴获了28辆坦克、170余辆汽车和100多门各式火炮,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为之后的作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美军做梦也没有想到,没有战斗机和导弹的高炮部队,仅用落后的日式装备就可以取得战役的胜利,以小见大,抗美援朝的结局似乎早已有了分晓。
云山战役只是个开始,随着其他部队陆续入朝,高炮部队的装备和作战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到了后期,苏联的支援更是让志愿军们如虎添翼。在整个抗美援朝战役中,高炮部队共击落了美军2300余架飞机,取得了相当傲人的成绩,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