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发现“大地之树”!来源,形成有变?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不,来自美媒引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指出,火星的卫星图像表明,科学家们对这些奇怪的火星特征的理解是错误的。
也就是我们说的火星“大地之树”的形成说法可能是错误的,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如何形成的?我们就一步一步来看看。
火星发现“大地之树”!卫星证实或不是来自流动的水
对于火星来说,其实建立在理论基础上来讲,被认为曾经的火星类似于我们地球一样,是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天体。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人类加大对火星的探索,看看是否存在生命或者是否存在水源,以至于未来人类可以前往火星,并且实现火星移民,甚至要在火星上建立一个“大城市”,让人类常态化的居住在上面。
这火星移民的背后原因,我相信不少人也知道,那就是地球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认为未来的地球将不适合人类的居住。
所以,将火星实现移民,变成一颗适合居住的天体,并且避开地球可能带来一切危机。
这里我个人的说法就是,想法的确不错,但建立在火星如今的状态,要进行全面的“地球化”,这个时间还是要很长的,并不是一两句话都可以解决,因为火星的状态已经完全是荒废模式。就算是人类有实力改变火星,这怕是也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万的时间。
所以,虽然地球比如高温,超过35度,甚至40度以上的气温非常激烈,但人类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办法改变了,只要进行温室气体的减排,或许让地球改变过来,还是有一丝的希望,这里扩展说明了一点,这里看下。
回到火星的“大地之树”之下,的确这一次用卫星数据证实,其可能并不是来自流动的水形成。
但这并不意味什么,就算是过去,人类也还未拿准,你说水形成,那也完全是无法理解的,而这一次证实了它的不一样,反而是更加明朗了。
不少人可能看到我这样说,还会进行对比,肯定很多人看过地球——我国鄱阳湖出现少雨的情况,也有这样的“大地之树”出现,恰好就是水流变化形成。
而这一次虽然在火星上,但也是可以理论对比的,怎么就错误了?这样想很正常,但这一次证实结果,还是不容易的。
那火星“大地之树”到底如何形成的?
为了弄清楚这一结果,来自《自然》杂志指出,其美国布朗大学科学家团队,通过分析了整个星球表面超过500,000个单独的特征,并且绘制了第一张火星斜坡条纹的全球地图。
然后又收集了分析超过86,000张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大量数据,最终证实了,大家说火星“大地之树”是水流形成的错误说法。
他们在分析的过程之中发现,这些长长的黑色标记沿着火星的山坡蜿蜒而下,有时在火星表面延伸数十米。
科学家们已经观察到其中一些标记存在数十年,而另一些被称为“再发性斜坡线”的标记似乎在一个季节内消失。
尽管如此,它们都与星球的尘土飞扬的红色表面形成鲜明对比,但依然可以在大量的数据之中找到答案。
就算是多年来,这些条纹被认为是液态水可能仍然存在于火星上的最有力证据之一,表明在这颗荒芜的星球上有一个罕见的适合居住的区域,其主要理论推测,甚至认为在火星下面还有所谓的水源存在可能性。
但是新的证据表明,可能有其他因素在驱动这一现象的发生,那就是火星发现的“大地之树”,可能并不是水流带来的变化,是什么?那就是来自风和撞击引发的现象。
说白了,就像是我们地球上的岩石风化现象,然后在倒塌之后,形成的这样情况。
所以,这些对未来人类研究火星来说,也是具有一定帮助的,这些特点至少对选择火星——建立火星城市,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
只不过话说回来,研究火星,其实大家更多的是多研究研究地球,就算是未来人类可以前往火星,那这地球如此下去,还能支撑到火星移民吗?
地球的变化比火星更快
如今的地球变化的确比火星还快一样,至少大家是深有体会的,不说其他什么,就说上面提到的这个气候状态,这真的是令人惊讶。
这春夏秋冬完全是没有什么的改变过程了一样,动不动就是最热,最冷的两个极端发展,还有的春季,秋季都没有那么明显了。
所以,地球的变化在气候这一块,完全是不敢想象的,今年5月,全国不少的确都出现了超过35度,甚至40度的高温,虽然在季节性转变过程之中,的确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但这极端性的发展创造同期历史,那肯定又是另外一种说法了。
所以,站在人类未来火星移民的角度来讲,其实对于地球的维护才是应该加速的,不然未来可能还未完全实现火星移民,地球就没有办法生存了。
直接是被极端性的烘烤,冷冻模式,估计连火星移民的机会都没得,这样的极端化发展之下,如何移居,将其变成“第二地球”的可能性只会更低。所以,只有先保护好地球了,才有“第二地球”的希望,不然这种希望都可能完全被磨灭了,这就是基本情况。
那这也说明了,火星可以作为人类科学发展的一个方向,但也要从实际性出发才是最具有价值的。
不然最终人类可能还未走到火星的时候,地球就已经变得完全不敢想象了,如今的地球已经走向了各大气候发展的临界点,未来一旦临界点全面突破,人类还想进行气候的改变,那真的就是已完全不可能了。
所以,对于如今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天体,先保护好了,再说其他的吧,至少对于我个人来说,坚持这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