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近日,东莞市虎门中学高一学子怀揣着热忱与憧憬,踏上了为期四天的铜仁研学之旅,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寻根与成长探索之旅。
研学活动首日,同学们搭乘高铁跨越千里,顺利抵达铜仁。稍作休整后,大家便来到本次研学的首站 —— 中南门古城。漫步在这座历经岁月洗礼的古城,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的街巷,每一处都诉说着铜仁的历史。同学们带着任务卡穿梭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感受着铜仁历史的脉搏。夜幕降临,换装游龙篝火晚会正式拉开帷幕。同学们身着当地特色服饰,与当地居民手拉手围成圈,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围着篝火尽情舞蹈。火光映照在每个人的笑脸上,这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碰撞,让同学们深入领略铜仁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拉近了与这片土地的距离。
研学第二天,研学队伍前往闻名中外的梵净山风景区。踏入景区,那葱郁的山林、潺潺的溪流、清新的空气,瞬间让大家沉醉其中。同学们沿着山间栈道拾级而上,欣赏着沿途的自然奇观。
“梵净山真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一位登上红云金顶的同学感叹道。
抵达云舍村后,细雨绵绵,同学们撑伞漫步于青石小径,古木掩映间聆听土家村落的悠悠历史。雨丝轻拂,如诗如画的画卷中,同学们与村民共赏传统木屋、吊脚楼,体验土家打糍粑民俗,感受千年村落质朴风情。雨幕中的云舍,仿若一幅水墨丹青,为研学之旅增添别样韵味。“在这古老的村庄体验打糍粑这一传统技艺,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阅历,更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带队的张主任对记者说。
第三天,同学们来到了苗王城,浓郁的苗族风情扑面而来。大家体验了拦门酒对歌仪式,参观了苗族的传统建筑,欣赏了精美的苗族服饰和银饰,体验了苗药香包制作,对苗族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最令人惊叹的当数“上刀山下火海”非遗绝活表演,引得同学们阵阵惊呼和掌声,深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震撼与力量。
午后,研学队伍前往松桃第三高级中学,与当地学生互动交流。聆听虎门中学校长兼挂职松桃第三高级中学校长刘再彪的精彩发言后,两地学生围绕学习生活、校园文化展开交流,分享成长故事并互赠贺卡。一张张承载着心意的卡片,传递着莞铜两地学子的纯真友谊,也让同学们深切感受两地文化的深厚渊源与绵长情谊。
第四天,研学团队抵达芷江受降纪念馆。同学们怀着崇敬之情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重温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历史。在纪念碑前,举行了庄严的受旗与鲜花敬赠仪式,同学们轻轻放下手中鲜花,向英雄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专业人员深入浅出的讲解中,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一个个英勇无畏的英雄故事,深深触动着同学们的心灵。大家深刻感悟到抗日战争的艰辛,也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
此次研学之旅,东莞市虎门中学的学生在行走中拓宽视野,在体验中增长见识,在感悟中砥砺品格。这段跨越山海的经历,必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珍贵回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传承文化薪火、勇担时代使命,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