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高州根子贡园600年“千手观音”荔枝树采摘权拍出139万!这里是“中国荔枝第一园”,隋唐年间就形成了古荔园。全国面积最大、树龄最老的荔枝群落都在这儿扎堆。
拍卖会现场,20多位高州工商联企业家争得火热。起拍价20万的采摘权,经过38轮竞价直接翻近7倍。
最终被当地两家企业联手拿下,说是支持家乡农业品牌。
高州市副市长说,这是“拍卖采摘权+慈善捐赠”新模式。
扣除成本后,款项全额捐给高州慈善会,专用于乡村产业。“千手观音”因枝干像千手展开得名,明代古树年产约300斤。这荔枝以前可是贡品,如今成了拍卖会上的“主角”。
现场还有公证员见证支票捐赠,程序明明白白。
其实去年就有古树拍卖130多万,钱用在园区管护和公益。贡园里1600多株荔枝树,30株树龄超500年,9株超千年。“荔王”“仙女散花”等古树造型奇特,一年吸引30万游客。
广东首个荔枝文化特色服务区柏桥服务区,5月20日刚开放。现在又赶上十五运会,中外游客都来打卡荔枝之乡。有人喝荔枝咖啡,吃荔枝雪糕,体验“荔枝+”新花样。
运动会把首枚金牌对决放在柏桥村,带火了“体育+农文旅”。
茂名还推出全运主题游线路,串联荔博园、海滩等景点。预计吸引超10万人次观赛游览,餐饮住宿都跟着热闹。
但也有人嘀咕,这么贵的采摘权,会不会只是商业炒作?古树保护需要钱,乡村发展也需要钱,钱花在刀刃上才是关键。
企业说这是投资更是情怀,到底能带来多少实际效益?去年拍卖的古树结果200多斤,今年“千手观音”能结多少?荔枝产业从“千年贡品”到“富民金果”,路子越走越宽。
可古树资源有限,怎么平衡开发和保护才是长远之计。这场拍卖会是起点还是高潮,咱农民更关心口袋能不能鼓起来。这样的创新模式能不能复制,其他地方的特色农产品能不能学?
不管咋说,看到古荔枝树能卖高价,乡亲们心里还是挺高兴。
但也得防着虚高价格伤了产业根基,稳扎稳打才是真。
你觉得古荔枝树拍卖是助农新招还是噱头?
评论区说说看法。关注天气号,后续咱接着聊荔枝产业那些事儿。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