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全球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夏天也是一年比一年热,有时就连冰箱里的冰淇淋都没办法给燥热的身体降温了。
2024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的基准线高出1.49摄氏度,成功打破了2023年刚创下的高温纪录,欧洲燥热干旱,印度超50度高温,澳大利亚山火,一连串的极端气候和灾难都在给我们预警。
气候专家已经作出了预测,今年的天气将会逐渐逆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年度气温又破纪录
其实这些年气候异常已经成为人们心底都已经接受的事实了,北方的冬天不再像以前那么冷,南方则经常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干旱。
对地球生态来说,气温上升不光是让人出点汗这么简单,欧洲、亚洲和北美洲气温的升高速度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这种异常变暖导致了各类极端天气现象,连续的暴雨或突如其来的热浪一下打破了多年的气候规律。
几年前南方的大洪水正是极端天气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之一,不仅是洪水,各地的干旱、台风和高温热浪,仿佛组团来欺负地球似的,出现频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今年中原地区的极端干旱其实也是气候变暖的副产品,非洲中东部地区更惨,干旱让数千万人陷入饥荒危机,其实气候危机已让人类的日常生活破防了。
而且温度升高让些本该冰封万里的地区也开始融化,北极的冰盖融化速度比20年前快了三倍,有些海域在夏季直接变成了无冰的海洋乐园。
虽然北极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但它对地球的生态却非常重要,北极冰层本来可以反射太阳光帮助地球降温的,现在冰层融化,地球已经没有了原本的保护壳。
而且冰川融化后释放的淡水还可能扰乱全球洋流,进一步加剧气候紊乱,北极一咳嗽,地球可能真的要发烧了。
除了陆地和大洋的变化之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让科学家捏了一把汗。
2024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突破了423ppm,已经改写了大气成分的剧本,这种累积的热量不仅无法短时间内消除,还会像存档一样保存在海洋里,当它和大气间的温差逐渐积累之后,台风、暴雨极端天气也就成了一种新常态。
双重拉尼娜来袭
好在这种极端天气可能要暂停了,科学家已经做出预告,地球将迎来双重拉尼娜天气,乍听上去好像是地球要降温了,对极端天气来说是个利好。
但科学可不是这么简单,这次预言的降温可不是普通的季节变化或忽冷忽热的天气波动。
拉尼娜是一种太平洋赤道区域的海水温度异常变冷的现象,每当它出现,全球气候就会被迫重新洗牌,北半球可能寒冷异常,南半球也将会迎来一系列干旱或暴雨的极端天气。
而双重拉尼娜的威力更大,很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气候灾害,当太阳黑子减少,地球接收的太阳辐射也会减弱,地球气温随之下降,拉尼娜现象也会跟着到来。
目前我们可能就站在这个节点上,根据专家预测,2025年秋季赤道太平洋可能再次迎来拉尼娜现象,跟2024年的拉尼娜结合形成双重拉尼娜现象。
不过拉尼娜现象并不是什么好事,虽然能带来些降温,但往往会附带一连串气候BUG,某些地方可能突然速冻进入极端寒冷,对农业生产将会是极大的打击,不仅生长周期拉长,严重的话还可能颗粒无收。
而且拉尼娜还会加剧极端天气的两极分化,西太平洋地区的暴雨可能更加频繁,秘鲁沿海地区将会因洋流引发渔业减产,让本已脆弱的粮食供应链雪上加霜。
问题来了,一旦地球开始降温真的能让生态系统自动回归正常吗?
降温真的能让地球生态回归平衡吗?
很多人听到地球要降温了,第一反应是开始,毕竟这两年全球变暖闹得实在是太凶了,如果地球能来个自然空调,冻一冻可能会解决之前的所有麻烦。
但气候问题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拉尼娜现象就跟往热水里加点冷水的效果是一样的,虽然短时间内确实可以把温度降下来,但热水壶下面的火种却并没有解决。
所以拉尼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的趋势,虽然拉尼娜年的温度一般偏低,但充其量只能给全球变暖的升温速度暂停一下,长期趋势依然还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
按照专家分析,拉尼娜现象确实可能让某些地区暂时感到凉快,也会让某些地方冷到怀疑人生,但气温如此急剧下降会伴随一大堆麻烦。
我们前面也说到过,气温急剧降低一定会影响农业生产,就算运气好没有造成绝收,但低温影响一定会让农作物生长期拉长,收成时间晚了不说,产量也一定会下降,粮食安全是国家的根本,饭碗端不稳的话,整个社会都有可能产生动荡。
而且拉尼娜的到来也不光是气温降低的问题,还会带来降雨规律的紊乱,气候极端变化会让旱的旱死,冻的冻死,即便是临时降温产生的扰动也会让本已紊乱的生态系统雪上加霜。
再就是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北极冰盖快速融化的时候可能连北极熊都快找不到冰块下脚。如果气温真的因为拉尼娜突然降低了,生物们会怎样?
很多人觉得降温会对生物们有点帮助,就算是再冷也不过是加一件衣服的问题,如果这样想可就真的把生态系统的脆弱想简单了。
不同物种适应气温变化的速度不同,有的快有的慢,当整体温度不断起伏,原本勉强维持的气候平衡就会被打破。
而且短时间的降温对那些依赖冰层生存的北极动物来说根本就没啥用,即便气温暂时下降,冰层也只会恢复一小部分,还没等动物们适应新环境,再一回升的气温就会把刚恢复的希望打回原形。
而且降温的过程免不了极端寒潮这样的极端天气,动物可没衣服可穿,只能在睡觉时被直接冻死,没有那么多重新来过的机会。
拉尼娜现象对洋流的形象也是有的,全球变暖带来的不只是地表气温升高,还有海洋热量的增加。双重拉尼娜冷却了陆地和近海表层,可问题是那些吸收了大量热量的深海正在慢慢发酵。
海洋内部热量释放需要时间,并不会因为拉尼娜来一波就马上消停,那些被储存在海洋中的热量就跟我们人喝多了碳酸饮料要打嗝一样,不定期地会以风暴、海洋热浪形式突然放出来。
所以不管地球是热是冷,海洋问题没那么容易随温度下降而自动解决,风暴潮、台风这些极端天气依旧会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拉满表现力。哪怕我们感到一时的清凉,海洋怒气值依旧在满满累积中。
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事件同样不会因为拉尼娜的现象骤然消失,从非洲的干旱到南美洲的大洪水,这些年全球气候异常早已司空见惯。
这些现象本来就是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大量累积的结果,可地球的生态是一个闭环,既然产生了如此多的温室气体,那就不可能凭空消散。
拉尼娜最多让气候系统这辆列车稍稍减速,不至于一路飞驰得太夸张,但如果认为地球会因双重拉尼娜而得到自由转生的机会,那就太乐观了。
洪水该来的还是会来,旱季依旧可能比往年干得更狠,因为这并不是单纯依赖气温高低的因果关系,而是一整套气候系统长时间作用下的连锁效应。
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全球变暖的原因,其实没别的,就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持续依赖和碳排放至今停不下来。
科学家这些年不断警告:不管是厄尔尼诺还是拉尼娜,短期气候波动都只是长期气候趋势中的一朵小浪花,它们可能稍微打乱温度的持续上升,但无法逆转温室气体在整个大气层积累下来的事实。
只要人类一天不减少排放,不停止烧煤烧油,全球变暖的大趋势随时能因一次新的波动重新high回来,而且气候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伤害很多都是滞后的。
物种的灭绝也都有一个过程,当物种在逐步变暖或剧烈波动的过程中慢慢走向消亡的时候就真的悔之晚矣了。
无论是地球升温或短时间内因为拉尼娜而产生降温,这个过程并没有突然自动重启的功能,它们只是在频繁波动中进一步侵蚀原有的平衡,摧毁原来的生态环境。
我们看见的气温下降只可能是一个对人类利好的短暂消息,如果我们还无动于衷的话,生态系统从根本上失调和崩解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