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阵风”战斗机在印度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批评,达索航空公司乃至整个法国都被指责贪婪、损害印度的国防能力。不过,这指责的理由相当合乎逻辑也是众所周知的,因为达索航空公司不愿意提供源代码和软件使用权,从而让印度无法自由修改“阵风”战斗机的系统。
这正是《印度国防新闻》根据自身消息来源提出的指控,具体时间为2025年5月16日。不过,一些外国知名防务网站也指出,这种说法的本质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开放源代码和战斗机升级权限通常不包含在武器交易中。如果有需求,通常要另行谈判协商并支付额外费用。
然而,印度认为法国理应提供源代码,因为这将加快国产武器系统的整合进度。特别是印度的新型“阿斯特拉”空空导弹,目前的Mk1型射程为110公里,经过现代化改进后有望达到160公里。此外还有“鲁德拉姆”反辐射导弹,目前射程为150至200公里,计划提升至300至350公里。
为了实现这些整合,印度需要获得“阵风”战斗机雷达瞄准系统、武器控制系统和飞控计算机的访问权限,这些构成了战斗机的电子核心。印度方面表示,无法根据具体作战需求及严峻地区形势定制“阵风”战斗机的能力,对“自力更生的印度”倡议构成了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达索航空公司总体上并不反对印度为“阵风”战斗机整合国产武器,但明确表示不会放弃对整合工作的控制权。显然,这种整合需要单独谈判,并且进度可能令印度难以接受。
此外,法国方面似乎还担心印度的国产导弹会对欧洲导弹集团的产品构成竞争威胁,同时也不愿意开创先例。因为一旦印度获得源代码,那么其他“阵风”战斗机用户都会提出类似要求。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方面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探索其他技术解决方案”。例如,开发中间软件或接口系统,在不获取源代码的情况下实现国产武器集成。这种解决方案俗称为“拐杖”,甚至连印度人也承认这种解决方案不是最佳的。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这种表态听起来已经像是一种威胁。一旦付诸实施,将严重影响与达索航空公司的关系。在向印度出售“阵风”战斗机时,达索航空公司原本指望长期的现代化升级和保障支持合同。同样,欧洲导弹集团也一直将印度视为重要客户。
目前,印度空军总共拥有不到36架“阵风”战斗机,并且最近还以66亿欧元的价格订购了26架“阵风-M”舰载战斗机。此外,印度即将宣布启动MRFA计划,购买114架战斗机,而法国“阵风”是最有可能的赢家之一。
然而,“阵风”战斗机在印度的首次实战部署结果并不理想,至少损失了1架。而巴基斯坦方面也表示,至少击落了3架“阵风”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