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第31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口号是“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
龙口市虽然是沿海城市,但多年的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土壤和水中含碘量低,属于碘缺乏地区。虽然有海带、紫菜等含碘量丰富的藻类食物,但是这些富碘食物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很难长期、持续地满足人体的碘需求,故而龙口市居民需进行科学补碘。食用加碘食盐是最经济、稳定、可靠的补碘方式。
充足的碘营养对儿童智力发育至关重要。如果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造成地方性克汀病、听力障碍、智力损伤等,因此妊娠期妇女和哺乳妇女需要及时补充足量的碘。
儿童和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碘缺乏会对生长发育包括智力发育和体格发育造成损害,应保证充足的碘摄入。
成年人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因此成年人也要保证充足的碘摄入。
根据龙口市近年来碘营养调查监测项目显示,儿童和孕妇这两类碘特需群体的碘营养水平虽然处于碘适宜区间但整体水平偏低,合格碘盐食用率也逐年下降。龙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围绕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联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旨在加大宣传引导,持续巩固全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成果。
【健康科普】重新划定,烟台市99.85%的行政村(社区)属于碘缺乏地区
2024年,根据最新划分标准《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划定》(WS/T 669-2020)及水碘监测数据,对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进行了碘缺乏地区划分,烟台市有99.85%的行政村(社区)均属于碘缺乏地区。
历史上烟台市曾有碘缺乏病流行,1978-1979年对全地区进行地方性甲状腺肿普查,共普查496万余人,按照当时的诊断标准,查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11万余人,平均患病率2.33%。随后在病区开启了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防治效果明显,1987年就达到了当时国家规定的碘缺乏病基本控制的标准要求……
如今,全市在2020年达到了碘缺乏病消除标准,而“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这一观念在居民心中慢慢淡化。殊不知,碘缺乏病属于地球化学性疾病,烟台市自然环境缺碘这一事实根本无法改变,如果我们放松警惕,碘缺乏病可能会卷土重来。
重温缺碘危害大,常记食盐加碘防疾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
在缺碘地区,由于个体缺碘程度不同,呈现一个由轻到重的谱带,在不同发育时期缺碘,相应的表现也不同。胎儿期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地方性克汀病及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新生儿死亡率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脑和身体发育迟滞。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可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成年人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大等。
龙口市碘缺乏地区名单(2024年版)已公布在烟台市卫生健康委网站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