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对部分人物和细节进行艺术加工处理。文中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文章旨在展现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不对事件或人物进行价值判断。

"你这养了六年多的动物,我得实话告诉你。"动物研究员李教授盯着眼前那只奇特的动物,神情严肃。

"怎么了?我当初在山里捡到它时,村里人都说是巴西貘,我查资料也这么写的。"猎人老赵紧张地问道。

李教授摇了摇头,眉头紧锁:"老赵,你养的这个,我得负责任地告诉你..."

接下来李教授的话让老赵直接愣在原地。



01

山里的初春仍带着料峭的寒意,赵林背着猎枪,在云雾缭绕的深山小径上行走。六十二岁的他,是村子里最后一个仍然以打猎为生的老猎人。

这是清溪村与世隔绝的一角,隶属于南方某省的一个偏远山区。四面环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村民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赵林的木屋就坐落在村子的最边缘,几乎与山林融为一体。

"今天得打点东西回去,不然晚上又要饿肚子了。"赵林喃喃自语,眼神在山间草丛中来回搜寻。

自从妻子三年前因病离世后,赵林的生活只剩下了打猎、吃饭、睡觉这几件简单的事。儿子在城里安了家,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次面。

村里人都说赵林是个怪人,不爱说话,一个人住在偏僻的山脚下,常年与野兽为伍。

"咔嚓"一声,赵林踩断了一根树枝,惊得前方草丛中的野兔仓皇逃窜。他迅速举起猎枪,却在扣动扳机的一刹那听到了不远处传来的一声微弱的叫声。

那不是普通野兽的叫声,听起来像是某种幼崽的呼救。

赵林放下猎枪,皱着眉头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穿过一片茂密的灌木丛,他看到一个小水坑旁边,有一只奇怪的小动物正在挣扎。

那是一只他从未见过的生物,有着黑灰色的皮肤,身上点缀着一些不规则的白色斑点,长着细长的鼻子,体型大概只有家猫那么大。

它的后腿似乎受了伤,在水坑边无力地扑腾着,发出微弱的叫声。

赵林小心翼翼地靠近,那小家伙看到他后,挣扎得更厉害了,却因为受伤而无法逃跑。

"别怕,我不会伤害你。"赵林轻声说道,慢慢蹲下身来。

他脱下外套,轻轻地将这个小家伙包裹起来。小动物起初还在抵抗,后来似乎是没了力气,安静了下来。

"你是什么东西?"赵林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小生物,百思不得其解。他在这山里打了一辈子的猎,却从未见过这样的动物。

带着这个不明生物,赵林匆匆回到了村子。路上碰到了村里卖杂货的老王。

"老赵,今天打到什么好东西了?"老王远远地喊道。

赵林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小心翼翼地掀开外套一角,给老王看自己今天的"收获"。

"这是什么玩意儿?"老王瞪大了眼睛,"怎么长得这么怪?"

"不知道,我在山里捡的,好像受伤了。"赵林说。

老王凑近看了看,突然两眼放光:"我知道了!这不是那个什么...巴西貘吗?我前两天还在电视上看到报道呢!"

"巴西貘?那是什么东西?"赵林疑惑地问。

"就是南美洲那边的稀有动物啊,长得就跟你手里这个差不多,电视上说很珍贵的。你运气真好,竟然能在咱们这山里遇到一只,肯定是从哪个动物园跑出来的。"老王信誓旦旦地说。

赵林将信将疑,但也没有更好的解释。回到家后,他小心翼翼地清理了小动物腿上的伤口,喂了点水和捣碎的肉糜。

"巴西貘,是吗?"赵林看着已经安静下来的小家伙,"你怎么会出现在我们这儿呢?"

当晚,赵林翻出了村委会前年发的那本老旧的《百科全书》,想查查"巴西貘"到底是什么。

翻了半天,他只在"外国珍稀动物"那一栏找到了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下面简单写着"貘,产于中南美洲,属于珍稀物种"。照片上的动物确实和他捡到的小家伙有几分相似。

"那就是巴西貘了。"赵林自言自语道,合上书本。

02

第二天一早,赵林就骑着他那辆破旧的摩托车,带着小动物去了镇上的兽医站。

兽医站的李医生是个年轻人,刚从农业大学毕业不久,被分配到这个偏远的小镇工作。见到赵林带来的小动物,李医生也是一脸惊讶。

"老赵,你从哪弄来这个的?"李医生小心地检查着小动物的伤口。

"山里捡的,老王说是什么巴西貘。"赵林如实回答。



李医生皱了皱眉:"巴西貘?我对野生动物了解不多,不过这个小家伙确实长得挺特别的。它的后腿有轻微骨折,需要固定一段时间。"

"能治好吗?"赵林问。

"问题不大,不过它可能需要人照顾一段时间,至少两三个月吧。"李医生一边处理伤口一边说,"你打算怎么办?要不要联系林业局或者动物保护组织?"

赵林沉默了一会儿,看着小动物那双黑亮的眼睛,不知为何,他做出了一个连自己都感到意外的决定:"我来照顾它吧。"

李医生有些惊讶:"真的吗?照顾野生动物可不容易,尤其是这种不常见的。"

"没事,我一个人住,时间多得是。"赵林坚定地说。

就这样,赵林带着这只"巴西貘"回了家。他在屋后的小棚子里给它安了窝,每天变着法子给它弄吃的。刚开始,小家伙对人很警惕,吃东西时总是东张西望,受惊吓时还会发出奇怪的叫声。

可随着时间推移,小动物似乎逐渐适应了赵林的存在。一个月后,它的伤好了大半,能够蹒跚地走动了。两个月后,它甚至会主动跟在赵林身后,像只忠诚的小狗一样。

赵林给它取名叫"小巴",意思是小巴西貘。他从未想过,这个偶然的相遇会改变他孤独的生活。

"小巴,过来吃饭了。"赵林每天都会准时喊小巴来吃饭,它也总是欢快地跑过来,用长长的鼻子嗅着食物的香味。

村里人起初对赵林养了这么个"怪物"很是不解,甚至有人说这会带来厄运。但随着时间流逝,当他们看到赵林与小巴相处的温馨画面,也渐渐接受了这个特别的"村民"。

"老赵,你那个巴西什么貘长得真快啊!"老王经常这样打趣道。

确实,小巴的生长速度超出了赵林的预期。一年后,它已经长到了中型犬那么大;三年后,它的体重达到了近两百斤,体长超过一米,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赵林不得不将后院扩建,给小巴一个更大的活动空间。它的食量也越来越大,赵林每天需要准备大量的蔬果和一些肉食来满足它的胃口。

"你这家伙,再这么吃下去,我可养不起你了。"赵林常常这样开玩笑,但他从未真正抱怨过。因为小巴的存在,他的生活有了新的意义。

小巴似乎也非常依赖赵林。每次赵林外出回来,它都会兴奋地用鼻子蹭赵林的手,发出欢快的声音。晚上,它会安静地趴在赵林的床边,直到老人入睡。

03

在与小巴相处的第四年,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赵林像往常一样带着小巴在后山散步。小巴已经完全恢复了健康,甚至比一般的犬类更加敏捷。它喜欢在山间奔跑,用长鼻子探索各种气味。

突然,一个陌生的声音从灌木丛中传来:"哇,这是什么动物?好奇特啊!"

赵林警觉地转身,看到一个年轻男子从树后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台相机。男子约莫三十岁上下,穿着户外装备,背着一个鼓鼓的背包。

"你是谁?"赵林警惕地问道,同时把小巴护在身后。

"您好,我叫张明,是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年轻人友好地伸出手,"我来这里拍摄当地的野生动物生态,没想到会看到这么稀有的物种!这是巴西貘吗?"

赵林略微放松了警惕:"是的,巴西貘,我养了它四年了。"

"四年?"张明惊讶地睁大眼睛,"您是怎么得到它的?巴西貘应该在南美洲才对,在中国很少见啊!"

赵林简单地讲述了发现并救助小巴的经过。张明听完后,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太不可思议了!我可以拍几张照片吗?我从未见过野外的巴西貘,尤其是在中国的山区!"

赵林犹豫了一下,但看着张明诚恳的表情,还是点了点头。张明立即开始兴奋地拍摄小巴。小巴似乎对相机很好奇,不时用长鼻子去嗅它。

"它真是太美了,"张明一边拍一边赞叹,"这种动物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都已经很难见到了,没想到在中国的山区还能遇到一只,而且看起来如此健康!"

拍完照后,张明执意要请赵林喝茶,想多了解一些小巴的故事。在村口的小茶馆里,他详细询问了赵林是如何照顾小巴的,小巴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性等等。

"您知道吗,巴西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哺乳动物之一,已经存在了约2000万年,被称为'活化石'。"张明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关于貘的知识,"它们通常生活在热带雨林和水域附近,是杰出的游泳者。您的小巴喜欢水吗?"

赵林点点头:"它很喜欢泡在后院的小水池里,尤其是夏天。"

"典型的貘的行为!"张明激动地说,"它们的祖先与马和犀牛有共同的起源,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全世界只有四种貘,分布在中南美洲和东南亚。"

赵林听得一头雾水,但他能感觉到张明对小巴的真诚兴趣。临走前,张明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表示有机会想再来看看小巴。

"这个年轻人挺有趣的。"回家路上,赵林对小巴说道。小巴似乎能听懂一般,发出轻柔的哼声回应。

赵林不知道的是,这次偶然的相遇,会给他和小巴带来巨大的变化。

04

三个月后的一个下午,赵林正在院子里给小巴洗澡,突然听到院门外传来汽车引擎的声音。在这个偏远的山村,汽车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件稀罕事。

赵林走出院子,看到一辆挂着大城市牌照的越野车停在门口。张明从车上跳下来,身后跟着一个中年男子。

"赵爷爷,好久不见!"张明热情地打招呼,"我带了一位朋友来看看小巴,他是李教授,国内顶尖的野生动物研究专家。"

李教授看上去五十多岁,戴着眼镜,一脸严肃。他礼貌地向赵林点头致意:"赵先生,您好。听张明说您收养了一只巴西貘,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可以让我们看看它吗?"

赵林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带他们走向后院。小巴正在水池里惬意地泡着,看到有陌生人来,立刻警觉地站了起来。

"天哪!"李教授一看到小巴,立刻惊呼出声,迅速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同时掏出一个专业相机拍摄。

"它长得比我想象中要大啊,"李教授边拍边说,"而且体型和我之前研究过的样本有些不同。赵先生,您说您养了它多久了?"

"六年半了。"赵林回答,同时轻声安抚着有些不安的小巴。

李教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六年半...它成年了吗?"

"我想应该是吧,它已经好几年没怎么长个了。"赵林说道。

李教授围着小巴转了几圈,仔细观察它的各个部位,不时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他的表情越来越凝重,时不时与张明交换眼神。

"赵先生,您是从哪里得知这是巴西貘的?"李教授突然问道。

"是村里的老王说的,他在电视上看过。我后来也在书上查过,上面有张黑白照片,长得挺像的。"赵林回答。

李教授和张明对视了一眼,张明脸上露出一丝尴尬。李教授清了清嗓子:"赵先生,我能否详细看看它的牙齿和足部?这对确定它的具体种类很重要。"

赵林点点头,走到小巴身边,轻声哄着它张开嘴,让李教授检查。小巴很信任赵林,乖乖配合了检查。

李教授花了将近一个小时仔细检查小巴的各个部位,拍了许多照片,还采集了一些毛发样本。整个过程中,他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检查结束后,李教授站在一旁,低声与张明讨论着什么。赵林看不懂他们之间的专业术语,但能感觉到气氛有些异常。

"赵先生,"李教授最终走了过来,神情复杂,"关于您的这只动物,我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告诉您。"

赵林心里突然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怎么了?小巴有什么问题吗?"

李教授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却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断。是张明的电话,他接起来后脸色立变,匆匆走到一旁去接听。

"出什么事了?"赵林问道。

李教授摇摇头:"我不确定,不过看起来是张明那边有些紧急情况。赵先生,关于您的这只动物,我们过会儿再详谈,好吗?"

张明很快回来,脸色难看:"对不起,李教授,我刚收到消息,基地那边出了点状况,需要我们立即回去处理。"

李教授皱眉:"现在?我们还有重要的事情没谈。"

"很紧急,"张明压低声音,但赵林还是听到了他说,"是关于上次那批救助的熊猫幼崽,情况不太好。"

李教授立刻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向赵林歉意地点点头:"赵先生,非常抱歉,我们有紧急事务必须立即处理。不过我会很快再来拜访您,到时我们再详细谈谈关于您这只动物的事情。"

两人匆匆告别,迅速驱车离去,留下赵林一人站在院子里,满腹疑问。

"他们到底想说什么?"赵林摸着小巴的头,心中涌起一丝不安,"小巴,你到底是什么?"

小巴用湿漉漉的鼻子蹭了蹭赵林的手掌,仿佛在安慰他不要担心。但赵林隐约感觉到,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05

李教授和张明离开后的日子里,赵林的心始终悬着。他更加仔细地观察小巴,试图从它身上找出什么特别之处。

"他们为什么对你这么感兴趣?"赵林喃喃自语,看着小巴悠闲地在院子里晒太阳。

两周后的一个清晨,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赵林。打开门,他看到村长站在门外,脸色凝重。



"老赵,有几个政府部门的人来了,说要见你,还特意问你养的那个外国动物。"村长低声说道,神情严肃。

赵林心头一紧:"他们在哪?"

"村委会,来了好几辆车,看起来很正式。"村长说。

赵林赶紧换上一身干净衣服,轻声对小巴说了句"乖乖待着",然后匆匆跟着村长去了村委会。

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李教授和张明也在,还有几位穿着制服的人员,看上去像是林业局和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

"赵先生,请坐。"一位中年女性站起来,向赵林伸出手,"我是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王主任,这次来是专门了解您养的那只动物的情况。"

赵林紧张地坐下:"出什么事了吗?"

李教授清了清嗓子:"赵先生,上次我们匆忙离开,没能告诉您一件重要的事。经过我的初步鉴定和后续的DNA分析,我们确认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会议室里安静得可怕,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赵林身上。

李教授突然从手提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动物图鉴,迅速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照片对赵林说:"这才是真正的巴西貘!而你养的这个..."

赵林低头看清图鉴上的照片,瞬间呆立当场,冷汗顺着额头滑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