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腔调”民调栏目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上线“青春腔调”民调专栏,倾听青年的声音,呈现青年的态度,连接青年的需求,描摹青年的梦想。无论热点事件抑或湾区建设,年轻的你,请发声!

今天是5月20日,因为谐音“我爱你”,成为最受新人欢迎的结婚登记日之一。叠加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多地结婚登记预约火爆,广州市11个区民政局的结婚登记预约均已爆满。

当90后、00后步入婚姻殿堂,海岛旅拍、宠物见证、快餐店办婚礼、新茶饮敬酒等个性化的婚礼仪式正在被“解锁”。这届年轻人寻找怎样的“专属浪漫”?如何重新定义婚礼仪式感?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于5月面向1990年后出生的青年群体发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受访青年认为精心挑选轻婚纱等穿着、在“520”、情人节等特殊日子登记结婚将仪式感“拉满”,户外草坪婚礼、旅行结婚更受欢迎,他们认为彩礼应“量力而行,心意比金额重要”,可以接受的彩礼金额多在5万元至10万元,多元化婚礼满足了年轻人对仪式感和情绪价值的追求。

轻婚纱、择日子、领证跟拍 结婚登记象征身份和责任的转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你们自愿结为夫妻……”在越秀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为领证新人宣读证婚词。今年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刚好赶在“520”结婚登记高峰日前出台,新人领证不再需要户口本,婚姻登记全国各地通办,大大提高了结婚的便利性。而今年“521”是传统节气小满,同样备受新人们青睐。

特别的日子,浪漫的寓意,这届年轻人结婚登记需要有仪式感吗?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0.68%的受访青年表示“非常需要,在人生重要时刻留下深刻记忆”,42.09%表示“有一定需要,简单仪式感更有纪念意义”。交互分析发现,00后受访者对结婚登记仪式感的需求度更高。



为了提升结婚登记的仪式感,调查中有60.45%的受访青年表示会精心挑选如情侣装、轻婚纱等着装,56.21%选择在特殊日期登记结婚,如“520”、情人节、生日等,还有不少受访青年选择在结婚登记日通过拍照、视频等方式记录人生重要时刻,例如请专业摄影师跟拍(26.84%)、在特色背景墙拍照留念(26.27%)、旅拍(17.23%)。在受访青年看来,结婚登记象征着身份和责任的转变(72.60%)、是对伴侣的公开承诺(69.49%),具有法律保障(64.97%)。





从事结婚拍摄十余年的广州摄影师KenLee表示,在这个“520”“521”结婚登记高峰日,他的摄影档期早已约满。从经营Miranda照相馆到创办摄影工作室,他留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付费选择“领证跟拍”服务。从新人手牵手走进民政局到在登记表格上签字盖手印,从拿着结婚证到站在宣誓台上宣读誓言,这些珍贵瞬间都被摄影师一一捕捉,成为新人的珍贵回忆。

领证3分钟,拍照两小时。KenLee告诉南都南都研究员,现在不少民政局都设有精美的艺术装置,不断满足年轻人渴望的仪式感。“我们通常都是跟拍民政局内登记加外景,一个上午搞定。像越秀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紧挨着东风公园,有领证花墙、‘百年好合’拱门、天使雕像等元素,营造出浪漫氛围。”他还提到广州大剧院、二沙岛、动物园及校园都是“出片率”很高的场景,也有不少新人带上自己心爱的小猫小狗,甚至鹦鹉,一起见证这个重要时刻。


一对年轻新人带上爱宠见证(左)。动物园成为结婚领证拍照最“出片”的场景之一(右)。受访者供图

至今拍过1000多对新人的KenLee表示,“领证跟拍”服务需求增长的背后,亦体现出年轻人追求简单独特的结婚登记仪式感,秉承“花小钱办大事”的宗旨。“我们当天拍的外景照,其实很多客人都用来做婚纱照了,不会像以前专门去拍,省时省力还好看。”

户外草坪婚礼旅行结婚受青睐 交换戒指宣读誓词最具婚礼仪式感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频繁换衣,尴尬表演”“身体受罪,钱包受累”……近年来,网友吐槽传统婚礼好比“做show”,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能简单就简单”的婚礼形式。

调查中,受访青年选择户外草坪婚礼(24.29%)、旅行结婚(18.93%)的比例都超过了传统酒店婚礼(16.38%),还有11.03%的人倾向西式教堂婚礼。在年轻人看来,交换戒指、宣读誓言、亲友祝福与互动成为“最具婚礼仪式感环节”。有意思的是,年轻人的爱宠、喜欢的音乐、奶茶等,统统都能融入婚礼当中,愿意投入的婚礼预算多在5万元至10万元。



比起完全不办婚礼,这届年轻人更希望将传统婚礼改造成自己满意的样子。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90后的孙洁和先生从湖南飞往巴黎,在The American Church举行婚礼。没有车队、没有抢亲接亲,甚至没有长辈亲友出席,这对新人用特别的方式留住彼此的“人生高光时刻”。

“我们预约了5月2日下午3点至5点,当天早上我俩慢悠悠地起来吃早餐,再去换衣服和做妆造,提前一小时到教堂熟悉流程。步入教堂,用英文宣读誓词、共同点燃蜡烛等环节,真的很难忘很感动。我们的家人都没来,我尝试在社交平台邀请网友来参加,没想到最后有将近30人到场,有送花、有送贺卡,还有一位网友是摄影师,给我们拍了好多好看的照片。”


孙洁和先生从湖南飞到法国巴黎,在The American Church举行婚礼,邀请网友参加见证。受访者供图

孙洁对南都研究员说,教堂两小时花费1600欧元,允许50人以内的宾客观礼,另外加摄影、妆造、服装等费用,这场婚礼大概花了2800欧元(约23000人民币)。“太值了!在巴黎举办婚礼一直是我的梦想,很浪漫而且不累。那天结束后,我们在塞纳河边吹着风吃着晚餐,现在回想起来,一切都很美好。”

彩礼心意比金额重要 多元婚礼满足仪式感和情绪价值

年轻人重新定义的不只是举办婚礼的形式,还有彩礼等传统婚俗。从调查结果来看,有73.73%的受访青年认为彩礼应“量力而行,心意比金额重要”,学历越高该选项占比越高。谈及可接受的彩礼金额范围,35.31%选择在5万元至10万元,其次31.07%表示在10万元至20万元。从不同性别来看,女性受访青年可接受的彩礼金额更高,10万元至20万元占34.44%,而男性受访青年该比例为23.89%。





有受访青年留言提到“拒绝婚闹和天价彩礼”“割除无意义的大摆酒席”“取消早起接亲、恶搞低俗的堵门游戏环节”。也有受访青年认为要保留结婚领证、交换戒指、宣读誓词、给父母敬茶等仪式,可设置一些关于新人恋爱趣事问答游戏让亲友参与,既能活跃气氛,又不失庄重和文明。

总的来说,现代婚礼渐趋多元化的背后,体现了满足年轻人对仪式感和情绪价值的追求、“我的婚礼我做主”,率性但不草率的态度。



样本概述: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于2025年5月16日至19日发起本次网络问卷调查。从性别来看,男性受访者占31.92%,女性受访者占68.08%。从年龄段来看,90后占23.73%,95后占28.53%,00后占43.22%,05后(18-20岁)占4.52%。从学历来看,大专占16.67%,本科占66.38%,硕士占9.04%,博士或以上占3.67%。从情感状况来看,单身占34.18%,恋爱中占45.76%,已婚未育占8.47%,已婚已育占11.58%。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策划:王卫国 邹莹

统筹:张纯

采写:南都研究员 麦洁莹

设计、动效:张博 原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