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事件为真实事件稍加改编,但并非新闻,情节全来源官方媒体,为了内容通顺,部分对话是根据内容延伸,并非真实记录,请悉知。

那天早晨,新民镇的街道上多了一栋挂着"陕西省公安局新民派出所"蓝色灯箱的两层小楼。

赵明站在门口,身着警服,挺胸抬头,目光坚定地望着来往的镇民。

"赵所长,你们这派出所是啥时候建的?咱们镇不是一直归县里管吗?"

老李头满脸疑惑。

"上级考虑到咱们镇子的发展,特意设立的。"赵明微笑着回答,心里却藏着一个惊天秘密。

短短一年后,这个"派出所"竟破获案件上百起,缴获赃款数千万。

然而,没人知道他是谁,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又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三年前的那个雨夜,赵明站在省厅办公楼下,手里攥着辞职信,眼里含着不甘的泪水。

作为一名优秀的刑警,他潜伏三年追查的跨省毒品案,眼看就要收网,却突然身份暴露。线人被杀,嫌犯逃逸,而他却因"工作失误"被停职。

"赵明,我们查不到内鬼是谁,但证据表明确实有人通风报信。"队长拍着他的肩膀,低声说,"你先离开一阵子,等风头过了再说。"

离开警队的日子里,赵明辗转难眠,他始终相信那个犯罪集团背后有"保护伞"。

一次偶然机会,他获得线索,指向陕西新民镇。但作为一个已被除名的警察,他无法通过正规渠道参与调查。

"要不我自己查?"赵明躺在出租屋的床上,望着斑驳的天花板,这个大胆的想法像闪电一样击中了他。

新民镇地处偏远,离县城四十多公里,只有一条蜿蜒山路相连。

镇上治安问题突出,但因为距离遥远,县里警察很少来巡查,报警后甚至要等半天才有人到场处理。

这是赵明的机会。他花了整整三个月时间,精心筹划每一个细节。

他找到了曾经的战友陈强,还有两个信得过的朋友郑伟和刘磊,向他们讲述了自己的计划。

"赵哥,你疯了吗?假冒警察是重罪啊!"陈强瞪大了眼睛。

赵明目光坚定:"是,我知道风险。但如果能揪出那个保护伞,让犯罪分子受到应有惩罚,值得我冒这个险。再说,这镇上老百姓这么多年没人管,我们也算是为民除害。"

经过反复权衡,几个人终于决定跟随赵明。他们在镇中心租下一栋两层小楼,砌起了蓝色灯箱,"陕西省公安局新民派出所"的大字格外醒目。

办公设备、警服、警徽、证件,每一样都做得惟妙惟肖。

赵明曾是警察,对流程和规范了如指掌,这让他们的"派出所"显得格外逼真。

但困难很快接踵而至。一方面,他们没有任何执法权限,所有行动都在法律边缘试探;

另一方面,他们需要在村民面前完美扮演警察角色,不能有丝毫破绽;

更重要的是,调查犯罪集团的过程中,他们必须小心谨慎,一旦打草惊蛇,不仅会前功尽弃,还可能遭遇生命危险。

"我们就先从小案子做起,建立信誉。"赵明对伙伴们说,"先处理村民的日常纠纷和小偷小摸,一步一步来。"

开张第一天,赵明在镇政府门口摆起了便民服务台,热情地和路过的镇民打招呼:"同志们好啊!我是新民派出所副所长赵明,以后咱们镇上的治安问题,尽管找我们!"

早上发的便民卡,下午就派上了用场。张大爷家的鸡被偷了,他第一时间找到了"派出所"。



"赵所长,我养的那只大公鸡不见了,准是隔壁的王二偷的,他眼馋我那鸡好久了!"张大爷气呼呼地说。

赵明安抚着老人:"大爷别着急,我们先去现场看看,收集一下证据。"

他们很快锁定了嫌疑人,通过走访和巧妙询问,不到半天就找到了偷鸡的人——真的是王二。赵明没有惊动县里警方,而是用老百姓能接受的方式解决了问题:让王二赔偿损失,并保证不再犯。

类似的小事一桩桩解决下来,"派出所"的名声渐渐在镇上传开。不少村民感慨:"这新来的派出所真是好啊,办事麻利,态度亲切,比县里警察强多了!"

与此同时,赵明也在暗中调查着那个犯罪集团的线索。他利用处理日常案件的机会,仔细观察镇上的每一个角落,收集可能的信息。

三个月后,赵明有了重大发现——镇上一位名叫冯国强的企业老板,表面上经营几家小工厂,实际上却有大量不明资金流入。更可疑的是,这人经常和县里、市里的一些领导来往密切。

"这冯国强很可能是我要找的人的下线。"赵明对陈强说,"我们得想办法接近他。"

机会很快来了。冯国强的儿子在镇上闹事打人,被人投诉到了"派出所"。按常理,这种事应该移交县里警方处理,但赵明决定亲自接手。

"冯老板,令郎的事情好说,毕竟是年轻人嘛,冲动了点。"赵明和颜悦色地说,"不如这样,让他写个保证书,再赔偿一下医药费,咱们私下解决,不用惊动县里。"

冯国强惊讶于这个新来的"所长"如此通情达理,当即表示感谢,还邀请赵明改天一起吃饭。

赵明就这样一点点接近了目标,成功打入了冯国强的圈子。他用随身携带的微型录音设备,记录下了不少关键对话和证据。

然而,随着"派出所"名声越来越大,接手的案件也越来越复杂,甚至有一起绑架案找上门来。

"赵所长,救命啊!我的孩子被绑架了!绑匪要十万块钱!"一个中年妇女哭喊着冲进"派出所"。

赵明心里一沉,这已经超出了他们能处理的范围。但如果上报县局,他们的"派出所"就会暴露。权衡再三,他决定先自行处理。

"不用担心,我们一定把你的孩子安全找回来。"赵明安慰着妇女,同时迅速制定了营救计划。

通过分析短信内容和绑匪的要求方式,赵明判断这可能是熟人作案。

他在约定地点设下埋伏,成功抓获了绑匪——竟是妇女的侄子,为了还赌债铤而走险。

案件虽然解决了,但赵明心里明白,他们正走在钢丝上。每一个案子都可能是导致他们暴露的导火索。

与此同时,冯国强也对这个"派出所"产生了怀疑。

一次酒席上,他试探性地问道:"赵所长,你们这派出所是直属市局还是县局管?怎么我在县局的朋友都不知道有你这号人物?"

赵明面不改色:"我们是市局直管,专项任务组。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还请冯老板理解。"

冯国强半信半疑,但碍于赵明已经掌握了他不少把柄,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赵明收集的证据越来越多,即将掌握整个犯罪网络全貌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县里警方接到举报,派刑警队长王刚带队来调查"假派出所"的情况。

"赵所长,上级让我们来核实一下你们这个派出所的设立情况。"

王刚站在门口,目光锐利地盯着赵明,身后还跟着四名全副武装的特警。

赵明心跳骤然加速,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一年来精心构建的一切,可能在这一刻土崩瓦解。

他的目光扫过办公桌下的暗格——里面藏着他收集的所有证据,关系到那个庞大犯罪网络的命脉。

如果现在被抓,不仅他会锒铛入狱,更重要的是,那个真正的内鬼将永远逍遥法外!

"王队长,请进。"赵明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在桌下悄悄按下了一个隐蔽的按钮。"也许,你会对我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感兴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