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正式印发。《意见》以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传承、品质跃升为目标,锚定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系统部署8个方面重点任务。秦海翔介绍,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人民群众的需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城市更新已部署八项主要任务

《意见》在主要任务方面,明确提出了8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等。

秦海翔表示,《意见》围绕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部署了8个方面主要任务,具有系统性强、为民务实、精准施策的特点。

具体来看,在好房子建设方面,主要是大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同时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努力把老房子、旧房子也改造成好房子。

此外,通过更新改造老化管线管道,整治小区及周边的环境,加强改造的质量安全监管,完善长效的管理机制,来持续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设施条件、服务功能和文化价值。好社区建设则是推动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推进老旧街区功能转换、业态升级、活力提升,盘活利用老旧厂区,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

好城区建设则主要是完善城市功能,建立健全多层级、全覆盖的公共服务网络,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四好"的系统性工作布局是此次城市更新工作的重点。虽然此类提法过去也有,但实际上要做好"四好"工作,城市更新是必须推进的,因为无论是好房子还是好小区,亦或是好社区和好城区,都绕不开存量市场。反过来也形成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脉络,城市更新完全可以从房子、小区、社区和城区四个维度有条理推进工作。

中央预算内投资设立城市更新专项

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赵成峰就如何加大对城市更新项目的支持力度作出说明。他表示,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发国债、长期特别国债以及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四个渠道支持城市更新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门设立城市更新专项,支持城市更新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赵成峰表示,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抓紧组织计划申报和项目评审等工作,将于今年6月底前下达2025年城市更新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在融资方面,赵成峰强调,城市更新项目投资额较大,单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多元化、多层级的资金投入机制。要围绕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经营属性较强的,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对于回报水平适中、社会资本具有投资意愿的领域,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作用。

严跃进表示,此次明确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设立城市更新专项。设立此类专项,充分体现了中央财政工具对城市更新的重视。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体现了资金投向的聚焦性。此类支持有两个重要领域,一个是支持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个是在既有的老旧小区和城中村基础上,将危旧房和老旧街区纳入体系。这说明政策扶持力度大,也说明有助于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李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