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本应是照亮残障孩子未来的灯塔,可如今在美国,这盏灯却可能因一纸预算提案而黯淡。美国《纽约时报》5 月 11 日的文章揭示,特朗普 2026 年预算提案中的特殊教育资助计划,正将 750 万残障学生推向教育困境的边缘。
联邦监督退场,残障教育噩梦初现
过去近 50 年,美国联邦政府的监督是保障残障学生公平教育的重要防线。然而,特朗普试图取消教育部,并将《残疾人教育法案》资金直接拨给各州的做法,令无数家长忧心忡忡。
现实情况本就不容乐观。2022 年的调查显示,只有 67% 的残障学生能在普通教育课堂度过 80% 的在校时间。去年春天,俄克拉荷马州比克斯比学区就因违规遭投诉,该学区将残障学生安排在隔离教室,既不配备助教,也不提供支持服务 。在隔离教室里,残障学生被剥夺了学习与互动机会,还会清晰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这种心理创伤或许会伴随一生。
个体故事:被 “隔离” 的童年与被质疑的未来
尼克・惠特默夫妇正是看中比克斯比学区对特殊教育的包容性,才选择定居于此,希望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女儿艾达琳能接受公平教育。但现实却让他们失望透顶,去年秋天,艾达琳在普通教室的时间不足一半。每天短暂的集体活动后,她就会被带离,进入特殊教育教室。即便和健全孩子一起休息、用餐,却始终难以融入集体,在学校里,她仿佛只是一个 “过客” 。
更令人气愤的是,学区将艾达琳安排进专为 “认知障碍最严重学生” 设立的代替文凭课程,这等于直接否定了孩子获得高中文凭的可能。尽管在州政府介入后,情况稍有改善,但特朗普的新政策一旦实施,这脆弱的改变随时可能化为泡影。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亥俄州西南部的路易莎,同样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她,在充满同情心和创造力的老师支持下,得以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享受阅读的乐趣、参与科学实验、和朋友聚会 。若失去联邦监督,未来会有多少残障孩子失去这样的幸运?
历史教训与新政策的危机
回望上世纪 70 年代前,美国残障儿童的教育权掌握在各州手中,那时的场景令人痛心:175 万名残疾儿童被公立学校拒之门外,19 个州只为不到三分之一的残障儿童提供公立教育 。1975 年通过的《残疾人教育法案》,就是为了终结这种不公,确保残障儿童能接受合适的公立教育,教育部也承担起监督责任。
可如今特朗普提出的 2026 年预算提议,要合并 7 个残障教育项目,资金以整笔拨款形式发放给各州,学区可自行决定资金用途。一旦没有全面运作的教育部,各州无需为满足法案最低要求负责,《残疾人教育法案》将名存实亡,免费公共教育的承诺也将化为空谈 。
当前美国教育部人员已流失近半,连现有投诉处理都力不从心,未来若政策变动,残障学生和家长的诉求又该向谁诉说?这场特殊教育的危机,关乎 750 万孩子的未来,也拷问着美国教育的公平与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