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学院会计学(ACA)2102班学生廖彬宇,雅思听力8分。目前已收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利兹大学、诺丁汉大学、伦敦玛丽大学、巴斯大学等10所国外高校的研究生Offer;以及拿到了利兹大学国际卓越奖学金和巴斯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奖学金。回顾这一路,有坚持,有迷茫,也有成长。今天,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梦想,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以下是廖彬宇的自述:

小时候,我对牛津、剑桥的认知很模糊,只知道它们是"全世界最好的学校"。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向往逐渐变成了对国际教育、多元文化的真实渴望。高考后的那个暑假,我开始认真思考未来,是直接读完本科考国内大学的研究生,还是去更大的世界看看?

最终让我下定决心的,是妈妈的一句话:“你要不要考虑出国?”她比我看得更远,也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从那一刻起,我才真正决定准备留学。

在武汉学院,我选择了会计学(ACA)专业。这个决定并非偶然——ACA课程体系对标英国ICAEW认证,既有国际化的专业标准,又结合了本土案例教学,让我在本科阶段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很多人问我,从普通本科生到收到世界名校offer,关键转折点是什么?其实,并没有某个“突然逆袭”的时刻,而是一步步的坚持和积累。学业上,我从大一就开始重视绩点,每一门课都尽力做到最好。语言上,我调整了雅思备考策略,不再盲目刷题,而是真正去理解英语的逻辑和表达方式。实习上,我珍惜每一个机会,哪怕是最基础的岗位,也会认真观察、思考。

大学四年最艰难的是大三那年,父亲生病离世。那段时间,我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准备考试和留学申请,几乎每天都在咬牙坚持。但正是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坚韧”——即使再难,也要把该做的事情一件件完成。我不是那种天生擅长高效学习的人,也曾因为拖延而焦虑。但后来我发现,与其追求“完美的时间管理”,不如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我会把大目标拆解成每天的小任务,并记录完成情况,这样既能保持进度,又能获得成就感。同时,我也注重“work hard, play hard”的平衡,适当安排运动、社交或休息时间,避免长期高压导致效率下降。毕竟,只有身心状态良好,学习才能真正高效。

在申请UCL时,我没有简单罗列自己的经历,而是努力展现“我通过这些经历学到了什么”。比如,我曾主导一个商业案例分析项目,运用财务工具评估企业战略,这让我在文书中自然衔接了UCL的课程目标。实习经历也帮助我明确了职业方向——我希望未来成为建筑行业的财务顾问,为可持续项目提供经济决策支持。

当我陆续收到UCL、悉尼大学、利兹大学这些理想院校的offer时,心情确实很激动。但相比“兴奋”这个词,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平静又踏实的满足。这一路的努力,终于有了回应。

回顾这段经历,我最大的感悟是: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无数个看似平凡的选择和坚持累积而成的。这一路,感谢一直愿意相信我的家人、老师和朋友,即使在我对自己最失望、几乎想要放弃的时刻,你们也从未离开。也感谢那个咬牙坚持下来的自己,走到了现在。感恩我遇到的一切——每一个人,每一段经历,每一个故事,都是拼凑我、塑造我、成就我不可或缺的部分。

伦敦大学学院(简称UCL)是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与“金三角名校”核心成员,与牛津、剑桥等顶尖学府齐名。成立于1826年,QS 2024全球排名第9,以教育平等理念开创无差别招生先河,培养出34位“诺贝尔奖”得主。

通讯员:李宏柳青

编辑:杨丽苹

审核:叶同春

来源:武汉学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