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刚刚达成90天暂停关税战的协议,结果不到48小时,美国就突然变卦了!
5月12日,中美双方在日内瓦握手言和,这场短暂的“休战”让全球市场一片欢腾,投资者们对未来的供应链稳定充满期待。
可是,美国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就连发三项威胁,试图通过关税、技术封锁以及供应链围堵来向中国施加压力;而中国则以稀土资源为武器,采取了强有力的反制措施,直击美国的核心痛点。
那么,这场博弈将如何发展?中国又是怎样在这场硬仗中占据主动权的呢?
美国48小时内快速施压,三重威胁直指中国
5月12日,中美双方达成了一个看似积极的协议:
美方宣布取消此前对中国商品加征的总计91%的关税,并调整34%的对等关税政策,其中24%的关税暂缓征收90天,仅保留剩下的10%关税。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定心丸,迅速提振了全球经济市场,美股因此大幅上涨。
然而,这种平静并没有持续太久,美国翻脸的速度让人措手不及,短短两天后局势急转直下。
美国政府声称,由于谈判未能取得满意成果,如果接下来的90天内无法达成更长远的协议,将再次大幅提升对华关税。
这一举动无疑将原本缓和的贸易局势重新拉回了不确定的深渊。
与此同时,在科技领域,美国也对中国发动了新一轮猛烈攻击。
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突然发布新政策,强化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管制和制裁,手段极其强硬。
一方面,禁止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华为的昇腾芯片,包括在中国本土。
美国给出的理由十分荒谬,声称华为的昇腾芯片可能依赖某些美国软件或技术设计,或者由含有美国程序和技术的设备制造,但却没有任何实质证据。
另一方面,美国警告全球企业不得利用美国的GPU芯片训练中国的AI模型,并进一步加强审查机制,防止芯片和技术流向中国。
不仅如此,美国还在供应链方面对中国展开全面围堵。
美国全力推动芯片产业链的本土化生产,甚至在4月8日威胁台积电,如果不在美国建厂,最高将面临100%的税收惩罚。
此外,美国还试图联合日本、荷兰、韩国等国家组建“半导体联盟2.0”,企图从芯片原材料到制造设备彻底切断中国的供应链。
美国前驻华大使更是公开威胁,要对中国施加“实质性代价”,妄图逼迫中国在科技发展上妥协。
面对美国的多重威胁,中国毫不退缩,并果断祭出一张极具威慑力的王牌——稀土管控,精准打击美国的软肋。
中国打出稀土王牌,精准打击美国痛点
近期,一场大规模联合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帷幕。
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牵头,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个部门携手,联合内蒙古、江西等7个战略矿产资源集中省份,共同启动了一项名为“天网行动”的稀土管控专项行动。
此次行动重点针对的是包括镓、锗、钐、铽在内的7类战略性金属。
为了确保管控工作的全面性和精准性,中国部署了全流程电子监控系统。
从矿山开采到冶炼厂加工,再到产品运输和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受到严格监控。
同时,针对稀土走私这一严重威胁国家资源安全的问题,中国展开了强有力的打击行动。
商务部与海关紧密配合,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检查。
在国际物流的关键节点,如铁路口岸、海港码头等地,突击检查已经成为常态。
在打击走私的过程中,切断第三方国家的中转渠道成为关键任务。
过去,一些不法分子常常通过将稀土运往第三国再转运至最终目的地的方式逃避监管。
如今,中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及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信息共享,通过外交途径和国际执法协作,对这些中转渠道进行严密监控和封堵。
这一举措彻底堵死了美国通过“灰色采购”获取稀土的路径。
随着“天网行动”的深入推进以及打击走私力度的不断加大,美国看似稳固的工业体系开始显现出明显的裂缝。
美国陷入多重困境,遭受致命打击
美国军工复合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个掌控着全球尖端武器研发的强大体系,长期以来高度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
高达70%的进口比例使其核心生产链暴露在风险之下。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战斗机生产线已经三次被迫停工,装配车间里堆积的半成品战机无声地揭示了危机的严重性。
作为全球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每架F-35需要417公斤稀土用于关键部件,而企业仓库中的库存仅够支撑6个月,正在迅速消耗。
美国国防部评估显示,其超过1000个武器系统面临供应链断裂的风险,从精确制导导弹的导航芯片到核潜艇的推进装置,87%的稀土部件供应亮起了红灯。
更糟糕的是,军工企业在本土建立替代供应链的计划至少需要7年时间和数百亿美元投入,远水解不了近渴。
GPS卫星定位系统同样遭遇“断粮”危机,制造高精度芯片所需的铒元素供应中断后,寻找替代方案的成本飙升300%。
当新能源车企不得不将成本增加转嫁给消费者时,美国消费者发现,同一款电动汽车的价格比半年前上涨了数千美元。
这种经济压力直接反映在政治层面,原本民意调查中领先的特朗普支持率暴跌8%,选民对物价上涨的不满情绪正在改变选举走向。
美国的盟友体系也未能幸免,日本的电子企业因稀土短缺被迫暂停部分半导体材料生产线;韩国的显示屏制造巨头因铽元素供应中断面临停产风险。
这些依赖中国稀土进口的高科技产业大国,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战略捆绑关系。
当韩国企业试图从美国获取稀土支持却遭到拒绝时,首尔的商界领袖们意识到,所谓的“盟友”在自身利益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在这场资源博弈中,美国看似强大的工业体系暴露出惊人的脆弱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