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经省委编办批准,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挂牌成立“山东省消化病医院”,医院充分整合肝胆外科、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超声介入、微创介入、肝病科等优势学科资源,围绕特色专业发展、亚专业布局、硬件设施配备、人才引进培养等开展了大量工作,经过近5年的发展,目前各相关学科架构完善,人才梯队健全,众多新技术被广泛应用,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作为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消化病医院重点科室,近年来,消化内科在学科带头人、科主任李晓沛的带领下紧跟医学前沿,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发展路径,跻身省内专业领域第一梯队。科室分设消化道早癌、门脉高压、胆胰疾病、小肠疾病、胃肠动力等亚专业,开展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科室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完备、诊疗护理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秉持“精准诊疗、微创先行、全程管理”的核心理念,以微创化、精准化、规范化、个体化的诊疗模式,造福众多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科室以解决临床难题为导向,逐步构建起涵盖胃食管反流病、胰腺癌、结肠癌、阑尾炎等疾病的微创诊疗体系,创新开展内镜下射频消融术、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黏膜下肿瘤的内镜下治疗等特色技术。科室建立了多学科协作机制,与急诊医学科、微创介入科等科室紧密配合,建立消化道出血救治中心,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第一时间进行急诊内镜检查,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救治服务。科室每年救治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余名,微创手术1000余台次,其中不乏超级微创等高难度手术。如今,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慕名而来,持续擦亮金字招牌。
十年顽疾一朝解 毫米之间见仁心
“我终于能睡个整觉了!”在消化内科诊室,一位来自外地的40多岁男性患者复查时难掩激动。这位被胃食管反流病折磨长达十年的患者,长期依赖药物控制,但反酸、烧心等症状仍频繁发作,严重时夜间甚至被胃酸反流呛醒,导致呼吸困难和慢性咽喉炎,生活质量严重受损。今年年初,他慕名来到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就诊,原本仅计划例行检查,却意外收获惊喜,李晓沛主任团队通过内镜下射频消融术的微创治疗解决了困扰他十年的顽疾,术后仅一周反流症状显著缓解,夜间睡眠质量大幅提升,彻底告别了“半卧位入睡”的煎熬。
李晓沛主任表示,胃食管反流病若长期依赖药物治疗,不仅可能因耐药性导致疗效递减,还可能掩盖食管早癌等潜在风险病灶的进展。消化内科开展的射频消融术,通过内镜下高频热能精准作用于食管下括约肌,刺激其胶原重塑和纤维化,从而增强括约肌张力,重建抗反流屏障。这一技术兼具安全性高、创伤微小和疗效持久的特点,临床数据显示,90%的患者术后可逐步摆脱药物依赖,症状缓解率超80%。近年来,科室逐步规范该项技术流程,并成功应用于数百例患者,术后随访数据显示,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聚焦患者诊疗体验,确保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温暖的医疗服务。近年来,消化内科持续深耕内镜微创技术,除射频消融术外,还同步开展内镜下贲门缩窄术等个性化治疗方案,构建了覆盖药物、内镜、手术的全链条诊疗体系。李晓沛主任强调:“微创技术的核心是以最小创伤实现最大获益,我们正通过多模态评估和精准分型,为不同病程阶段的患者定制阶梯式治疗方案,让更多患者的‘反流人生’重获健康底气。”
凭借“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显著优势,消化内科近年来声名远播,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患者跨越千里求医。这种技术突破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在18岁大连学子小王同学的求医历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2021年,年仅14岁的小王同学突发急性阑尾炎,家长因担忧传统切除术可能影响孩子发育并且耽误功课,经多方打听,辗转找到李晓沛主任。考虑到小王同学的特殊情况,李晓沛主任采用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该手术通过肠镜找到阑尾开口,通过子镜行阑尾腔插管、冲洗、取石、引流,仅用微创操作就解除梗阻,成功保留了阑尾器官功能,让小王同学免受外科手术创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很快重返校园。
然而,由于保留了阑尾的功能,也保留了阑尾的完整性,即便首次治疗成功,将来仍可能导致病症复发。今年年初,小王同学的阑尾炎再次发作。有了第一次良好的治疗体验,患者家长毫不犹豫,再次带着小王奔赴济南。这一次,李晓沛主任团队依旧采用ERAT治疗。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仅用周末时间,便完成了从入院检查、手术治疗到康复出院的全流程。
“保留器官的微创治疗对青少年意义重大。”李晓沛主任指出,ERAT术式通过插管、冲洗、取石、引流等操作,不仅能快速降低阑尾腔内压力、解除梗阻,加速炎症修复,还完整保留了阑尾及其功能。目前医院已建立急性阑尾炎分级诊疗体系,针对不同病程阶段采取差异化治疗方案,为更多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诊疗服务。
“无创阑尾炎诊疗中心”揭牌
从黏膜跨越浆膜到达病灶,进行内镜下的超级微创治疗,这已经成为消化内科每天都会去做的工作。就在上个周,一名91岁高龄的老人因发热、腰骶部疼痛20余天入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是盆腔巨大脓肿,多学科会诊后考虑经直肠穿刺引流路径最短、最安全,于是消化内科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进行了脓肿引流治疗,术后当天患者体温就降至正常,患者家属对李晓沛主任团队的技术赞叹不已。
从胃食管反流射频消融、阑尾炎微创治疗到超声内镜下的各种介入治疗,消化内科的各项手术技术日益精湛。“医疗的温度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更在于对生命个体的尊重。”李晓沛主任表示,科室正推进消化疾病全程管理项目,建立从精准诊断、微创治疗到长期随访的闭环服务体系。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正是赢得“一老一少”跨地域患者群体信赖的关键。在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双轮驱动下,更多消化疾病患者正在重拾“无拘无束”的生活品质。
精技育才筑根基微创领航有担当
技术服务与人才孵化并重,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是科室坚守的初心。李晓沛主任认为,精湛的技术是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石,“如果技术不过硬,任何服务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法真正解决患者的疾苦。”基于这一理念,消化内科将“精诚、创新、协作”作为核心发展导向,同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综合实力,坚持精育人才,明确提出“全员博士化”的中长期目标,鼓励青年医师继续深造,优化人才结构。在李晓沛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团队2024年累计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大会40余场,进一步提升省立三院消化内科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专业影响力。
自山东省消化病医院成立以来,消化内科始终处于快速发展的轨道上。“相较其他科室,我们更像是栽树的人。”李晓沛主任认为,“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治疗当前的患者,更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科室不仅注重内部技术的提升,还积极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加速技术普惠,消化内科连续三年举办“消化疾病高峰论坛”,通过邀请省内外专家进行交流分享,不断推动学科前沿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科室将引进吸收的成果积极转化应用于临床实践。
目前,科室正在筹备建设中的胰腺专病中心将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方向,该中心将构建“多学科协作+全病程管理”的创新模式,通过整合影像诊断、肿瘤治疗、外科手术及康复管理等优质资源,打造集筛查、诊断、治疗、随访于一体的专病管理体系,聚焦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等疑难重症,力求实现早诊早治和精准个体化治疗。未来,胰腺专病中心还将承担科研攻关和教学培训双重使命,为提升胰腺疾病诊疗水平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深耕不辍,笃行致远。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省消化病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人才培养为根基,全力打造山东省消化疾病诊疗高地,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介绍:
李晓沛
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主要擅长消化道早癌内镜下诊治(熟练掌握消化道各部位的ESD技术),黏膜下肿瘤的内镜下治疗(ESE,STER等),经口肌切开术(POEM)、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治疗(EIS、EVL)、胃轻瘫等内镜下经隧道幽门括约肌切开术(G-POEM)等内镜下技术及胆胰疾病的诊治。
兼任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介入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内镜医师协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病介入诊疗分会委员、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共发表SCI收录期刊5篇,中华系列杂志及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10篇,获泰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
吴龙奇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知名专家
从事消化内科诊疗工作四十余年,擅长诊治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及肝硬化等疾病,诊治胃肠道息肉、早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胃造瘘、消化道支架置入有丰富经验,开展内痔内镜下硬化及套扎治疗。
兼任中国结肠镜与胶囊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在中华及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主编或参编消化专著、参与科研等。2016年获得“省级十佳最美医师”称号。
出诊时间:周日全天
李君山
消化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主要擅长常见消化病诊治以及消化道早癌内镜下诊治、EIS、EVL、EUS等内镜技术。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消化心身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GERD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消化道疾病筛查与防治分会委员,泰安市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会委员。发表SCI收录期刊3篇,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薛冬云
消化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对消化科常见病及危重病,如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炎症性肠病等均有较好的诊治能力。熟练掌握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及相关内镜下诊治,擅长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异物取出术、碎石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术、阑尾炎内镜下治疗术(不开刀可保留阑尾)等操作。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
刘雪平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研究,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擅长消化疾病诊治及胃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
出诊时间:周四全天
孙强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重症诊治,擅长消化内镜相关诊疗操作,尤其擅长消化道早癌的诊疗。曾获2022年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首届消化内镜病历大赛消化道早癌组一等奖;2018年第三届“消化全能一站到底”山东区域决赛优秀奖。荣获2023年度医院十佳医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兼任山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肿瘤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隧道学组委员,山东省医院协会肿瘤多学科整合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胃肠动力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3篇,副主编著作1部。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