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开始
河南多地出现40℃高温天气
郑州昨天甚至刷新了
5月份最高气温记录
达到43.7℃
今明两天
河南大部高温天还将持续
从周四开始
气温犹如坐过山车
最低只有15℃
前后温差近30℃!
河南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主任医师李兵提醒
防暑不能停,保暖要跟进
这些疾病要当心
【高温来袭 警惕热射病】
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处理不当,症状会迅速恶化,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中暑从轻到重,通常要经历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症状从最初的头晕头痛、口渴多汗、疲乏无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等,到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
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此时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导致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腋下温度超过39.2℃),死亡率高达60%。
李兵提醒
高温天外出一定要注意
防晒补水
发生中暑
科学急救至关重要!
01 脱离中暑环境
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休息,平躺,抬高下肢15—30厘米,尽可能脱去身上衣物。
02 物理降温
湿毛巾或酒精擦拭全身,冰袋敷颈部、腋下、腹股沟,见皮肤擦红或者体温降至37℃-38℃,即可停止。
03 适当补充液体
每隔半个小时补充50-300毫升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不可一次性大量饮水,否则会引起病情加重。
04 昏迷处理
若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若昏迷有呼吸、有心跳,使患者平躺头偏向一侧或侧卧,抬高下肢15-30°,同时拨打120。
【温差刺客,心脑血管要当心】
高温要预防,气温骤降也要及时保暖。
权威调查数据显示,温差每增加1℃,急性心肌梗死风险上升1.5%,脑卒中风险上升1.2%。
气温骤降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增加脑出血风险;温差大时,人体水分散失加快,血液黏稠度会升高,导致血小板聚集风险增加,易形成血栓,堵塞心脑血管。
气温骤降还会激活交感神经,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导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对于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尤其要注意,温差大时若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衰急性发作。
根据天气预报,本周四起气温将迎来大幅下降。
李兵提醒,清晨和傍晚要及时增添衣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务必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压,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规律作息。
如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立即就医。(史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