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今天早上李大爷的微信运动没有步数,平常都1000多步,我现在就去他家看看。”不久前的一天,淮南市高新区三和镇弘湖社区党员志愿者张兴匆忙向71岁的李军家走去。到老人家后,发现老人因为感冒头晕没起床,张兴帮助老人吃了药,并叮嘱老人有事就给自己打电话,才离开李军家。
弘湖社区成立于2017年6月,辖区内都是新建住宅小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2431人,文化程度都比较高,使用智能手机的也较多。社区通过广泛宣传,引导独居老人、高龄老人与社区志愿者达成约定:老人每天在家拿着手机适当走动一下,志愿者早晚各查看一次老人的微信运动步数,以便及时掌握老人居家安全情况,实现一种“隐形的守护”。
这样的“约定”如今正在淮南市铺开。聚焦守护老人幸福生活,淮南市委社会工作部在全市选定100个社区和村,试点推行“‘步’约而同”志愿服务,组织专人志愿者,通过观察老人的微信运动步数,关注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的日常居家安全情况,针对老人突发健康状况及时上门走访,用老人的脚步和志愿者的脚步一起编织老人的安全“守护网”。
市委社会工作部出台开展“‘步’约而同”志愿服务的试点方案,制定志愿服务双方权责范本,下发具体工作指引,指导试点社区(村)广泛宣传、深入摸排,按照积极引导、老人自愿的原则,推动1.3万名老人接受“‘步’约而同”志愿服务。
为保障“‘步’约而同”志愿服务有效开展,淮南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各地打造志愿者和网格员两支队伍,支撑志愿服务活动走深走实。一方面,指导试点社区(村)成立以社区(村)党员干部为骨干、辖区群众、新就业群体等为主要力量的“‘步’约而同”志愿服务队500余个,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定期举办业务培训,提升志愿者服务老人的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社区(村)网格员信息收集职责,将网格员作为掌握老人居家安全信息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加强对参与“‘步’约而同”的志愿者的培训指导,带领志愿者一起做好老人安居守护。
淮南市委社会工作部还指导各地在社区(村)建立应急响应、日常帮扶和志愿服务激励等3项机制,着力完善“‘步’约而同”志愿服务内容,打造基层助老护老暖老全链条服务。结合全市开展的以邻里互助、邻里和睦为主要内容的“睦邻一家亲”行动,试点社区(村)常态化开展关爱老人日常帮扶活动。去年以来,全市引导1万余名村(居)民、党员志愿者、新就业群体、大学生、医护人员和500余个社会组织,为广大老人开展送餐、送菜、送药、理发、义诊等志愿服务4万余人次,共同铸造老人晚年幸福生活。(李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