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图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来看你了,小军。"

李大山颤抖着双手,小心翼翼地放下一束白菊花,眼眶湿润。

墓碑上儿子那张笑容灿烂的照片,依旧如15年前一样年轻。

"爸爸今年种的菜长得不错,你最爱吃的茄子也丰收了。"

风吹过墓园,带着几分凉意。

当他擦拭墓碑准备离开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爸",李大山僵在原地,难以置信地缓缓转身。



时光倒回到三十多年前,李大山和妻子赵敏已经结婚五年,却始终无法怀孕。

两人跑遍了附近所有的医院,求遍了城里城外的神佛,甚至尝试了那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民间偏方。

久而久之,连大山自己都快要放弃了。

"大山,要不我们...领养一个孩子吧?"赵敏小心翼翼地提议,语气中满是试探。

"不行!"李大山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比他想象中还要大,

"我们李家的孩子必须是我们自己的血脉!我答应过我爸的。"

看着妻子失落的表情,李大山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

"再等等吧,明天我再陪你去一趟省城的大医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两人结婚的第六个年头,奇迹终于发生了。

当医生告诉他们赵敏已经怀孕两个月时,李大山激动得差点晕过去。

那是他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刻,比当年结婚还要高兴百倍。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当护士把刚出生的小婴儿递到李大山手中时,他竟然不敢接,害怕自己那双常年干粗活的大手会伤到孩子。

"是个男孩,足足七斤二两!"护士笑着说。

李大山小心翼翼地抱着儿子,只觉得这个小生命比全世界还要珍贵。

"小军,爸爸以后会好好保护你。"他轻声对儿子说,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从那一刻起,李军成了李家的小太阳,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身上。

李大山甚至戒了十几年的烟酒,就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

李军从小就聪明伶俐,三岁会背唐诗,五岁就能流利地读小学课本。

乡亲们都说,李家的小子是块读书的料,将来肯定有出息。

李大山和赵敏自然是骄傲不已,决心砸锅卖铁也要供儿子读完大学。

时光飞逝,转眼间李军已经十八岁,高考也顺利结束。



那年夏天特别热,李大山骑着三轮车,载着儿子和妻子去县城看榜。

当看到榜单上李军的名字赫然排在前列时,一家人激动得抱在一起哭了。

"爸,妈,我考上了省重点大学!"李军眼里闪烁着光芒。

"好儿子!"李大山使劲拍着儿子的肩膀,"你是咱们李家第一个大学生啊!"

大学四年,李军学习依旧刻苦,专业成绩名列前茅。

眼看着他就要毕业,李大山和赵敏已经开始筹划着给儿子在县城买套房子,找个好工作,再娶个贤惠的媳妇。

一切似乎都朝着他们规划的方向发展。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开了个玩笑。

那天傍晚,李军回家后神情异常严肃,吃饭时也心不在焉。

饭后,他终于鼓起勇气,对父母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爸,妈,我想去当兵。"

李大山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掉在地上,碎片四溅。

"当什么兵?你是我们的独生子!大学都快毕业了,找个稳定工作不好吗?"

"爸,我已经考虑很久了。我想为国家做点事情,而不只是为自己活着。"李军眼神坚定。

那一晚,李家吵得不可开交。李大山甚至摔了门,一个人在院子里抽了一整夜的烟,直到天亮。

赵敏在中间劝和,"大山,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总不能拦着他一辈子。再说了,当兵也是好事啊,多光荣。"

"光荣个屁!"李大山恼怒地说,

"他是我们唯一的儿子,万一出了什么事..."他没有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担忧。

争执持续了好几天,最终,在儿子坚定的眼神和妻子的劝说下,李大山妥协了。

临行前,他拉着儿子的手,声音哽咽,"小军,爸爸就这一个要求:平安去,平安回。"

李军郑重地点头,"爸,我答应你。"



入伍后,李军的表现出色,很快成为了连队的骨干。

每次放假回家,他都会给父母带一些军营的照片和小礼物。

看着儿子穿着笔挺的军装,意气风发的样子,李大山也渐渐为儿子感到自豪。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李军入伍的第三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袭击了南方某省。

李军所在的部队被紧急调派去救灾。

那是一个雨夜,李大山接到了那个改变他一生的电话。

"是李大山同志吗?我是您儿子李军的连长..."

电话那头,军官沉重的声音像一把锤子,将李大山的心砸得粉碎。

李军在救援过程中,为了救一个被困的小女孩,不幸被塌陷的房屋压住。

当战友们找到他时,他已经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那个孩子,自己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不可能!这不可能!"李大山嘶吼着,瘫倒在地。赵敏闻讯赶来,也崩溃地哭成了泪人。

儿子的遗体被运回家乡,军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李军被追授为烈士,他的事迹被刻在了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

但这些荣誉对于失去独子的李大山来说,不过是苍白的安慰。

葬礼那天,天空下着大雨,仿佛连上天都在为这个年轻的生命哭泣。

李大山呆立在雨中,眼睛干涩,一滴泪也流不出来。

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已经和儿子一起死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李大山像变了一个人。

他开始酗酒,整日颓废,甚至迁怒于赵敏,指责她当初没有和自己一起阻止儿子当兵。



两人的关系降至冰点,最终,赵敏在儿子去世两年后,也因病离开了人世。

李大山彻底崩溃了,他变得沉默寡言,几乎不与外人交流。

唯一能让他提起精神的,就是每年清明节去儿子的墓前扫墓。

十五年如一日,每到清明,无论天气如何,李大山都会独自一人去烈士陵园,带着儿子生前最爱吃的菜肴,和他说说话,仿佛他还活着一样。

今年的清明节,李大山依旧早早起床,准备了李军爱吃的菜。

可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他甚至连菜刀都握不稳了,切菜的时候不小心割伤了手指。

"看看,都这把年纪了还这么毛手毛脚的。"李大山苦笑着,用纸巾包住伤口。

去往陵园的路上,天空阴沉沉的,似乎随时会下雨。

公交车上,李大山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思绪万千。

十五年了,他时常会想,如果当初自己坚决反对儿子当兵,是不是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

到了陵园,李大山拄着拐杖,缓慢地走向儿子的墓碑。

陵园里人不多,偶尔能看到几个同样来祭奠亲人的人,大家互相点头致意,却都沉浸在各自的思念中。

"小军,爸爸来看你了。"李大山颤抖着放下花束,擦拭着墓碑上的尘土,

"今年家里种的茄子长得特别好,我给你带来了你最爱吃的茄子炒肉。"

他坐在墓碑前的小凳子上,絮絮叨叨地和儿子"聊天"。

说着说着,老人的眼眶湿润了,"你妈走得早,现在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老李家就要断子绝孙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渐渐西沉。李大山看了看表,知道该回去了。

他艰难地站起身,最后整理了一下墓碑前的供品,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喊了一声"爸"。

这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墓园里异常清晰。

李大山的身体瞬间僵住了,他感觉自己的心跳几乎停止。

十五年了,这个称呼对他来说是多么的遥远而陌生。

他不敢回头,害怕这只是幻觉,害怕一转身,那个声音就会消失。

但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催促他:转身吧,看看是谁。

缓缓地,李大山转过身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