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美术馆内人头攒动,一场艺术的盛会在此热烈上演。展厅中,一幅名为《夏日之旅》的国画作品如同一颗耀眼的明珠,瞬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人们纷纷停下脚步,目光紧紧聚焦在画面上,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现场观众来来往往,不绝如缕,不时传来阵阵由衷的赞叹声。
参观者络绎不绝
萌动初心,踏上逐梦之旅
高金丽的艺术之路,始于一次偶然的街头邂逅。小学五年级时,一位走街串巷画炭晶像的“货郎”先生吸引了母亲和小金丽的注意。小金丽瞬间被这门神奇的艺术所吸引,自此对绘画的热爱在心中悄然萌芽。起初,她只是随意涂鸦,然而这一画,便是四十年的坚守。
2014年,高金丽正式拜入祁惠民门下。祁惠民作为河南美协理事、开封市美协原主席,在开封美术界声名远扬。他教学时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专属的学习方案。
高金丽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次授课都全神贯注,用心领会老师的教导。祁惠民也对高金丽寄予厚望,曾称赞她是一棵极具潜力的好苗子,值得精心培育。
此后,高金丽愈发勤奋努力,日夜钻研绘画技艺。她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在国展中崭露头角,成为备受瞩目的后起之秀。
精湛技艺,展现独特魅力
高金丽对绘画的理解和感悟,即便是一些专业科班出身的艺术家也难以企及。她对艺术的追求,不仅停留在技艺的精湛层面,更深入到对艺术思想的深度探索。她曾感慨道:“绘画的最高境界,并非仅仅体现在纸上的笔触,而是深藏于画家的内心。要传递怎样的情感与思想,并非单纯依靠画笔来诉说,而是要经历从胸有成竹到胸无成竹这般高深莫测的转变。”
这种对艺术的透彻理解,赋予了她的作品蓬勃的生命力。在《夏日之旅》中,她凭借独特的绘画语言,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画中的每个孩童都专注地聆听讲解,那呆萌又似懂非懂的神情,被她刻画得细腻入微、合情合理。画面中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她的精心构思和巧妙布局,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仿佛也置身于那场讲解之中。这般精准的神态表达,着实令人动容。
《逛庙会》
在《逛庙会》这幅作品中,高金丽运用虚实相生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画中的父女俩憧憬着未来,向往着幸福,这种温馨的场景令人感动。她的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触动。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这种形神兼备的表现,无不透露出高金丽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她用独特的绘画语言,营造出一种全新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技艺的纯粹和真诚。
深刻内涵,引发心灵共鸣
高金丽的作品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心灵上的激荡,传递出一种深邃的哲思。经过她的精心构思和巧妙布局,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这种精彩绝伦的表现,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小憩》
2024年,高金丽的8幅组画入选全国第14届综合类美展,这不仅是对她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她艺术思想的充分肯定。她的作品并非刻意追求某种效果,而是自然现象的真实呈现。仿佛她的作品就是她内心的一面镜子,反映了她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高金丽的艺术之路,堪称举重若轻的典范。她没有刻意追求名利,而是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她的作品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夸张的技法,只有最真实的表达。这种自然的表达方式,让她的作品在国展中脱颖而出,顺理成章地获得了高度认可。高金丽的作品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那些夏日的田野、宁静的午后,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都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这种回忆,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美好,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
《难忘的夏日之旅》
无论是人物画还是组画,高金丽都能运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营造出和谐、宁静、深远的情境。
高金丽的绘画作品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照亮了艺术的天空。她的作品令人难以忘怀,正如河南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袁汝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美协人物画艺委会主任)所说:“高金丽是这几年开封乃至河南省涌现出来的新秀,她平时刻苦努力,热爱生活。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再加上自身的灵动和才气,她入选了许多重大展览。”
高金丽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开封市书画院特聘画家,开封市美术家女子协会副主席,开封市工笔艺委会副主任,开封市宋画研究会副主任。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美术作品展有的获奖并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