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在日常生活的琐碎烦恼中,厨房、卫生间漏水堪称让人头疼的 “顽疾”。传统维修需砸墙撬砖,不仅耗时耗力,还可能破坏家居装修。而近期,一种号称 “免砸墙、两小时速修” 的防水 “新技术” 悄然兴起,打着 “高科技”“德国进口材料” 的旗号,看似为漏水难题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实则暗藏重重陷阱。央视的深度调查,撕开了这一骗局的伪装,揭开了背后令人震惊的真相。

  家住上海的张先生,就因卫生间漏水陷入了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他在网上搜索防水维修时,被一段宣传 “四位一体靶向补漏技术” 的视频吸引,视频中专业的讲解、成功案例的展示,让他看到了快速解决问题的希望。留下联系方式后,维修人员迅速上门。起初,维修人员报价 “一斤胶水 260 元,预计四五斤”,可施工结束后,账单上的数字却让他瞠目结舌 ,76 斤胶水,总价近 13000 元,而楼下的漏水问题依旧存在。

  

  张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刘女士在美团下单 “39 元上门检测” 服务后,同样被推荐使用注胶堵漏。维修人员承诺 “7 天凝固见效”,可时间到了,漏水问题丝毫未改善。马先生的经历更是离谱,维修人员以 “10 年质保” 推销胶水,从最初预估的 10 斤用量,最终灌下 80 斤,总价高达 19800 元。这些消费者怀着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寻求帮助,却没想到踏入了不法分子设下的圈套。

  上海警方的介入,让这场骗局的黑幕逐渐清晰。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 “防水维修团队”,实则是犯罪团伙。他们驾驶小货车,携带廉价胶水和简单注浆设备流动作案。据犯罪嫌疑人韩某交代,他们使用的胶水成本极低,每斤仅 2 - 3 元,却以二三百元的高价卖给消费者。这些胶水不仅没有任何质量保障,连成分都不明,甚至可能释放有害物质,造成二次污染。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团伙成员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对设备原理和施工规范一窍不通,所谓的 “免砸墙注胶” 技术,不仅无法真正解决漏水问题,还可能因非专业操作带来结构安全隐患。

  

  为了让骗局更具迷惑性,犯罪团伙在包装和宣传上煞费苦心。他们伪造二维码和检测报告,将成本几元的胶水包装成 “德国进口纳米结晶灌浆料”,标价高达 9188 元。扫描二维码后,页面显示的高端产品信息和权威认证,实则是他们随意编辑的虚假内容。这些伪造的检测报告,更是成为他们骗取消费者信任的 “金字招牌”,让不少人在高价面前放下戒心。

  除了虚假宣传,犯罪团伙还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报价陷阱。维修人员先以 “少量用胶” 的低价获取消费者信任,施工过程中却不断增加用量,最终账单金额远超预期。当消费者提出质疑,他们便采用短信轰炸、电话恐吓等手段逼迫付款。罪犯李某就因强迫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更多的犯罪嫌疑人仍在接受法律的审判。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了电商平台监管缺失的问题。许多消费者通过 58 同城等平台寻找防水维修服务,平台上的商家虽展示营业执照,却未提供关键的施工资质。当消费者要求查看资质和产品合格证明时,平台以 “无权索要” 为由推脱责任,未能履行《电子商务法》规定的核验、登记和协助维权义务。这为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让更多消费者陷入骗局。

  面对这些防不胜防的消费陷阱,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防水维修服务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 “免砸墙”“快速修复” 等夸大宣传,务必要求商家提供正规合同,明确施工方案、材料价格和用量;施工前查验商家的施工资质和材料合格证明;施工结束后,对照合同明细付款。只有严格遵循这些流程,才能避免成为骗局的受害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场由央视曝光的防水维修骗局,不仅为消费者敲响了警钟,也给相关部门和平台提出了监管难题,唯有多方合力,才能杜绝此类乱象,还市场一片清明。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