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0年夏天德军发动法国战役时,其实还有三个国家也被迫卷入了战争中,他们就是有着低地三国三兄弟之称的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三个国家在面对德军的入侵时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决定,而在被德军占领后又做出了和之前相反的决定,总之非常有意思。从这三个国家的选择中我们可以了解二战德国的占领区政策是怎么样的。
面对德军入侵时不同的选择
卢森堡国土狭小,军队只有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在面对德军入侵时卢森堡直接滑跪了,没有抵抗。而实力更强,国土更大的荷兰和比利时在面对德军入侵时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决定。
在面对德军入侵时,荷兰选择了保全城市和人民光速投降,比利时选择了战至最后一刻。荷兰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但是在面对德军时完全不够看,而且荷兰更靠东,指望不上英法联军支援。荷兰在本土抵抗了五天,边境被突破之后荷兰溃兵在运河防线重组,但是随后德军用战略轰炸机炸毁了85%的鹿特丹城区,威胁荷兰如果不停止抵抗就用同样方法炸平阿姆斯特丹和乌德勒支。
荷兰军队虽然作战意志比较高昂,但是装备稀烂,根本无法对德军造成什么损失,本土的抵抗换来的是巨大的代价,在荷兰面临轰炸后荷兰女王不做任何表态,直接跑路英国,这也算是暗示和默许荷兰总参谋部可以直接投降。而比利时却和荷兰不一样,他们的作战意志更加高昂,并且因为在一战中就被德军入侵过,所以对战争的准备更加充分。
因为比利时靠近法国,所以比利时寄希望于拼死战斗坚持到法军救援。英法联军也确实来了,但他们没想到这正中德军下怀,曼施坦因计划的精髓本来就是吸引印法联军前往比利时,德军装甲部队再从后方的阿登森林地区杀出彻底歼灭英法联军主力。比利时军队和英法部队配合的很好,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德军的战略目标,但是在天才的曼施坦因计划面前依然不够看,比利时抵抗18天后投降。
被占领后三个国家的命运
在德军占领低地三国之后,三个国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英国的威廉明娜女王选择在海外继续号召臣民抵抗,威廉明娜通过电台号召荷兰百姓不要和侵略者合作,这一系列措施是起到了作用的,荷兰在二战中是抵抗最坚决的占领区(除了东方苏联占领区),甚至在1944年希特勒还发布了切断荷兰食品供应的法令,人为在荷兰制造大饥荒。
而比利时在被占领后却选择了和纳粹合作。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认为抛弃人民自己跑路太丢人,自己也做不到、所以留在了本土建立了和德国有限合作的政府。不好说他做的是对的还是错的,但是比利时确实没怎么被德国霍霍,对比利时人民来说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对于反法西斯大业来说可能是错误的。
最后一个小国卢森堡就非常没有存在感了,德国在占领卢森堡之后直接吞并了它。毕竟在历史上卢森堡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公国,和德国是同宗同源的一支,德国选择吞并卢森堡也算是有历史渊源。卢森堡虽然土地狭小,但是境内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非常丰富,在二战中给德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三个国家三种命运,荷兰在一开始抵抗并不激烈,但是在被占领后抵抗反倒激烈额了起来。而比利时最开始坚决打到底,但是失败之后国王很快委曲求全,选择以和纳粹合作为代价保全人民的生命安全。卢森堡大公国在一开始就没存在感,在德军到来前卢森堡就宣布投降了,在被占领后更是原地成为了德国的一部分,也没受什么罪,算是有个好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