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的七月份,我生下二闺女正在坐月子,突然得知老母亲从楼梯上滚落导致手臂骨折的消息,我傻眼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自己坐月子才第八天,我怎么回老家服侍母亲?

老公去年跟着他同学去了印尼打工,更是远水不解近渴。

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堂弟打来电话说:姐,你不要着急,安心坐月子,我现在就坐高铁回去医院照顾伯母。

听到这话,我顿时一颗心落回肚子里,激动的想哭,再三嘱咐堂弟,让他把银行卡号发过来,我打钱过去。

堂弟开口道:姐,我身上有钱呢,你啥都不要管,我会把一切处理好的。

等伯母出院了,养好了伤,我就带着她去湖南看你与外甥女们。

我第一胎生的是女儿,第二胎仍然是女儿。

这一番话,说得我心头又是一阵暖,不由自主的感叹,我母亲真没有白疼这堂弟。

时间回到25年前,堂弟那时候才三岁,某一天,我小婶突然不见了。

大家以为她跟以前一样,过阵子会回来。可这次截然不同,半年过去,一年过去,还是不见她的踪影。我这个小婶是外地的,娘家在云南。

她之所以会嫁给我小叔,是因为她有一个女亲戚嫁在我们村子里。

她17岁那年,一个人跑来亲戚家玩,然后感觉我们村的生活条件不错,就不想走了。

于是,她的女亲戚就把她许配给了我小叔为妻。我小婶脑子有点不好使,听说小时候得过脑膜炎,不跟她多说话,看不出来不正常,只要多交谈几句,就觉得她脑子少一窍。

我小叔娶她,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小叔生性憨厚,文化程度不高,而且长得也 土里土气,当地姑娘没有人肯嫁给他。

眼看他都28了,奶奶心急如焚,有媒人上门说合小婶,一家人经过再三权衡,点头答应了这门婚事。

就这样,17岁的小婶嫁给了28岁的小叔,第二年生下堂弟徐辉。

小叔是个泥瓦匠,每天天不亮拎着瓦刀出门,天擦黑才到家。小婶生下堂弟,奶奶如获至宝,没日没夜把堂弟搂在怀里亲。

她的借口,说小婶岁数不大,自己还是孩子呢?怎么能照顾好孩子?

其实我们都知道,奶奶就是重男轻女。

爷爷去世早,奶奶辛苦拉扯大我父亲和小叔。

父亲和母亲结婚,生下我这个丫头片子。

当时计划生育抓得紧,母亲也就没机会生第二胎。

没有孙子,一直是奶奶的遗憾。如今有了大孙子,她怎么可能不宝贝呢?父亲母亲都大度,都能理解她,而且我那时候都12岁了,没必要计较奶奶的偏心。

有时候奶奶一个人带不过来,母亲还会过去搭一把手。这么一来,就把小婶空下了。小婶虽然有了孩子,可她毕竟才18岁,正是贪玩的年龄,对外界充满了好奇。

她在家呆不住,频频骑着自行车上街玩。我小叔疼这小娇妻,而且舍得给她花钱,只要问他要钱,他都给。

我奶奶更舍不得管,所谓母凭子贵么。这样一来,小婶完全放飞了自我。她就跟上班一样,早上骑着自行车出门,天黑了再回来。

有好心人提醒我奶奶和我小叔,让他们别太惯着我小婶,当心她飞了。

可小叔与奶奶都是实在人,认为家里对她百依百顺,供她吃供她住供她玩,她能舍得飞走吗?

谁知,一语成谶。堂弟三岁时,小婶开始夜不归宿,动不动就失踪几天。有人亲眼看到,她在街上的溜冰场里跟一个男青年很亲密的手拉手滑翔。

还有人看到,她挽着一个中年男人的手在逛街。第一次小婶失踪三天后回来,小叔与奶奶很生气,说了她几句。

谁知小婶立刻爬二楼顶上要往下跳,吓的奶奶仰头哀求:小祖宗啊,你快下来吧,我们再也不说你了,你以后爱干啥就干啥。

小婶这一招,彻底把奶奶与小叔吓住,后来无论她怎么过分,都不敢龇一下牙。

之后,小婶隔三差五就会失踪几天,然后回来住一阵子,住烦了,又搞失踪。

问她去哪里了?她死活不说。你说她脑子不够用吧?谁套她的话,都套不出来。

你说她脑子够用吧?她在街上玩,从不避开人。

终于有一次,她出去后,一连一个月没回家,这很反常。

小叔与奶奶不放心,跑去小婶的女亲戚家问,回答,他们也不知道。

然后又等了一个多月,还是没有小婶的一点消息。这时正月已经过去。这么一个大活人不见,总归心里不踏实。虽然小婶岁数小,跟小叔没有领结婚证,可毕竟是堂弟的亲妈啊!

我们全家一商量,让小叔抱着堂弟去小婶的娘家找看看,如果找到了,就带她回来。

谁知小婶没找到,小叔也跑没了。

小婶突然失踪,到处找找不到,经过全家商量,让小叔带着四岁堂弟去云南找。

一个月后,小叔回来了,说小婶父母根本没有看到她。又等了几个月,小婶还是不见踪影。

小叔的精神不知不觉出了问题。他本来就老实寡言,这么一来,更是一天都说不到一句话。逐渐的,他瓦匠活都扔了不做,跟奶奶说,他要出去找小婶。

我父母与奶奶都劝他别做傻事,可他不听,还是硬着头皮偷偷走了。这一走就跟小婶一样,没有了一点消息。

一年一年过去,奶奶由于受不住沉重打击,一病不起,没过多久,离开了人世。

这么一来,六岁的堂弟没了人照顾,母亲看着心疼,把他喊来我家。

其实,自从小婶经常搞失踪,堂弟就多数在我家吃住。

毕竟奶奶岁数大了,哪里带的住活泼好动的堂弟啊,堂弟撒腿一跑,奶奶就追的气喘吁吁。

有一次,四岁的堂弟冒雨追一只花猫,奶奶跟在他后面喊。谁知不但没撵到堂弟,自己却被绊倒,一把老骨头差点跌散架,气得奶奶坐在雨地里嚎啕大哭。

自那天开始,我父母就帮着奶奶管教堂弟了,奶奶舍不得,我父亲说:

人没规矩不成方圆,小辉是男孩子,如果不上规矩,长大后不学好怎么办?

奶奶一听这话有道理,也就不再反对。

六岁的堂弟正式来到我家生活后,母亲把他当成了亲儿子一般疼爱,白天到哪里都带着,晚上搂着睡觉。

看他长得面黄肌瘦,母亲想方设法的买来鱼啊排骨熬汤给他喝。我与父亲喝不到一口,用我母亲的话说:你们俩都一身肉,少吃一口就当减肥了。

小辉以前没上过幼儿园,那是因为奶奶舍不得。小孩第一次上幼儿园肯定会哭闹,奶奶一看他哭,就把他抱了回来。

因此,当我妈那天把他送去幼儿园,他依然哭闹不止。母亲这一点没有惯着他,对他说:你如果不肯上学,我就不要你了,就让你一个人在外面流浪,成一个小叫花子,被狗追,被人打。

小辉脑子很聪明,他眨巴着大眼睛,权衡了一会儿,终于止住了哭声。

之后他再上学,一次也没哭闹过。

小辉上小学三年级时,我高中毕业出门打工。

每次跟父母通话,我都会问一声,小辉乖不乖?成绩好不好?

母亲每次笑着说:这孩子啊,好的很,既不像你小叔那么愚笨,也不像他妈那样少一窍。他不但学习成绩好,回到家还知道帮我干活呢。

上次我们收玉米忙不过来,他那么小的一个小不点,还会做饭炒菜,饭菜烧好,还会提一壶水来地里给我们喝,还会帮着我们把玉米往车子里运。

你爸说,这小子没有白疼他,说不定以后会得他的计呢。我听了,又是欣慰又是失落。

欣慰的是,堂弟没有长歪,失落的是,我这个女儿,看来在父母心里,比不上堂弟的位置。

两年后,我自由恋爱嫁给了湖南的陈国松。关于这门亲,我父母是不同意的。他们认为远嫁的女人,没有几个能幸福。可陷入爱情中的我,哪里能听得进去?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好人家。公婆对我很好,陈国松也对我贴心贴意。

父母了解到这些情况,也就放了心。

不知不觉中,堂弟长大了,上高中了,高考时,他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大二那年,我小叔被人找到。他当年出去找小婶,走遍了许多地方,依然一无所获。逐渐的,他脑子越来越糊涂,变成了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

流浪到了汕头,一位好心的警察通过耐心询问,终于问出了老家的地址。

当我们出现在小叔面前,他却一个也认不出了,目光呆滞,神情疏离。

我父亲抱着他大哭不止,可他无动于衷。没多久,小叔又一次离家出走。至于小婶,她一直没出现。

堂弟大学毕业后,去杭州找了一份工作。每个月拿到工资,他第一时间就会寄一半给我父母。我父母不要,他就生气。

父亲三年前得肝癌去世,从此,老家就剩下母亲一人。

有时候想想真可悲,我们这么一大家子人,走着走散的散离世的离世,两栋小楼里,只有我母亲一人独对孤灯。

这次老母亲从楼梯滚落,幸亏她的喊声被邻居听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可我还在月子里,第一次深切体会到了鞭长莫及的含义。

多亏堂弟及时出面,回到了老家照顾母亲,我才放下心。

当时我就做了个决定,等我出了月子,就把母亲带来湖南生活。可是,我的决定失效。

半年后我回老家接母亲,她死活不愿意,她说:我才不去湖南呢,那儿人生地不熟,吃东西也吃不惯。

我问她:你不跟我走,我能放心你一个人在家吗?母亲回答:小辉说了,年底他就辞职回老家县城上班,然后把我接去城里一起生活。反正我不会跟你走的,我有小辉呢,你就放心好了。

哦,原来如此。

此时此刻,我没有了嫉妒与失落,只有愧疚与感激。我愧疚自己嫁的那么远,无法照顾老母亲。

我感激堂弟知恩图报,能代替我尽一份孝心。不得不说,我父母真的没有白疼这个堂弟。

如今两年过去,堂弟回到县城结了婚成了家,真的把我母亲带去城里养老。

如此,我彻底放了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