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面蓝字关注我的公号,谢谢
5月7日夜,我从昆明团队得到消息,重庆优秀志愿者王颖于晚上7时病逝,享年67岁。
尽管知道王颖会很快离开我们,听到噩耗,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重庆和昆明团队之间,信息都是相通的。重庆的朋友们在忙王颖的后事,所以没有时间告诉我噩耗。
王颖离世前我没有看望,病逝后,我能为她做点什么呢?对,支持她的事业,这就是对逝者最好的悼念。
于是,我在悼亡文章里暗示了一下读者,对重庆抗战老兵的关爱,是王颖未竟事业,如果有部分爱心打赏,我将全数转交重庆关爱抗战老兵团队。
结果,广大读者一共打赏10397.11元。
10397.11元,这个精确到分的数字,分分珍贵。大家都献了爱心,我这个发起者不能玩秀才人情半张纸、一毛不拔啊!决定补入102.89元,凑成10500元,用手机银行转账给重庆关爱抗战老兵团队账务管理人员,这事于5月19日下午告一段落。
这篇文章延伸出来的捐赠故事,更独特,同样感人。
一位网名为“石头”的读者,问我有没有重庆团队的捐款渠道。我立即找重庆要来了财务人员的电话,我说你自己与他们联系,核实一下对方身份,捐款就更加踏实。
“石头”与重庆方面联系得怎么样,我不晓得。
12日,我在公号里向读者初步汇报了打赏情况。北京一位网名为“风月泉松”的老人,看到文章后,在我的公号私信里问我,有没有重庆团队的联系方式?我把重庆团队财务人员的电话告诉了这位老人。
12日晚上8点半,重庆那边传来消息,北京老人为重庆关爱抗战老兵团队捐款5900元,表示对抗战老兵们的关爱。他在微信里说,“慢待他们是我们的耻辱。”
5900元有什么讲究?原来,老人家看到我的文章中说到重庆老兵情况,“如今健在的老兵27人,老兵遗孀32人,弥足珍贵”,27+32,不正好是59吗?每人100元,这就是北京老人的心愿。
重庆团队财务人员何亮回答老人:非常感谢!端午节马上来了,慰问老兵和老兵遗孀的工作正在筹备。我们近期会安排陆续送到老人手上,同时有送达回执单的。
这位北京爱心老人告诉重庆团队,对他的捐赠行为,不要做特殊处理,一点心意而已。本文讲北京老人的捐款故事,不是替重庆团队对老人善举做特殊处理,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老人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我们所有打赏的读者,都是施不望报,全部的爱心,都是弥补我们曾经对抗战老兵的慢待。王颖离世后之所以受到人们如潮怀念,说实话,不是因为她自带社会影响,而是因为她从事了关爱老兵的事业;我自己近段唠叨这事,也得到了读者们肯定,还是因为我为重庆抗战老兵,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重庆关爱抗战老兵团队牵头人新熊熊昨晚给我微信说,“李老师,收到您(们)的捐款,万分感谢!感激之余,又有些惶恐和压力。后续如何使用这笔捐款,不知您或者您的读者们有没有具体想法或要求?”我回答说,只要用在老兵和老兵家属方面,读者们应该是支持的,具体操作,按照你们16年来的惯例办。
可见,重庆团队对于大家的打赏,确实不胜承受之重。我相信他们会用好每一分“捐款”。
最后恳求:不要再对这一系列文章打赏了,我们回归到平常状态。如果支持我,请关注我的公众号“李未熟擒话”;如果关爱重庆老兵和他们的遗孀,请关注“关爱抗战老兵重庆志愿者团队”公众号。
如果还有零星打赏,我会转交给重庆方面,不再在文章里具体提及。谢谢关注。
附:读者关爱抗战老兵名言
▲有一句名言,忘了出自哪里了,今天李老师代我献给善良美丽的王姐:坚强的女人,跪着也能撑起塌下来的天!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正好这几天国家也发布了纪念活动和标识。往往在这样的时候,才会让人想起来,这个国家曾经有一群人,是从那个年代的拼杀中活到了今天。
▲王姐的离世,通过您的文章,又让更多人知道,有一群人,关爱被大多数人遗忘的抗战老兵,已经16年。我们感动之余,也真诚希望,对抗战老兵的铭记和感恩,能更广泛地传播和长久地传承。宏大叙事之下,是这些平凡活着的生命,他们已经所剩无多。
▲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民族不亡的希望。
▲慢待他们是我们的耻辱。
▲打赏微不足道,聊表心意而已。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当年血洒疆场的将士。
▲世界太烂,总是有人在默默地修修补补——致敬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
▲老兵不死,只是远去!关爱老兵志愿者们传承着先辈的精神,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火炬!
▲我们只想表达心意,没想上墙受表扬。
▲纪念抗日战争英雄和抚恤老兵是全民族的责任和良心……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
▲不忘来路方得大道——感谢民间志愿者对抗战老兵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