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成都三医院与郫都卫健局签协议加强慢病管理。这对郫都近10万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患者是好消息。
当下慢性病成居民健康大挑战,郫都也面临管理资源优化难题。
区卫健局坦言,医联体建设有进展,慢病管理还需加把劲。
此次合作聚焦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要打通防诊治全链条。协议明确三个重点:科研协作、双向转诊、基层能力提升。成都三医院的肥胖与老年医学专科,会给郫都带来技术帮扶。
郫都居民以后在家门口,就能享更专业的慢病预防和康复服务。
你看,悦来镇卫生院早有经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585人。他们的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73%,比县域平均水平高。
郫都现在6.
68万高血压患者、2.92万糖尿病患者已纳入管理。糖尿病患者王阿姨说,家庭医生上门调药,像有了私人顾问。
这次合作还要让健康数据“活起来”,电子档案以后能随时查。
公立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患者再也不用重复花钱检查。新都区的肾友互助小组,也给慢病管理添了新思路。
他们用叙事疗法搞活动,让肾友在游戏里学饮食管理。这种“医社家”模式把服务延伸到社区,全流程管起健康。
郫都的老乡们,以后看病不用跑远路,专家会往基层跑。
不过也有人担心,基层医生技术能不能跟得上?
效果咋样?数据显示,郫都人均期望寿命82.
16岁,已达发达国家水平。
这说明当地健康底子不错,这次合作更是往上再添把力。“病有良医”不是空话,郫都在医联体合作里找突破。从大医院技术下沉到基层签约服务,层层都在织密健康网。
未来这些慢性病管理措施,能给居民省下多少精力和费用?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自己或家人的病情能不能得到更好控制。
不管怎样,优质资源下沉是趋势,基层医疗强了百姓才安心。
后续项目落地情况如何,还得看具体执行是否到位。希望这样的合作越来越多,让更多慢病患者有稳稳的“医”靠。各位老乡对这事有啥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以上信息基于公开资料整理,具体服务以当地医疗机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