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搞了一场备受瞩目的经贸会谈,刚握完手,大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调转枪头,直指欧盟。这事儿不仅让全球贸易格局又紧张起来,也让大家对中美欧三方的关系充满了好奇。

要说这事儿,得先从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的背景说起。2025年,全球经济还在疫情后慢慢爬坡,各国都想找点新动力。中美作为全球头两号经济体,关系好坏直接影响全世界。自打2018年贸易战开打,中美之间就没消停过,美国加关税,中国反制,双方你来我往打了几年。到2025年,大家都意识到,再这么硬碰硬下去,谁也讨不了好。

日内瓦会谈的意义就在这儿。这次会谈不是随便聊聊,而是真刀真枪地解决问题。特朗普政府之前一直推“美国优先”,想用关税大棒逼着各国让步,但对中国这一招没啥大用,反而让美国自己企业成本涨了不少,中国这边也咬牙扛住了。所以,这回双方都想坐下来谈谈,看能不能找到个平衡点。

这场会谈算是给贸易战按了个暂停键。中美要是能稳住,对全球经济来说就是个好消息。毕竟,谁也不想看到两个大块头再掐起来,把整个市场搞得鸡飞狗跳。



日内瓦会谈不是走过场,双方聊得挺深入,最后还签了不少协议。最重磅的就是关税问题。根据官方消息,美国承诺取消91%的对华关税,还暂停了24%的对等关税,中国这边也对等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这意味着啥?简单说,买卖成本降了,企业松口气,消费者也能少花点钱。

除了关税,双方还在知识产权、市场准入、农业贸易这些老大难问题上有了进展。比如,美国一直嚷嚷中国保护知识产权不够,这次中方承诺加强执法,美国也同意放宽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农业方面,中国多买点美国大豆和牛肉,美国也松口让中国农产品进门。

会谈后,中美发了联合声明,说要一起推动全球贸易体系改革。这话听着挺高大上,其实就是表明个态度:以后多合作,少对着干。这声明一出,外界普遍觉得,中美关系总算缓和点了。

可就在联合声明刚发出来没几天,特朗普就坐不住了。5月12日,他在白宫开了个记者会,点名欧盟,指责他们在贸易上“不公平”,尤其汽车贸易这块。他抱怨欧盟对美国车收高关税,美国对欧盟车却没啥限制,还放话要采取行动。这架势,摆明了是要给欧盟下通牒。



特朗普这步棋不是临时起意。背后有几层算计。第一,中美会谈虽然有成果,但没完全按他的剧本走。他本来想多占点便宜,结果中国没那么好捏,他得找个新目标转移注意力,欧盟就成了现成的“猎物”。第二,欧盟对美贸易顺差不小,尤其汽车这块,美国车企早就不满,特朗普正好拿这事儿做文章,给国内支持者看他多硬气。第三,他还想借着敲打欧盟,逼着他们在贸易谈判上让步,捞点实际好处。

说白了,特朗普这人就喜欢多线开战,觉得这样能占主动。可这招也够冒险,毕竟树敌太多,容易把自己搞得四面楚歌。

欧盟这边也不是吃素的。面对特朗普的通牒,他们立马站出来回怼。欧盟贸易专员直接说,特朗普的指责没道理,欧盟一直愿意合作,但绝不接受单边威胁。言下之意,你特朗普想玩硬的,咱们就奉陪。

国际社会这时候也炸开了锅。德国媒体直言,特朗普这么搞下去,美国迟早把自己玩孤立。法国那边分析,特朗普可能是想用这种高压手段,逼欧盟在汽车关税上妥协。可不少专家觉得,他这策略太冒险,万一欧盟不买账,美国反而下不来台。

还有人担心,这事儿会把刚缓和点的全球贸易又搞乱。毕竟,中美刚消停,欧盟这边要是再起冲突,全球供应链还不得乱套?大家都在看,特朗普这出戏到底怎么收场。



这事儿对中美欧三方的影响可不小。先说中美,刚谈完,特朗普就调头对付欧盟,中国这边肯定得掂量掂量:美国这态度,靠谱吗?未来合作会不会又出幺蛾子?信任这东西,建起来难,毁了可快。

再说美欧,特朗普这一通牒,等于又给双边关系添了堵。欧盟本来就对美国单边主义不满,这下估计更不爽了。有人预测,欧盟可能会跟中国走近点,一起对付美国的贸易压力。中欧投资协定这几年已经有了苗头,未来没准儿更进一步。

最后,这事儿还可能让全球贸易格局变个样。各国一看美国这么不靠谱,可能更愿意抱团搞多边合作,少搭理美国那套单干的路子。长远看,这对全球经济未必是坏事,但短期内,肯定少不了阵痛。

总的来说,中美日内瓦会谈刚给全球贸易点了点希望,特朗普就迫不及待换了个目标,盯着欧盟开干。这出戏码,既让人看清了的套路,也给中美欧三方关系出了新难题。接下来,各方怎么出招,咱们就等着瞧吧。希望别再折腾得太狠,让老百姓还能过几天安稳日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