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到了在合肥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简称“雷达展”)。

其实除了“远谋”机动指挥车外,老司机在本届雷达展上还发现了三种不同类型中国反隐身雷达的集体亮相。


图为室外展区的雷达装备实物

在本届雷达展的室外展区,多部高大的雷达装备实物最为引人瞩目。据老司机了解,作为中国雷达装备的明星产品,今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简称“中国电科”)推出了多型反隐身雷达。其中就包括全新一代米波反隐身雷达——JY-27V高机动米波警戒雷达。当前的隐身战斗机或隐身导弹并非真正的“全频段隐身”,通常只对威胁较大的火控雷达或制导雷达使用的C波段或X波段频率有效,在频率较低的米波雷达面前反而容易暴露。这就是所谓“频段反隐身”。

中国电科38所专家徐海洲介绍说,38所率先解决了米波雷达面临的多径效应较大、阵地适应性欠佳、空域覆盖不连续、精度欠优等难题。该所通过对米波雷达的微波有源阵面、软件处理算法等方面持续迭代,推出“空中守望者”系列雷达。而这次展出的JY-27V雷达,是该系列中最新型产品,具有探测距离远、探测精度高、智能化程度好、机动性强等特点。其特有的大阵面大展收比设计,让其几分钟实现快速架收,像拉手风琴一样行云流水,同时实现了与微波雷达相同的探测精度。

除了频段反隐身技术外,这次雷达展上也推出了一种运用“能量反隐身”技术的先进雷达——YLC-8E UHF波段三坐标警戒雷达。该雷达集合高精度传感设备,具备天线车的动架设与撤收功能。它采用两维相扫加方位机扫全数字有源相控阵体制,结合大型相控阵天线阵面及大功率高效率数字T/R组件,从而显著提升了探测能力,能够执行对隐身飞机的远程预警探测任务,具备反隐身能力强、机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以及可维护性好等诸多优势。


图为展出的JY-50外辐射源雷达

这次雷达展还推出多型被动式无源探测雷达。该雷达不主动发射雷达波,而是利用广播调频、数字电视信号作为照射源,通过接收飞行器反射的雷达波来精准探测其行踪。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老司机,展出的JY-50外辐射源雷达具备两大显著优势。其一,生存能力强。因其不主动发射电磁波,难以被传统的电磁侦察手段锁定。其二,反隐身能力突出。现有隐身飞机对侧面和后面的雷达反射面积相对比较大,而广播等外源信号的电磁波频率较低,天然具备反隐身能力。JY-50正是凭借接收隐身飞机反射的这些电磁信号,实现了对隐身飞机的有效探测,展现出强大的反隐身能力。

相关新闻

印巴空战后,中国雷达展上人头攒动

最近印巴爆发的激烈空战成为全球空军关注的焦点,毕竟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从双方出动的战机规模和性能上看,这次空战属于主流四代半战斗机罕见的大规模正面对抗。至于空战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央视近日在报道中也特意提到,“在近日,我国外贸型战机歼-10CE战斗机首次取得了实战战果,在空战中一举击落了多架战机,自身无一损失。”



图为央视节目画面截图

在外界对于印巴空战胜负的各种分析中,双方在体系化作战方面的效能额外引人瞩目。公开资料显示,巴基斯坦空军主力战斗机的来源相对简单,战场情报沟通顺畅,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Link17三军通用数据链的普及。在此基础上,巴基斯坦空军能够将地面雷达、预警机和战斗机火控雷达探测到的情报进行高效整合,清晰地展示大范围的战场态势,并引导防空系统和战斗机展开后续的远距离联合作战。巴基斯坦空军在5月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通过复盘整个空战过程,自信地展示对于战场态势的清晰掌握,可见这种体系化作战带来的优势。



图为印度空军的“阵风”、米格-29和苏-30MKI战斗机

相比之下,印度空军的战斗机虽然纸面性能不错,但来源复杂——最先进的法制“阵风”战斗机,无法通过战场数据链与以色列研制的“费尔康”预警机高效交换情报,数量更多的苏-30MKI和米格-29战斗机配备的俄制数据链,也无法与“阵风”战斗机的北约数据链兼容,因此印度空军战斗机在空战中基本只能通过语音联络,对于战场态势的整体了解限制很大,更谈不上现代空战中先进的“A射B导”模式。

可以说,且不论印巴空军战斗机到底性能谁更先进,光是巴基斯坦空军借助高效的体系化作战模式,如同单方面打开了战场上的“上帝之眼”,就拥有了很大优势。

问题来了——既然体系化作战优势如此之大,为什么很多国家的军队就是搞不定?中国在这方面的能力又如何呢?

老司机带着这个问题,在17日-19日于合肥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简称“雷达展”)上找到了答案。

先普及一个基本知识,既然说到体系化作战,要实现大区域内多个作战要素、多个作战单元甚至多军兵种的联合体系化作战,对于信息化装备的要求非常高,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有这个能力——中国正是其中之一。



图为“远谋”机动式指挥车内部

在本届雷达展上,中国电科28所推出了“远谋”机动式指挥车,它具备全域态势感知、多域联合筹划和协同行动控制等功能。老司机登上指挥车后发现,车厢四壁布满大尺寸显示屏,可分别展示不同的战场情报。该所技术专家说,“远谋”指挥车可以将不同平台和部队获得的信息,例如来自各种战场雷达、电子侦察、无人机等的情报进行融合分析,形成清晰明了的战场态势,供指挥员做出决策;同时还可对战场上出现的敌方目标,实时分析威胁程度,确定目标威胁等级,并快速生成相应的战场拦截、打击方案。



央视早先的视频画面中也可以看到“远谋”指挥车展示从不同平台获得的情报

由于现代战场传感器的广泛使用,会提供海量的战场情报,如何有效筛选和整合各种情报形成清晰战场态势,并快速形成作战方案,已经成为全球难题。“远谋”机动式指挥车不但使用传统算法,而且还动用了最新的大数据和大模型技术助力,从探测目标到最终做出相应决策,整个过程花费的时间是秒级,相比传统指挥模式,极大提升了作战效能。

28所技术专家还介绍说,想要发展类似的智能化指挥作战能力,不但需要可靠的战场通信技术和通用数据链技术将各种作战要素连接成网,还需要高效的情报处理技术、辅助决策技术和工程总体经验,同时对于情报信息的智能化整合能力也有很高要求。因此全球只有少数国家具备相关能力。

大概这就是为什么本届雷达展上人头攒动的原因之一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