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到取消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扶持计划,但是在社会层面,大家仍然比较认可985高校和211高校的毕业生,且还带有相当强的学历歧视。
以前大家觉得985高校实力都是强于211大学,但是随着国家的各项数据陆续公布,还有第三方机构的排行榜,大家会发现有部分211高校的实力已经超越985。
如今用人单位的态度同样发生变化,比如会将部分顶尖211高校的档次等同于985高校。比如历年各省制定的定向选调生选拔高校名单,就有部分211高校能顺利上榜。
根据2025年软科、校友会、武书连以及ABC中国四大机构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数据发现,目前已经有五所211高校能闯进全国40强,实力已经超越部分末流98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国排名3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著名的国防类高校,同时又是工信部直属的七所高校之一,在国防军工项目里面拥有极强的实力,非常擅长武装直升机、无人机以及民用航空飞行器的研究。
南航的工科由航空航天领域逐渐衍生到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以及材料等学科,除了航空飞行器设计制造、力学等传统王牌专业以外,学校的通信工程(航空器信号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电系统方向)、自动化(无人机智能控制方向)等专业都非常强。
从就业角度来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生到国企工作的比例超过42%,主要就业单位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及其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随着我国无人机产业的崛起,有大量毕业生到大疆、亿航等头部企业工作。当然,也有很多学生会选择到国家电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大型央企工作。
北京科技大学:全国排名38
北京科技大学当年是冶金工业部直属高校,时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学校在有色金属以及新兴材料等领域的研究都有极强的吸引力,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理工类高校。
依靠首都地理位置优势,北京科技大学除了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传统王牌学科以外,这些年也在积极推动新工科的发展,学科方面逐渐实现转型发展,比如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都非常厉害,所以学生要积极往这些新兴方向报考。
北京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的方向已经实现多元化,除了传统的钢铁类企业外,毕业生主要到国家电网、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建筑集团等央企,比亚迪、宁德时代、北京汽车等著名车企,还有小米科技、华为、京东方以及中芯国际等著名科技企业就业。
苏州大学:全国排名40
苏州大学当年由多所高校合并而来,所以地理位置优势和苏州市政府支持,最近20年成为中国进步最快的省属211高校。即使没有中央层面的支持,苏州大学的综合实力都得到明显提升。
苏州大学的学科优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学校的医学类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口腔医学等都已经形成体系化培养。第二是学校计算机以及软件工程等专业,依靠当地科技企业迅速发展。第三是学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主要和当地的纳米材企业工作,实现产教融合发展。
由于苏州是我国实力最强的地级市,这里有大量制造企业和各种科技研究所,所以,苏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多元化。部分毕业生可以到医院、中小学等事业单位工作,大量毕业生到恒生电子、字节跳动、同程网络科技公司、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等著名的企业就业。
南京理工大学:全国排名39
南京理工大学同样是工信部直属高校,而且军工特色更为鲜明。毕竟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当年的哈军工,后面才陆续退出部队序列,提交工信部进行管理,所以学校在兵器、炸药、武器系统等领域都有极强的实力。
南理工学科优势更集中于传统学科,比如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并列全国第一,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位列全国前十。此外,学校的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人工智能(武器系统智能化方向)等专业都表现得极为突出。
从毕业生的就业角度来看,南京理工大学主要就业单位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从生产车间到各种兵器研究所,都有南理工毕业生的身影。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毕业生到国家电网、比亚迪、中心等世界500强工作的人数都超过200人,这也展现出学校毕业生极高的就业质量。
武汉理工大学:全国排名40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211高校,当年由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和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合并而来,所以学校在材料、交通运输以及汽车制造等领域都有极强的实力。
当年武汉理工大学有实力冲击985,只是由于名额限制没有成功。武汉理工大学整体学科规模极为庞大,而且非常杂乱,但也有很多优质专业在全国位居前列,比如学校的轮机工程、航海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专业都是属于全国顶尖。
武汉理工大学的综合实力极为强悍,也是国家战略重点发展高校,毕业生在各行各业都有极高的认可度。比如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到中国建筑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中国三峡集团等央企工作,还有大量学生到新兴科技行业工作,比如宁德时代、TCL科技、烽火通信等头部科技企业工作。
以上五所211高校在四大榜单里面都有极好的表现,无论是学校的科研实力,还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等都已经不属于985高校,所以2025年的高考生可以重点关注这些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