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台“限墅令”是在2012年,从那以后福州市区里住宅项目容积率再也不得低于1.0。但这项规定对福州来说出得晚了点,市区很多好地段已被无良房企占去。从南北江滨核心地段,到新店的龙窟山,再到乌龙江沿岸,那些别墅区就像城市的伤疤,浪费了福州市区里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一直在提醒大家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有了“限墅令”以后,开发商们就只能在市区里开发一些“假别墅”,有的是叠拼,有的是商墅。想买容积率低于1.0的真别墅(联排、双拼、独栋)就只能去郊县。于是闽侯、连江、永泰等周边乡镇成为别墅开发的热土,尤其离市区最近的闽侯,如雨后春笋般建起大量别墅。
然而正如我常说的那个基本道理,别墅和普通单元房一样,决定其价值的重要因素在于地段。市区好地段的别墅是稀缺资源,远郊乡下的别墅就和农村自建房一样。农民在宅基地上自己建房,只需几十万就能盖得很大很漂亮,还能给自家院子包上围墙。
至于那些70年、40年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别墅,用十倍的价格出售,即便刚建好时像模像样像个豪宅,时间一长很可能还不如自建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乡下商品房往往没人住、没人打理,扔在那里破败。
买房时想得很美好,可以种花养草,享受惬意的田园时光。买来后才发现,城里人在寂静的乡下根本住不惯。于是钢筋水泥看似牢固,一旦没人住缺维护,风吹日晒雨淋之下,房屋破败花园长草。
这种例子在闽侯非常多,沿江各镇基本都有逐渐趋于荒凉的别墅区。比如最早开发,曾是富人身份象征的亚青游艇别墅,眼看着就要还给大自然。还有一些项目开发面积过大,房子都没卖完。比如福州大学城隔壁这个龙江云山墅,距离鼓楼仅十公里,开车过洪山桥十几分钟,步行到沙堤地铁站也就七八百米。
相比于去年文章提到的永荣浅水湾,上街镇的别墅看起来离市中心挺近(比仓山、马尾很多地方都近),在市区上班完全能住。但现实中龙江云山墅同样是一番破败景象,一栋栋别墅草长老高。已经卖出去的在摆烂,还未售的由法院收走拍卖。
今年来龙江云山墅有大量别墅被法拍,都是一平只要五六千的毛坯,这已是普通住宅的单价。而且这批房源尚在开发商名下,都已办理产权保留。证件齐全拍下后过户手续就很简单,卖方税费也不用买方承担,代缴以后拿着发票找法院退还。除了房龄已十几年,建筑随着时间折旧,其余方面基本和新的一模一样。
然而这么多别墅同时挂拍,最终仅看到一套成交。只花266.7万就买来一栋大学城边上近四百平方的超大别墅,这放以前怎么敢想。而这还只是产权面积,装修起来实际使用面积相当可观。
看完法拍房,我们回过头再看二手房,会发现同小区竟有房源挂了五年都没卖掉。显然这些房东没有认清形势,现在就算报价腰斩都很难找到买家。而且他们要和时间赛跑,年复一年风雨侵蚀杂草丛生,再过些年破败到一定程度可就彻底没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