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晨光洒在铜陵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特教学校”)崭新的实训洗车车间,该校13岁的听障学生小星(化名)正熟练地操作着高压水枪冲洗车辆。从最初辨认汽车部件到如今独立完成洗车流程,这个曾经羞于与人交流的学生如今眼睛里闪着光:“我想开一家自己的洗车店。”

这是铜陵市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特教+技能”衔接体系结出的硕果,也是铜陵市破解残疾人群就业难题的生动注脚。


特教学员正在学习烘焙


特教学员正在擦车

特教校园里开启了专业技能课

在特教学校的面点教室里,揉面垫上撒着面粉,烤箱的暖光映着师生们专注的侧脸。铜陵理工学校面点教师向春艳握着擀面杖演示起酥技法时,特教学校教师吕春燕半蹲着,用掌心包裹住一名学生微微发抖的手腕,帮他校准按压面团的力度。这对“主教+辅教”的搭档正默契配合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技能要点。

作为来自铜陵理工学校的专业教师,向春艳将面团发酵的温度曲线、包馅手法的力学原理转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而扎根特教多年的吕春燕则像位心细的“翻译官”,把专业知识拆解成视觉卡片、触觉教具,甚至编成手指操,提升培智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今,像这样的“双师同堂”在该市特教学校课堂上不停“上演”着。“我们把铜陵理工学校的专业资源‘搬’进特教校园,让这里的学生既能享受专业实训,又能得到无微不至的生活关怀,助力学生们成长成才。”铜陵市特教学校校长陈浩介绍道。

27名学员由“受助者”变“助人者”

据了解,2023年,特教学校与铜陵理工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打开了特殊教育传统模式的“口子”,通过“人籍分离”模式让特教学校培智职高班的学生既能学习面点制作、客房服务等实用技能,又能保留特教学校的生活化教学场景。目前,铜陵理工学校已为19名心智障碍学生量身定制面点制作、客房服务、洗车美容等课程,创新“学历+技能”双证培养模式。铜陵理工学校教师张小祥告诉记者,通过心理辅导与技能传授并重,已有27名学员成功创业,实现从“受助者”向“助人者”的转变。

“我们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创造价值的一分子。”曾在铜陵理工学校接受无人机操作专业培训并在市级大赛中获金奖的残疾人铜纪周(化名)如今已成为铜陵市一企业的技术骨干。

用技能教育照亮残疾学员就业路

据悉,铜陵理工学校紧扣区域发展脉搏,构建起从技能育苗到就业护航、再到创业孵化的全周期培育体系。并联合当地残联、人社部门及企业,共同为残疾学员量身定制“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创业孵化”全链技能成才之路。电子商务、无人机操作、徽厨技艺、面点制作、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适残专业各具特色,照亮每个残疾学员就业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与京东云共建电商直播实训中心,为残疾学员打开了云端创业的新窗口,目前已有43名学员成功毕业。他们坐在镜头前,通过创意策划、流畅直播,在农产品带货、手工艺品推介等领域崭露头角。

近日,铜陵理工学校通过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评审,正式获评“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这标志着该校不仅在残疾人职业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也为区域残疾人就业创业与融入社会注入了强劲动力。

“未来我们将引入国际认证体系,让铜陵经验走向全国。”铜陵理工学校党委书记管清华表示,该校计划投入资金扩建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新增工业机器人运维等前沿专业;深化长三角校企合作,共建国际认证体系;开发“云职教”线上平台,利用VR技术惠及肢体障碍群体。

“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标准化、专业化支撑,是落实‘十四五’残疾人保障规划的重要实践。”该市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铜陵市将持续探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职业教育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引领”,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相向而行,双向发力,为特殊职业教育改革绘制出一份“地方样本”。

名师风采

“江淮名匠”夏大超

匠心点亮技能梦

“不要怕,观察好再下手,老师那时候看着这些材料也是无从下手,沉下心练习,慢慢地就能上手了。”5月12日,在铜陵理工学校,烹饪专业负责人夏大超耐心指导学生练习琼脂雕刻。教室里,除了窸窸窣窣的雕刻声,一片安静。

琼脂雕刻作为中国传统工艺,成品后观感如玉,又如翡翠玛瑙般清澈透亮,在餐饮行业深受肯定。“它虽属于食品雕刻范围,但因原料稀缺,做工繁琐,加上它不同于果蔬雕刻有组织纤维的紧实度,它对雕刻师的基本功要求极高,又因其质感如豆腐般软嫩,没有很好的刀功,很难准确下刀,更别说要雕刻出精巧逼真的艺术作品。”夏大超说,这些年,他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教学上。

年幼时,因对美术有着独特的见解,促使夏大超成年之后踏入了烹饪艺术行列。2005年拜师学习食品雕刻,经过数年学习和打磨,他不仅精通食品雕刻艺术,还强化训练了烹饪基本功,凭借精湛的刀工将冷盘艺术制作得独具一格,在行业比赛中多次斩获金奖,并获评2016年度“中华金厨奖”、华东赛区“快雕王”、安徽省烹饪工匠等。

“传承琼脂雕刻,不仅是我师傅的梦想,也是我的一个心愿,想让更多人知晓它”。2010年,夏大超投身职业教育,2019年担任铜陵理工学校烹饪专业负责人,将自己的烹饪经验悉数传授给学生。2023年2月,其指导的学生张伟晨在全省职业教育技能竞赛荣获安徽省冷拼与食雕赛项一等奖;2021年,在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全国餐饮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安徽选拔赛中,指导学生获特金奖......随着其指导的学生在各项职业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夏大超颇感欣慰,其相继被授予“安徽省技术能手”、安徽省烹饪工匠、安徽省首届“江淮名匠”等称号。

如今,夏大超依然坚守在食品雕刻创新与传承的第一线,从2010年任教以来,其以自身经验指导学生学习,致力于食品雕刻新食材研发与技艺提升,同时还不断参加社会化培训与宣传,积极参加省市各类技能大比武交流与学习,大力推崇食品雕刻的魅力,使食品雕刻被更多人接受和认可。


夏大超在雕刻

(通讯员徐小波、记者程榕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