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杜桥街道三贤路社区活动室内热闹非凡,30余位居民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草编魔术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渭草编”传承人陈有强老师凭借一双巧手,将常见的麦秆、玉米皮幻化成会“游动”的金鱼、会“奔跑”的骏马,引得现场惊叹声此起彼伏。

活动伊始,陈老师便亮出了他的“魔法道具”——几片晒干的玉米皮。这些原本被视为田间地头“废料”的物品,在他的巧手编织下即将变身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只见他手指灵活翻飞,上下舞动,不到五分钟,一只栩栩如生的草编金鱼便“游”到了大家面前。“压一根,挑一根,最后用指甲掐平……”陈老师一边熟练地示范,一边详细讲解“掐辫子”的秘诀,语言风趣幽默,将复杂的编织技巧讲解得通俗易懂。居民们全神贯注地盯着他的双手,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细节。

“这不仅是手艺课,更是创业课。”三贤路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安小波透露,此次草编技艺培训活动旨在为居民提供新的技能学习机会,同时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路径,助力居民实现居家就业增收。

据悉,陈老师多年来一直全身心致力于草编技艺的传承与推广工作。他深入社区、学校、乡村,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讲座等多种形式,累计培养学员3000余名。其中,不少学员凭借这门手艺实现了居家创收,甚至成为了区级传承人,为草编技艺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活动结束时,原本普通的玉米皮在居民们的手中“变身”成一群形态各异、欢腾活泼的小动物。看着居民们手中的作品,陈老师欣慰地说:“让非遗‘活’在大家指尖上,才是最好的传承。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技艺的学习和传承中来,这门古老的艺术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居民们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更搭建了一个文化传承的有效平台。下一步,三贤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持续开展非遗文化系列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稿人:员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