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中东之行,在海湾三个最富裕国家拉来3万亿美元+的对美投资承诺,随行的马斯克黄仁勋等科技大佬,加上川普明确不再进行建制派总统那种干涉主义的中东政策,都表明致力于支持海湾国家作为未来最前沿科技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也强化中东在科技行业方面和美国的深度绑定,缓解这些国家担心后石油时代的衰落,以及制度问题上和美国始终无法像是以色列那样交融的担忧,这让双方一拍即合,川普需要资金支持美国重新伟大和制造业回归,这些国家需要布局后石油时代的未来。
当然,川普展现的强大气场,该出手时绝不手软,但并不好战的风格,依凭美国的强大实力,自然也是海湾国家对川普超规格礼遇的真正原因,海湾国家慕强本来就是传统。
许多川黑唱衰这些投资能落实多少,其实,关键是,海湾国家除了美国,还有多少选项?王爷们虽然是土豪爆发户,但不会拿着真金白银打水漂,那钱是自己的。
投资几个亿美元几千万可能是面子,但上万亿美元的投资,那是投资自己家族和国家的未来,而海湾国家一直在布局后石油时代,而川普携带美国一众科技大佬到访三国,摆明是毫无保留的分享技术和未来世代红利。这些国家不对川普尊敬都不行。
耐人寻味的是,川普中东之行很少讲到以色列和加沙问题,但推动《亚伯拉罕协定》的扩大,直至以色列和沙特的建交,肯定是川普此行的一个目的,只不过,那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而川普临行前一天,哈马斯放回了最后一名美国人质,这里当然少不了哈马斯金主卡塔尔的暗戳戳给川普送厚礼的因素。
当然,因为诸如和伊朗重启核协议谈判,加上对叙利亚制裁的解除,因为事先似乎没有和以色列通气,迅即被以色列媒体和左翼政客众口一词称以色列的角色被边缘化。
以色列最大英文报纸《耶路撒冷邮报》称,如今川普在出现利益分歧时“几乎完全不考虑以色列”,以色列发现自己被美国“边缘化”。以色列前国家安全顾问吉奥拉·埃兰德说:“美国根本不把我们当回事,更糟的是还在背后搞阴谋。”
当然,以色列的左派也趁机攻击川普和内塔尼亚胡关系的分裂,不过,针对这些唱衰,内塔尼亚胡斥为左派媒体的造谣,而自己两三周就和川普通话一次。
至始至终,对美国强化和中东国家的关系,以及看起来某些政策上对以色列的不利,例如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但内塔尼亚胡政府没有进行任何公开的批评。
实际上,当川普就职前一天,在和拜登团队一起斡旋的加沙停火,就被诸多以色列左媒痛骂川普出卖以色列,但内塔尼亚胡则极为稳定,最终证明,数十名人质的获释,给内塔尼亚胡减轻了巨大的执政压力。
哪怕关税问题上没对以色列网开一面,哪怕内塔尼亚胡亲自跑一趟,以色列还是主动对美国进行了0关税操作。
这就是内塔尼亚胡比泽连斯基的老道,以及以色列和乌克兰国家智慧层面的差距,就像泽连斯基白宫争吵之后承认乌克兰是一个易怒感情用事的民族一样。
能在中东这个四面皆敌的环境中生存,强大的军力,对挑衅的绝对反击,固然是建立威慑,但如果单纯的依赖武力,当然不能长久,小国的生存靠择交,以色列虽然是军事意义的大国,但择交同样关乎生死,以色列建国后,曾经的支持者包括苏联法国这些左翼国家,但最终绑定的特殊关系,还是美国。这和美国哪位总统当政没有太多的关系。
美国和以色列是两个国家,虽然是盟友,但不意味着利益共同,因为和美国建交的许多国家,都和以色列没有建交,乃至敌对,以色列和内塔尼亚胡拿捏准了盟友的分寸,彼此和而不同。而被川普致力于打造的依赖贸易和科技的中东,当然会是以高科技立国的以色列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
从国家体量来说,以色列对美国,只能保持独立的同时,还得紧跟美国国际政策的调整,而不能置身事外,这是为什么以色列一次次在美国的施压下,以领土换和平,但还是破局的真正原因。
实际上,如以色列这样做的,不止以色列,包括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这些国家都类似。只不过有的为了迎合民族主义的鸡血,誓言我们抵抗川普,但最终还是暗自的调整以适应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例如德国新政府对非法移民政策的收紧,就体现了这一点,而相对而言,以色列和美国盟友关系的独立性,还远超以上这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