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故事”

我们一起传唱


《时光家书》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听到就想家?

5月15日是第32个国际家庭日,,将心系小家、情牵大家、以德传家、以廉润家的温暖故事送到千家万户。

当旋律淌过耳畔,时光便裹着厨房的烟火气、老火靓汤的味道与窗台的月光,把家的故事娓娓道来。

唱“家的故事”的人,是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璁,星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广东歌舞剧院特聘声乐演员李芝舟。

喉间流转的不只是音符,也是浸透了岁月的温柔与力量。她们怎么唱好“家的故事”?对“家”有什么样的情愫?听听她们的故事。



唱的是对

“大家”与“小家”的热爱


看到粤语版《时光家书》歌词,在广州土生土长的王璁脑海里浮现了自己的生活点滴日常:和家人喝早茶“吹水”,出门工作一天归家有人等候,逢年过节有醒狮起舞……




旋律一响,音符透着满满的岭南音乐元素。王璁说,开篇“清晨匆匆的脚步”采用“嗦哆咪”旋律走向,这在岭南音乐中很常见,副歌“浓浓情意书写温暖家书”的旋律再次呼应,编曲既保留岭南特色,又展示了新的生命力。

“这首歌是熟悉的广东味道,唱的是身边人身边事,以粤语来演绎很亲切。”王璁说,粤语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的文化纽带,一句粤语便能唤起湾区人的身份认同。《时光家书》以粤语演绎,将地域文化符号与时代主题相结合,兼具文化底蕴与传播力,唱出了湾区人对“大家”与“小家”的热爱。

王璁说,“家家美满有福气,和你共相守了不起”“湾区相依相伴相守,牵手共唱同一首歌”“灯火璀璨家园温暖,同心胜千言万语”等歌词,通过个人家庭、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等多层维度的叙事,实现了情感的层层递进与共鸣,精准传递了守好“大家”才有“小家”的深刻内涵,亦是湾区人共同的心声。

“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教师常鼓励学生们做的事情——守‘小家’护‘大家’,用歌声传递温暖、凝聚力量。”王璁说,希望这首《时光家书》能成为跨越时空,让每个倾听者都能在旋律中触摸到家国的温度,无论身在何方、历经何境,都能从歌声里汲取奔赴未来的勇气,将这份爱与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每位听众

都能找到“家”的答案


演唱普通话版《时光家书》,星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广东歌舞剧院特聘声乐演员李芝舟穿过了一条“时光隧道”,看到的是岭南街巷的骑楼、茶楼、舞狮,看到的是广东人家的庭院、砂锅、热茶。



“我就像是一个讲故事的人,用声音把家的故事娓娓道来,希望通过歌声,为繁忙生活中的人们带来温暖。”李芝舟说。

《时光家书》在创作时面向社会征集对“家”的描述,由粤姐姐与家人们共同执笔打造。李芝舟说,从千万种“家”的感受中提炼共性,让歌词贴近生活、贴近人心。正如歌里唱到的“孩子呀你快乐我也幸福”,简单的歌词,诠释着家人对孩子最纯粹的牵挂与爱意。

李芝舟来广东求学、工作已有8年,是一位新广东人。大约每两个月,她会回湖南老家一趟。她说,演唱这首歌,不靠技巧,全靠共鸣的感情,“回家能叫一声爸爸、妈妈,就是最幸福的事。”

李芝舟说,《时光家书》正是用音乐为这种幸福找到了具象化的表达——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小家”始终是温暖的起点与归宿;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大家”始终是坚实的后盾与依靠。

“每一位听众都能在旋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家’的答案。”李芝舟说,这首歌不仅是对“小家”温暖的吟唱,更是对“大家”同心的礼赞。



伴奏来啦,欢迎跟唱


家书有声,温暖可循!

《时光家书》

粤语版&普通话版伴奏来啦

向“南粤女声”公众号

发送“《时光家书》伴奏”

即可获取伴奏下载链接。

欢迎你用歌声传唱家的故事~

在微博、抖音、视频号平台

带话题#用一首歌写家书

发布跟唱视频~


来源:广东省妇联、南粤女声、南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