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今年以来,颍上县紧扣安徽省"皖美思政课"建设要求,以"小课堂融入大社会"为核心理念,在校园、社区、企业、基层治理等场景创新打造立体化思政教育矩阵,构建起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思政育人新格局。
研学实践:让历史文化成为“活教材”
近日,颍上县实验小学300余名师生走进九合塔管仲文化展示馆,通过“现场讲解+文物观摩+典籍共读”的沉浸式教学,深度感悟管仲“孝勤仁智”思想内涵。学生们围站在管仲治齐场景复原雕塑前,通过“管仲如何治国安邦”互动问答,将历史智慧转化为家国情怀的生动注脚。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颍上县精心设计“管仲治齐”“管鲍之交”等主题研学路线,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自颍上县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正式向外开放以来,已接待省内外研学学生2万余人次。
社区课堂:好人故事点亮文明之光
“我只是做了每个普通人都会做的事。”4月14日,“中国好人”李超在黄桥镇王集文化广场的“家风故事会”上分享自己义务助农卖猪、救助白血病患儿等感人事迹。这场社区思政课,突破传统宣讲模式,将课堂搬到村民纳凉的小广场,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互动形式,用家常话语解读“凡人善举”精神内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巾帼力量:柔性调解传递法治温度
近年来,颍上县设置绿色通道,积极吸纳符合条件的村嫂进入人民调解员队伍,全面提升人民调解队伍能力。西三十铺镇洪单村成立“村嫂圆场调解工作室”,搭建起人民调解工作新平台,组建了一支人民调解的“娘子军”,引入村嫂柔性力量。村嫂利用日常走访、调解工作的机会向村民普及各类实用法律法规,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家长里短”;同时注重挖掘和弘扬乡村传统美德,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诚实守信等道德观念融入调解工作中,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有机融合,把纠纷调解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下一步,颍上县将持续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不断拓展思政工作的平台载体,充分利用好各级各类文化设施阵地及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曹帅 刘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