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天呐!这究竟是什么东西?!"鸟类专家王教授猛地从椅子上跳起来,手中的专业鉴定仪器"咣当"一声掉在地板上。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连连后退几步直到抵在墙角。

"教授,怎么了?"陈磊疑惑地看着自己养了七年的"稀有鹦鹉"小绿,它正安静地站在笼子里,歪着头打量着这位突然情绪激动的陌生人。

"年轻人,你...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养的是什么?"王教授声音颤抖,指着笼子里的生物,"这根本不是什么鹦鹉!"



01

七年前,31岁的陈磊刚刚结束一段感情,心情低落地走在城市的小巷中。

初秋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他漫无目的地行走,直到一个小摊位前传来的鸟叫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先生,看看我的宝贝们吧。"摊主是个满脸褶皱的老人,浓重的口音让陈磊猜测他可能来自南美。

摊位上摆放着几个鸟笼,里面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

陈磊本无心驻足,却被角落里一个小笼子吸引了目光。

里面有只通体碧绿、头顶带着几根奇特羽毛的小鸟,正安静地盯着他。

"这是什么鸟?"陈磊不由自主地问道。

老人眼睛一亮,"先生好眼光!这可是南美亚马逊雨林特有的稀有鹦鹉,当地称为'绿冠精灵'。

它们聪明绝顶,寿命可达三十年,是难得的伴侣鸟。"

陈磊走近仔细观察。

小鸟的眼睛乌黑发亮,像两颗黑珍珠,它歪着头打量陈磊,似乎对这个人类产生了兴趣。

"它看起来好小,和我印象中的鹦鹉不太一样。"陈磊疑惑道。

"年轻人,这可是幼鸟啊!亚马逊的稀有品种,成年后会变得更漂亮。这种鸟不同于普通鹦鹉,它们的外形特征更为独特,尤其是头顶这几根羽毛,是绿冠精灵独有的标志。"

老人热情地解释着,"而且它们极其通人性,能够感知主人的情绪,是最忠诚的伴侣。"

陈磊被勾起了兴趣。

他最近刚刚分手,回到空荡荡的公寓只有冰冷的墙壁迎接他。

也许养只鸟能让生活不那么孤独。

"多少钱?"

"八千。"老人斩钉截铁地说,"这种鸟在国内极为罕见,我好不容易从南美带回几只。"

陈磊皱了皱眉,这个价格着实不低。

老人看出他的犹豫,语气放缓:"年轻人,钱可以再赚,但有些缘分错过就没了。你看他多喜欢你,我给你个特别价,五千八。"

就在陈磊思考的当口,笼中的小鸟突然发出一声清脆的鸣叫,像是在回应什么。

这声音莫名地触动了陈磊的心弦。

"成交。"

付完钱,老人递给他一个精致的鸟笼和一份薄薄的饲养说明。

"记住,它喜欢吃新鲜的水果和特殊的谷物混合物,我这里有配好的粮食,够你喂一个月的。等吃完了,按照这个配方自己调配就行。"老人叮嘱道。

陈磊点点头,接过笼子,小心翼翼地护在胸前。

笼中的小鸟好奇地看着他,再次发出那种特殊的叫声。

"我给你取个名字吧,就叫小绿好了。"陈磊对着笼子说道。小绿似乎听懂了,轻轻歪了歪头。

那天回家的路上,陈磊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和期待。

尽管刚刚花了一大笔钱,但想到从今以后公寓里会多一个小生命陪伴,他的心情前所未有地明亮起来。

02

小绿来到陈磊家的第一个月,一切都很顺利。

它很快适应了新环境,胃口很好,每天都吃光陈磊按照老人的配方准备的食物。

它特别喜欢芒果和奇异果,每次陈磊拿着这些水果靠近笼子时,小绿都会兴奋地跳来跳去。

陈磊在网上搜索了"绿冠精灵鹦鹉"的资料,但没找到太多信息。



他在鸟类论坛上发了小绿的照片,询问有没有人养过这种鹦鹉。

"这是什么品种?从没见过这样的鹦鹉啊。"有人回复道。

"头顶的羽毛很特别,可能是某种变异品种?"另一个用户猜测。

也有人直接质疑:"这真的是鹦鹉吗?看起来怪怪的。"

陈磊没太在意这些疑问。

老人不是说了吗,这是极为稀有的品种,国内少见也很正常。

而且小绿的确与普通鹦鹉不同,它更安静,很少发出尖锐的叫声,反而会发出一种柔和的、几乎像是哼唱的声音。

随着时间推移,陈磊和小绿的感情越来越深。

每天早上,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小绿。

晚上加班回来,不管多累,他都会和小绿"聊聊天"。

虽然小绿不会说话,但它总是歪着头专注地听,那双黑亮的眼睛似乎能看透人心。

"小绿,今天公司又有人被裁员了,我有点担心自己的位置。"一天晚上,陈磊坐在沙发上,对着鸟笼诉苦。小绿轻轻叫了两声,走到笼子靠近陈磊的那一侧,像是在安慰他。

陈磊微笑着伸手轻轻摸了摸小绿的头,"谢谢你,至少我还有你陪着我。"

三个月后,小绿开始出现一些变化。

首先是它的食量增大了,陈磊原先准备的食物已经不够它吃了。

然后,它的体型也在悄然变化,尤其是头顶那几根特殊的羽毛,变得更长更粗,颜色也从淡绿色转为深绿色,带着金属般的光泽。

"看来你真的在长大啊,小绿。"陈磊惊喜地发现,小绿不仅外表在变化,行为也更加灵活聪明了。它能认出陈磊常用的几个简单口令,比如"吃饭"、"玩耍"等。

半年后,小绿的体型已经是刚来时的两倍多,陈磊不得不换了一个更大的笼子。

这时,一些更明显的变化出现了。

小绿的皮肤开始呈现出一种奇特的质感,像是鳞片,而不是羽毛;它的眼睛也变得更大更圆,瞳孔呈现出一种竖直的形状,在光线变化时会收缩或扩大。

"这是正常的鹦鹉生长特征吗?"陈磊有些困惑,又去翻看老人给的那份薄薄的饲养说明,上面只写着基本的喂食和清洁要求,并没有提到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他再次上网搜索,但仍然找不到关于"绿冠精灵鹦鹉"成长特征的详细资料。

论坛上看到小绿新照片的网友们反应更加强烈了。

"兄弟,我养鸟二十年,从没见过这样的'鹦鹉',你确定没被骗吗?"

"这个头部结构很奇怪,不像任何一种我知道的鹦鹉。"

"建议去专业机构鉴定一下。"

陈磊有些动摇,但每当他看着小绿那双似乎充满感情的眼睛,所有的疑虑就都烟消云散了。

无论它是什么品种,小绿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管你是什么鸟呢,只要我们开心就好。"陈磊对小绿说。小绿轻轻鸣叫一声,似乎在表示赞同。

03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小绿来到陈磊家已经三年了。

这三年里,陈磊的生活发生了不少变化。

他换了工作,收入增加了不少;也谈了一段新恋情,女友叫林小雨,是个活泼开朗的幼儿园老师。

但最大的变化还是小绿。

它已经长成了一只体型惊人的"鹦鹉",身长接近四十厘米,体重估计有两三公斤。

它的外表也越来越独特:头顶的"羽毛"现在更像是某种骨质突起,皮肤完全呈现出鳞片状,眼睛大而明亮,瞳孔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更加明显。

最令人惊奇的是他的行为能力。

小绿已经能够理解相当复杂的指令,甚至会对陈磊的情绪做出回应。

有一次陈磊因工作压力大而情绪低落,小绿竟然主动从笼子里出来(它早已学会开笼门),爬到他肩膀上,用头轻轻蹭他的脸,就像在安慰他。

"这家伙真的只是只鹦鹉吗?"林小雨第一次看到小绿时惊讶地说,"它看起来...有点奇怪。"

"卖家说是南美的稀有品种,可能和普通鹦鹉有些不同吧。"陈磊笑着解释,但心里也知道小绿确实与常见的任何鹦鹉品种都不同。

林小雨皱着眉头,有些犹豫地问:"你有没有想过带它去专业机构看看?我妹妹在动物保护中心工作,可以介绍你认识一些鸟类专家。"



陈磊摇摇头:"没必要。小绿很健康,我们相处得很好。"

"可是..."林小雨欲言又止,但看到陈磊坚定的表情,她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随着小绿继续生长,它的行为也越来越不像鹦鹉。

它极少发出鸣叫,而是更喜欢发出一种低沉的、几乎像是呼噜声的声音;它的食量惊人,每天能吃下大量的新鲜水果和肉类(陈磊开始给它添加一些熟肉,发现它非常喜欢);最奇怪的是,它开始表现出惊人的攀爬能力,能够在墙壁和天花板上自由移动,就像有吸盘一样。

有一次,陈磊半夜醒来,发现小绿不在笼子里,而是趴在天花板上,那双发光的眼睛在黑暗中格外明显。

这一幕让陈磊心里一颤,但当小绿看到他醒了,立刻灵活地爬下来,温顺地回到笼子里,他又释然了。

"你到底是什么呢,小绿?"陈磊轻声问道,但没有得到回答。

四年过去,陈磊和林小雨的关系也走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但有一个问题一直是他们之间的隐患——小绿。

"陈磊,我们结婚后,小绿怎么办?"林小雨终于在一次严肃的谈话中提出了这个问题。

"当然是一起住啊,有什么问题吗?"陈磊不解地问。

林小雨深吸一口气:"我...我对那只'鹦鹉'有点害怕。它看我的眼神...我感觉它不喜欢我。"

陈磊笑了:"小绿只是不太熟悉你而已,它很温顺的。"

"陈磊,我必须说实话。我真的怀疑那根本不是什么鹦鹉。我妹妹给我看了很多鹦鹉品种的图片,没有一种长得像小绿那样。它更像是...某种爬行动物或两栖类。"

"你在胡说什么?"陈磊的语气突然变冷,"小绿当然是鹦鹉,可能是某种变异或杂交品种,但它就是鹦鹉。"

"如果你真的这么确定,为什么不带它去检查一下呢?我妹妹可以安排..."

"不需要!"陈磊打断她,"小绿很好,不需要任何检查。"

林小雨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如果你连这点小事都不能让步,我们之间还有什么可谈的呢?"

那次争吵后,他们的关系急转直下,最终在半年后分手了。

陈磊一方面为失去林小雨而伤心,一方面却又感到一种莫名的解脱——至少他不必再为小绿的事情争论了。

"只有你最了解我,小绿。"分手后的一个晚上,陈磊坐在沙发上,小绿趴在他旁边(它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笼子外面活动)。

他轻轻抚摸着小绿的头顶,那里的骨质突起已经相当明显,摸起来硬邦邦的。

小绿发出一声低沉的呼噜声,靠得更近了些。

04

七年过去了,陈磊和小绿之间建立了一种奇特而深厚的关系。

小绿已经成长为一只体型接近一米长的生物,它的样子完全不像任何一种鹦鹉了:全身覆盖着细密的鳞片,头顶和背部有一排骨质突起,四肢强壮有力,爪子锋利,尾巴长而灵活。

它的智力似乎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能理解复杂的指令,还表现出了问题解决能力和情感共鸣。

陈磊早已不再将小绿关在笼子里,而是在家里为它准备了一个专门的区域,有晒太阳的平台和攀爬的结构。

他也修改了饮食,现在小绿主要吃新鲜的肉类、蔬果和一些特殊的营养补充剂。

然而,随着小绿体型的增长,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它的食量越来越大,陈磊每月要花费相当一部分收入来满足它的饮食需求;它有时会表现出不安和烦躁,尤其是在陌生人来访时;最令人担忧的是,它似乎对陈磊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占有欲,任何接近陈磊的人都会引起它的警惕甚至敌意。



陈磊的社交圈因此越来越小。

他很少邀请朋友到家里来,也不再尝试恋爱关系。

他的生活重心几乎完全围绕着小绿转,就像一对孤独的灵魂找到了彼此。

直到那天,一切发生了改变。

陈磊的母亲突然来访,她已经很久没见过儿子了,对他独居生活感到担忧。当她看到小绿时,惊恐地尖叫起来。

"这是什么怪物?!陈磊,你疯了吗?养这种东西在家里!"

小绿对这位陌生女性的尖叫声做出了强烈反应,她的身体紧绷,发出威胁的嘶嘶声,背部的骨刺竖起。

"妈,别怕,这是小绿,我养了七年的宠物。它很温顺的。"陈磊急忙安抚道。

"温顺?这看起来像是某种...某种蜥蜴或者什么的!它不正常,陈磊,你应该把它送走!"

"它不会伤害人的,妈,你冷静点..."

就在这时,小绿突然跃向前,挡在陈磊和他母亲之间,做出防御姿态。这一举动把陈磊的母亲吓得后退几步,差点摔倒。

"够了!陈磊,要么它走,要么我走!"母亲最后通牒道。

陈磊陷入两难。一方面,他理解母亲的恐惧;另一方面,他无法想象没有小绿的生活。最终,他妥协了。

"我会找专家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好吗?如果真有问题,我会处理的。"

母亲勉强接受了这个方案,但坚决不再靠近小绿,当天就离开了。

陈磊开始联系各种动物专家,但大多数人听到他描述小绿的特征后就婉拒了,说这超出了他们的专业范围。

最后,他通过一位朋友的介绍,联系到了一位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颇有名气的王教授。

"我养了一只据说是'绿冠精灵鹦鹉'的宠物,但它的外形和行为都有些特别,想请您来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品种。"陈磊在电话中说。

"绿冠精灵鹦鹉?没听说过这个品种。"王教授听起来很感兴趣,"好吧,我明天可以过来看看。对了,它现在多大了?"

"体长大约一米左右。"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惊讶的抽气声:"一米?这不太可能是鹦鹉...算了,明天亲眼看看再说。"

挂断电话后,陈磊心里忐忑不安。

他看着在角落里打盹的小绿,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准备好面对真相了吗。

第二天上午,王教授准时到访。

他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戴着厚厚的眼镜,手里拿着一个专业设备包。

"它在哪里?"一进门,王教授就急切地问道。

陈磊指向客厅的一角,那里小绿正趴在它专属的平台上,警惕地观察着这位陌生访客。

王教授戴上眼镜,小心地靠近。

刚开始他只是站在远处观察,时不时拿出一个小本子记录什么。然后他拿出一台小型仪器,似乎在测量空气的温度。

"它...很特别。"王教授轻声说,语气中透着一丝不安,"你能让它稍微活动一下吗?我想看看它的运动方式。"

陈磊点点头,轻声对小绿说:"小绿,来,走两步给这位叔叔看看。"

小绿歪着头看了陈磊一会儿,然后慢慢站起来,在平台上走动了几步,它的动作流畅而优雅,尾巴在身后轻轻摆动以保持平衡。

王教授的表情变得越来越凝重。他又拿出几台不同的仪器,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同时不断地记录数据。

"我能近距离看看它吗?"王教授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迟疑。

陈磊犹豫了一下:"可以,但请不要做出任何突然的动作,小绿对陌生人有些警惕。"



王教授缓慢地靠近小绿,掏出一个小型放大镜,仔细观察它的皮肤、眼睛和头部结构。

就在这时,小绿突然转头直视王教授,发出一声低沉的嘶嘶声,显得有些不安。

王教授猛地后退了一步,脸上闪过一丝惊恐。

但他很快调整了情绪,继续他的检查。他拿出一个特殊的仪器,似乎是要测量小绿的体温。

就在仪器即将接触到小绿的瞬间,小绿突然起身,头顶的骨刺完全竖起,眼睛直直地盯着王教授,喉咙里发出一种从未有过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低吼声。

王教授的手猛地颤抖起来,仪器从他手中滑落,"啪"地一声掉在地板上。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连连后退几步直到抵在墙角。

"天呐!这究竟是什么东西?!"王教授喊道,声音里充满了真实的恐惧。

"教授,怎么了?"陈磊疑惑地看着小绿,它只是站在那里,虽然姿态警惕,但并没有表现出攻击性。

"年轻人,你...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养的是什么?"

王教授声音颤抖,指着笼子里的生物,"这根本不是什么鹦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