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这里,有镌刻千年记忆的汉画像石,在刀刻笔痕间诉说先民的智慧;有凝萃技艺巅峰的青铜器,在斑驳锈迹里见证古代匠人的匠心。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让我们走进山西综合性博物馆,探寻晋韵文明的多元密码。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现有藏品50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藏品主要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考古出土和百年来的征集积累,尤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日常策划举办反映山西历史文化和文物特色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临展和特展,如策划晋国文物精华、山西佛教雕塑艺术、傅山书画、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等展览并在国内外巡展。开展覆盖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和机构的流动展览、历史讲座、互动参与等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以多种文化视角展示山西历史文化之美,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山西故事。
大同市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
大同市博物馆新馆的陈列主题确定为“民和·大同”,侧重反映本地区民族融合的发展历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繁荣,再现各民族共同生活、相互促进、和谐共存的生活景象,充分体现民族融合的地域文化特色。陈列分为“大同恐龙”“代地沧桑”“魏都平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梵语清音”“妙笔丹青”“瓷路撷珍”等单元,在结构划分上,摒弃了惯用的从古至今的叙事性展示手法,依托馆藏文物,结合陈列主题,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地进行分配,着重突出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定都于平城期间的百年盛况,浓墨重彩书写了“魏都平城”的传奇。藏品以彰显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边陲重镇军旅文化、宗教文化特征而著称,特别是北魏、辽、金三代的精品文物,在国内独领风骚,享有盛誉。
太原市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
太原市博物馆是太原市唯一一座综合类博物馆,主要负责太原地区文物的征集、收藏、修复、研究、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工作,是一座集中展示太原历史文化名城风采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的作用,太原市博物馆还建立了传知苑作为宣教活动的固定场所,根据陈展内容及节日文化内涵会经常性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邀请青少年学生参加,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诠释和体验。
长治市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
馆内共设有6个展厅,其中4个为固定基本陈列,2个为活动型临时展厅。《上党古代文明陈列》《长治古代琉璃陈列》和《战国车马坑陈列》固定陈列长期为游人免费开放。馆藏文物6万余件。长治市博物馆为省教委确定的山西省德育基地,1995年8月被省委、省政府任命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重点博物馆,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晋城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
现馆藏文物两万多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200多件,包括陶器、瓦当、青铜器、钱币、铜镜、书法、绘画、玉器、瓷器、陶文、印章等15个门类,最具地方特色的馆藏文物是历代陶俑和明清两代琉璃侍俑和明器。晋城博物馆现有基本陈列《太行魂——晋城古代文明陈列》,分为三个专题,分别是“历史撷英”“长平之战”“出土侍俑”。“历史撷英”采用以点带面的展览手法,介绍了晋城历史的起源、宗教、戏曲、历史名人等;“长平之战”利用场景模型和现代化的四维动感影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整个战争的惨烈过程,是最有吸引力和欣赏性的部分,是整个展览的重点;“出土侍俑”则展出了该馆最有价值的各类侍俑。
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
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馆内基本陈列有“盐湖之光——盐湖区历史文物陈列”“虞舜文化专题展览”“德孝文化展览馆”“丁绍光版画陈列馆”“李健吾纪念馆”“历代书画艺术馆”“邵仲节绘画艺术馆”,百通碑刻长廊陈列着盐湖区境内千余年来的珍贵碑刻。临时展厅常年举办摄影、书画等多种展览,是盐湖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临汾市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博物馆内共分为四层,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其中地下室为一般文物库及设备用房;一层为文物展陈区、多媒体展厅及珍贵文物库房;二层为展陈区、贵宾接待室,三层及夹层为文物展陈区和行政办公区,可俯瞰汾河全景。展陈以历史传承为脉络,以专题文化为特色,内容分四个板块:一是“远古足迹”专题,展示“丁村文化”和“柿子滩文化”,延续至“枣园文化”为代表的临汾新石器时代文化。二是“最早中国”专题,展示以“陶寺遗址”为主的尧都平阳最早中国的史实。三是“晋霸春秋”专题,展示晋与三晋波澜壮阔的文化风貌。四是“千秋平阳”专题,勾勒自秦汉至清代文明进程之大线索,展示平阳冶铁的滥觞、兴盛、发展的辉煌,演绎平阳戏曲之乡的历史传承,彰显平阳金元木板雕刻中心的重要地位和明清平阳木板年画的特色文化,全面展示佛教在平阳地区的传承和兴盛。
运城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
运城博物馆作为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承担着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见证物以及教育职能。馆体建筑布局取“太极之意,星云之势,摇篮之形”,寓意着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建筑造型宛如扎根于黄土高原之上的老树根,诉说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沧桑。基本陈列以“大河之东”为主题,由华夏寻根、馆藏珍品、盬盐春秋、地灵人杰、土木华章、条山风云等6个历史专题展和运城农业、工业、城建和文化等4个特色主题展组成。
芮城县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
芮城县文博馆布展共分四个专题:一层为石刻造像艺术专题,取名为“刀斧铁笔勒石书”;二层为芮城历史文明专题,取名为“华夏文明看古邦”;三层为金属器艺术专题和陶瓷器艺术专题,取名为“吉金宝器铸青史”和“泥火精灵抟华彩”,三层中央大厅为临展厅;四层为办公区。馆藏文物拥有数量居全国前列,现收藏各类文物372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5件/套,二级文物84件/套,三级文物157件/套,囊括了化石、石刻、瓷器、陶器、青铜器、铁器、玉器、字画、杂项等九大类。
阳泉市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
“关山烟云”共分为史前拓荒、东周往事、汉风醇俗和宋启人文四个单元,重点展示了诸如先民拓荒、仇由古国、赵氏孤儿、文献名邦、进士之乡等阳泉古代历史中的成就与辉煌。“百年巨变”共分为保晋风云和红色沃土两个单元,通过讲述正太铁路、保矿运动、红二十四军建立、中共创建第一城等重要历史事件,重点展示近代阳泉在实业救国、抗敌御辱的光辉历史。另外,通过“妙相梵容”“一眼千年”“北方砂都”“煤炭故事”四个不同的专题展将阳泉佛教造像、瓷器艺术、砂器、平定紫砂、煤炭文化等特色地方文化展现在观众面前。
吕梁市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
吕梁市博物馆,馆藏文物2000余件,珍贵文物近200件,藏品中尤以吕梁离石马茂庄和柳林杨家坪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为重要收藏,此外还有出土于吕梁地区的商代方国青铜器和窑藏陶瓷器也是该馆的珍贵文物。一层为序厅和展厅,陈列有100余块汉画像石和40余件随葬器物;二层四个展厅,展出馆藏商周青铜器50余件和当地窑藏陶瓷器80余件;古墓厅设在地下,160平方米,复原离石发掘的两座东汉典型画像石墓;展厅总面积2700平方米。
晋中市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
博物馆以“岁月风采”为主题,通过梳理晋中历史文献、出土文物、地方民俗风情,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为主线。建筑外观设计采用回字形布局,并由一外一内两个部分组成。整个博物馆通过应用形体语言和空间造型来表达内静外动的文化精髓,表现出“四面八方、汇通天下、中正平和、睿智内敛”的晋中文化地域特色和晋商文化的精神内涵。晋中市博物馆内部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一层为青少年历史学堂、报告厅;二层为总序厅、临展厅、独立展厅、名人堂等;三层为历史文化陈列;四层为专题陈列和艺术休闲水院。馆内目前共有藏品4880件套,藏品类型包括陶器、铜器、瓷器、骨器、玉器等。
朔州市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
博物馆共设有4个大型展厅,总面积3456平方米,其中,基本陈列1层两厅,《朔州古代文明》大型展览,位于三楼。展呈面积为1696平方米,展线长约为820米,共投资1260万元。其内容共分六个单元:第一单元为“史前文明”;第二单元为“烽火迭起”;第三单元为“名人辈出”;第四单元为“营造创奇”;第五单元为“精品荟萃”;第六单元为“边塞要地”。博物馆藏品主要是通过全市调拨和考古发掘等方式获得,馆藏文物总数约21300件(套),主要为青铜器、瓷器、陶器、玉器、书画、古钱币等。其中一级文物约15件,二级文物约157件,三级文物约300件。博物馆建有约1280平方米的文物库房,配置设施有监控、防盗、门禁、电子巡更等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库房内根据不同藏品,配有不同文物储藏设备,达到恒温、恒湿等要求。
朔州市朔城区马邑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面积是5000平方米,设有7个展厅,分别为序厅、造像厅、陶瓷厅、铜器厅、字画厅、石刻厅、杂项厅,馆藏文物14万多件,展出文物783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233件,是集中展示马邑文化和人文历史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平遥县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
清虚观,建成于唐代,当时名为“太平观”,北宋时更名为“清虚观”,历代都有修复。在这里除了可以游览观赏清虚观的各类建筑,了解道教文化。还可以在展览厅中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纱阁戏人”,这也是本地手工艺的代表,被纳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荣县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
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博物馆藏品主要通过考古发掘、征集、捐赠等方式获得,馆藏文物总数1067件,大致分为5个类别,瓷器327件,陶器203件,铜器92件,货币144件,书法46件;其中珍贵文物60件(市局借调16件),即一级文物9件(市局借调7件),二级文物12件(市局借调5件),三级文物39件(市局借调4件);文物库房配备有电脑监控、红外线报警器等安全技术防范设备。
榆社县化石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
博物馆有各类馆藏文物2000余件、化石600余件。其中珍贵化石45件,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32件,三级文物198件。博物馆共有五个基本陈列展厅:自然造化——地质遗迹、生命信息——古生物化石、千年凝眸——石刻造像、文明记忆——历史文物、红色记忆——革命文物。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