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的仁爱礁上,有一艘破旧的菲律宾军舰“马德雷山号”,从1999年搁浅到现在,已经默默“站岗”23年了。这艘二战老船被菲律宾故意弄到礁上,成了个军事前哨,象征性地宣示主权。

船上驻扎着一小队海军陆战队员,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生活条件那叫一个艰苦。最离不开的家伙是发电机——它嗡嗡作响,给无线电、灯泡这些基本需求供着电。来的命运。



1999年5月9日,菲律宾海军中校胡安乔·萨班带着“马德雷山号”开到了仁爱礁。这船本来是二战时期的坦克登陆舰,早就老得不成样子,船身在海上晃荡时吱吱作响。上头下了命令,说要把船“搁浅”在这儿,不是不小心撞上的,而是故意为之。

萨班指挥着船员调整方向,船底狠狠撞上礁石,卡得死死的。从那天起,这艘船就成了菲律宾在南海争议里的一张牌。那会儿正是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当政,他点头同意了这计划。

1995年中国占了美济礁,菲律宾觉得得干点什么。国防部长奥兰多·梅尔卡多和海军司令路易西托·费尔南德斯一合计,觉得搁浅一艘船是个便宜又硬气的招儿。据说梅尔卡多还想再弄几艘船搁在别的礁上,不过中国盯着紧,没能全干成。

驻守这船的是菲律宾海军陆战队的小分队,常年也就8到12个人轮换着来。2013年有报道提到过几个名字,比如上士乔伊·洛雷斯托和中士罗伊·扬托。洛雷斯托35岁,老家在帕拉湾省伊皮兰,干了十年兵,主要管无线电。扬托31岁,从三宝颜市来的,喜欢在船尾养三只斗鸡,天天拿绳子拴着,怕被浪冲走。



还有第一中尉迈克·佩洛特拉这样的军官,也轮流上船。这些人不少是从菲律宾乡下出来的,参军是为了家里能过好点。洛雷斯托以前是渔民,扛着家里的希望来的;扬托的家乡不太平,军队给了他条出路。他们上船前都以为任务就几个月,谁知道一待就是大半年。

刚开始上船那会儿,大家还试着适应。甲板上搭了个简易棚子,用木板堵住船身的窟窿。晚上浪一拍,船晃得厉害,睡都睡不安稳。时间一长,任务没个头,他们就拿粉笔在墙上划日子,想给自己点盼头。



搁浅的日子不好过,“马德雷山号”里头跟废墟似的。船身全是锈,红褐色的斑点到处都是,甲板裂开一条条缝,走路都得小心。海水老往里渗,涨潮时地板就湿乎乎的。

船舱里潮气重,铁锈味混着烂木头的腥臭,闻着就难受。角落堆着些垃圾袋,蟑螂爬来爬去,苍蝇嗡嗡叫。2014年有记者上船,说里头黑得像个大迷宫,连空气都让人喘不过气。



住的地方挤在船中间,小得可怜。士兵的床是用旧帆布搭的,垫子薄得跟纸似的,还老发霉。碰上暴风雨,海水直接灌进来,床铺湿透,人裹着湿毯子缩在角落熬着。

吃的靠补给船送,一个月一次,大米、罐头、偶尔有点菜,别的没了。他们拿绳子钓鱼,逮点石斑鱼凑合,可天天吃鱼谁受得了啊。缺维生素搞得牙龈老出血,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船上最离不开的,那得数发电机。这玩意儿塞在船舱深处,老得掉渣,旁边全是油污和散落的扳手。每天早上士兵得拿布擦干净,检查油够不够。它一开动就轰轰响,跟船的心脏似的,给无线电、灯泡、电扇供着电。



无线电室算船上最像样的地方,墙刷得浅灰,机器摆得整整齐齐。补给船一来,大家就围着收音机等着消息。卫星电话一周能用一回,一人5到10分钟,跟家里说几句话,信号还老断。

有回发电机坏了,船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士兵们点蜡烛,忙着修了一宿,汗滴在机器上滋滋响。好不容易修好,大家松口气拍拍肩。没有这家伙,别说灯,连求救信号都发不出去。2013年他们跟记者说,发电机就是“命根子”,离不了。



日子过得单调得要命。早上检查钓鱼线,得躲着梭鱼和鲨鱼。白天有人拿自制的杠铃练两下,门口还开玩笑说“健身房门票500万比索”。晚上聚一块儿,点个昏黄的灯泡,用老掉牙的VCD机放电影,台词都能背了。卡拉OK算个乐子,扯着嗓子唱老歌,多少解解闷。甲板上弄了个木板凳,看看日落,海面金晃晃的,也能晃一会儿神。

可船的情况越来越糟。2014年,报道说甲板跑步的地方都塌了,钢板薄得一踩就晃。他们拿粉笔圈出危险区,互相提醒别踩塌。船里一堵墙上,有人用笔写了几句骂人的话,发泄不满,可没人认账。上头就一句话:“守住阵地”,他们咬牙撑着。



26年过去了,仁爱礁这个敏感地带从未真正平静过。中国海警船一直在这片海域巡逻,白色的船身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时刻守护着这片海域的和平与稳定。每当菲律宾的补给船试图靠近时,就如同一场紧张的“闯关”行动。

2023年8月5日,一艘菲律宾补给船试图强行冲闯,中国海警果断使用水炮进行拦截,强劲的水柱击打得船只剧烈晃动,船上携带的物资被冲入大海。而在2月,海警还曾使用激光照射菲方船员,导致对方眼花缭乱,气氛瞬间变得异常紧张。

菲律宾政府在仁爱礁问题上也显得犹豫不决。2021年,杜特尔特曾提出撤走搁浅的“马德雷山号”,但国内强硬派强烈反对,认为撤船意味着承认失败。2023年10月,菲律宾开始对“马德雷山号”进行修补,甚至试图改善船上的设施,包括修建像样的寝室、厨房,甚至计划安装网络,以让士兵过得“体面些”。

菲律宾武装部队参谋长罗密欧·布劳纳声称这是为了改善士兵的生活条件,但中国明确表示,运送建筑材料进行此类修缮是“非法”的。布劳纳则强硬回应称,修自家的船是菲律宾的主权行为,无需他人干涉。



仁爱礁问题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军事和法律层面的争端,还涉及菲律宾国内政治的博弈。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但菲律宾国内的强硬派却不断试图挑衅,这种矛盾使得仁爱礁的局势始终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

船烂得快散架了。2023年有报道说船壳薄得跟纸似的,随时可能塌。帕拉湾省奎松镇还出了个决议,让各市凑50万比索修船,地方上挺卖力。可补给船老被拦,东西送不进去,修也修得慢。



这些士兵的日子还得过下去。他们守着发电机,听着它夜里轰隆响。有人猜菲律宾可能会悄悄撤了,把船扔给海吞了;也有人觉得他们得撑到船塌的那天。2021年参谋长安德烈斯·森蒂诺说要改善条件,可到现在也没什么大动静。新兵换旧兵,任务没变。

26年,士兵们拿青春换了孤单。发电机不光是电,还是跟外界的线。船烂了,局势变了,他们的命跟海上的雾似的,看不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