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5月15日实际上在16日举行的俄乌会谈宣告结束,俄罗斯和乌克兰总统早在会前已经确认,不会出席这次谈判,可想而知,这种高层缺失的谈判若能谈出来什么有价值的内容,那才叫是奇怪。
这场“冲突”虽然发生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背后显然是俄罗斯和美国的角力。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试图以中间人方式调停战争,但是美国人也绝不是那么的好心,完全也是为了能够收回此前给乌克兰训练作战人员,提供武器等方面投入的成本,更是要获取更多的利益。
俄罗斯的目的也一直都很明确,就是反对美国为首的北约武装军事集团东扩,俄罗斯和北约军事集团要想维持和平和建立一定的战略上的互信,更是需要一个相对中立的“缓冲区”。
乌克兰现在一直谋求加入北约的状态,倘若乌克兰真的成了北约成员,这会让俄罗斯的欧洲和西亚部分完全被北约成员国包围,甚至美军的军事基地都能部署在俄罗斯家门口,显然是不符合俄罗斯利益。
在这场战争的谈判中,乌克兰虽然是冲突的实际参与方,但根本没有与普京直接对话的地位,更是不能做出什么有意义的决定。普京在明知道特朗普不会参与这次会谈后也表态不参与。
这让为了能和普京面对面,早早来到土耳其的泽连斯基显得很尴尬,也只能跟着宣布会留下代表团和俄罗斯谈判,他自己则是很快结束了在土耳其的行程,前往阿尔巴尼亚访问。
俄、乌、美三国领导人都没参与,这次的谈判显得有些缺乏实质意义。
在5月16日下午,会谈总算开始,虽说这次会谈距离上一次战后的会谈已经过去了三年,但本次会谈一开始的基调就很低迷,俄罗斯方面要求乌克兰在顿巴斯地区和扎波罗热方面全面撤军,而乌克兰要求俄罗斯全面撤军,并交还克里米亚。
乌克兰这种靠着武装力量完全夺不回来,想要靠着谈判让俄罗斯把已获得的利益交回来,那显然是没什么可谈的。在这样的气氛下,一场有关结束战争的谈判持续仅仅不到两个小时,唯一取得的结果是俄罗斯和同意乌克兰互换战俘。
在谈判结束后,俄罗斯表示谈的很好,还希望能继续接触,乌克兰方面直接表示就是谈崩了。代入乌克兰视角来看,现在俄罗斯在整体局势依然占优的情况下,通过互换战俘既能迎回了被俘虏的士兵,又极大的提升了俄罗斯内部稳定性,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个结果实在是堪称理想。
而乌克兰的处境则完全相反,显然同俄罗斯达成交还战俘的决定是为了显得谈判有内容,不得不找个某项不影响大局的事情随便确认一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乌克兰方面也言辞隐晦地的表示,俄罗斯的代表团没有“真正代表普京的人”。
还是那句话,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更不可能拿到,俄罗斯军队虽说表现的没有那么摧枯拉朽,但是好歹也是能从仓库里面拉出足够的武器装备投入战场的,至于乌克兰的情况,如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没有在军事上支持乌克兰,那么乌克兰军队完全没能力在前线上和俄罗斯保持这样的僵持状态。
事实乌克兰还是要看美国的态度,乌克兰说俄方代表代表不了普京,那乌方就算泽连斯基到了也代表不了乌克兰。
随着这次谈判略显不欢而散地结束了,和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立场相似的欧洲也迅速给出了反应,立刻宣布对俄罗斯进行新一轮的“大制裁”,包括继续公开为俄罗斯运送“战争物资”的船只和运输公司,以及降低石油采购价格上限、强化金融领域制裁。
这就有个问题了,欧洲不是早就声明切断了与俄罗斯能源贸易么?这限制石油最高采购价又有什么意义?这反而暴露欧洲本身还是在能源贸易上与俄罗斯藕断丝连。
不过相关金融和运输上的制裁也确实让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前景更具不确定性,论经济,欧洲自身已积弊丛生;而俄罗斯有一个谋求发展渠道多元化、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作为邻居。
5月16日中方宣布,计划派要员前往俄罗斯就未来进一步深化中俄经贸合作展开会谈。比起和中国贸易的发展前景,在欧洲方面那点小小损失真的不算什么。
事到如今,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未来很可能要以低烈度态势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乌克兰如果还想体面退场已经是不太可能,更是给两国的未来走向画了一个巨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