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稍有缓和,特朗普等不及露出獠牙,在全球范围内对华出招。但在最致命领域,美国闭门造车只能是自寻死路。
特朗普
日前,美国商务部发布声明称,撤销拜登时期关于AI扩散的相关规定,并且启用替代方案。美方特别强调,无论未来的结果如何,美国都会和“值得信赖”的国家进行合作,并且要防止美国的AI技术落到“对手”手中。“对手”自然就是意指中国。
在美方最新发布的相关法规中,进一步加大了对中方科技发展的遏制力度。新法规中的三项规定,可以说对中方的相关产品下达了“全球禁令”。第一点就是对中方相关芯片的限制,明确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中方产品,都会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规定。这就将特朗普当局对中方的针对体现得淋漓尽致。
DeepSeek
其次,美方警告全体公众,如果使用美国的芯片,用来训练或者推理中国的AI模型,都可能“存在风险”。除此之外,还对美国企业进行警告,称要避免供应链被转移。可以说,美方的举措从国家、个人、企业三方面出手,将中国抹黑成为“最大威胁”,妄图在全球范围内斩断中国的路。
美方还大言不惭地强调,相关举措是为了“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是要让美国继续引领着AI创新。显然,美国依旧沉浸在“一家独大”的幻想中,想要限制中国的出口能力,进而遏制中国产品在海外的发展。美国也很清楚,中国的新兴技术发展已经不容小觑,正在逐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中国芯片
但是,特朗普的这三板斧,绝不是围堵中国的“妙计”,反而会让美国立于孤岛之中。当今世界是多极化发展的世界,早已不是美国“一手遮天”的时代,尤其是AI、芯片这类新兴高科技产物,闭门造车只能是死路一条。
要知道,中方早已做好了和美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美国的步步封锁反而激励中方加倍努力实现自给自足。如今,中方推出了多项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并且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寻找新的国际合作伙伴。美国的封锁措施迫使中国企业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展开更紧密的合作,从而规避美国的限制。
特朗普
更关键的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产业本质上是互联互通的。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围堵政策在短期内可能会给中国带来一些挑战,但从长远来看,也会直接影响美国自身的半导体行业。如果继续一味围堵,而不考虑与中国在更广泛的国际框架下进行合作与竞争,美国可能失去的不仅是技术领先优势,还有在全球话语权上的影响力。
可以说,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和机遇。中方已经多次强调,合作共赢才是真正的出路,但美方显然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那么中方也会做好迎战的万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