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钤深处
司徒夜
提起国乒,总是让人热血澎湃。
从“包子”王涛,到初代双子星,再到二王一马、三剑客,以及“天降紫薇星”。
他们用绝对的统治力构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长城,成为了让对手绝望的存在。
如今,这些人有的变成了江湖传说,有的毁誉参半,有的则继续着自己的传奇。
但唯一不变的,是总有人身披五星红旗死守球台。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些把“谁也打不过”刻进DNA的狠人们,究竟藏着多少“逆天改命”的剧本。
三剑客
“三剑客”时代永远是国乒绕不过去的话题,他们代表着国乒最辉煌的时代,几乎包揽了所有的世界冠军。
其中,马龙是当之无愧的GOAT。
他是历史上第一位超级全满贯,同时也是双圈大满贯。
关于龙队的辉煌,我们已经听过太多太多了。
但他并非天生无敌,他也曾在漫长的黑夜中备受煎熬。
“鞍山小马”在2003年就进入了国家队。
教练组将他视作下一代培养核心,“二王一马”轮番上阵对他进行磨炼。
面对经验丰富的前辈,马龙一度被打到崩溃。
但他也在磨炼中成长,19岁时就在单打项目中将“二王一马”一串三。
但之后的马龙,给人的感觉总是“差一点”。
王皓多次将他击倒在半决赛,后起之秀张继科的成绩将他远远甩开。
马龙还因为单打的不稳定性失去了伦敦奥运会的单打资格。
2014年德国杜塞尔多夫世界杯男单决赛,张继科鏖战7局战胜马龙。
张继科在夺冠时刻过于激动,将身边的广告牌踢碎,同时也踢碎了马龙的信心。
幸运的是,在无数次的自我怀疑与挣扎中,马龙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
马龙成功证明了自己,将几乎所有能拿的荣誉拿了个遍,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历史第一人。
和马龙的漫长成名史不同,张继科的职业生涯初期简直就是爽文。
当马龙还在为单打名额发愁时,他已经在伦敦奥运会夺得男单金牌。
他亲手撕碎了“二王一马”的时代,并用445天创造了最快大满贯纪录,至今无人超越。
巅峰期的张继科强得可怕,一手“霸王拧”让对手绝望,球迷称他为“藏獒”。
他的打法极其凶悍且极具观赏性,赛场上的他总是充满了霸气和自信。
为了胜利,他不惜搏命。
2016年里约奥运会,张继科身体伤病严重。
为了能打比赛,他连续打了7针封闭。
即使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他依旧成功守住了半区,与马龙会师男单决赛。
虽然他在决赛中以0-4完败马龙,但人人都知道,张继科虽败犹荣。
相比于其他两人,同为“三剑客”的许昕在成绩方面逊色很多。
他一生无缘奥运单打,还丢掉了第一枚混双金牌,至于“大满贯”更是无稽之谈。
在“最不缺的就是冠军”的国乒,这样的人似乎要被扫进历史的尘埃中。
但是,许昕真的不一样。
他用势微的直板拿下了20个世界冠军,在双打方面成就卓越。
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总是能用天马行空般的神来之笔让比赛进入新的高潮。
对许昕而言,“最佳球”似乎是家常便饭。
他曾以一手“背后击球”让马龙道心破碎。
他也曾以极其惊艳的一球,被解说夸赞为:
“凭此球,他可以去竞选总统。”
对许昕而言,“最佳球”似乎是家常便饭。
他是团队赛的中流砥柱,是“双打之王”。
虽然他的单打受人诟病,但队伍需要他时,他也从不手软。
2019年,马龙因伤无法参赛,新一代的樊振东又正处于低迷期。
这个时候,许昕扛起了大旗。
他于日本公开赛身兼三项,他在3天的赛程内赢下了所有比赛。
亚锦赛,他身兼四项,5天18场比赛,以三金一银的成绩打破质疑。
在之后的比赛中,身兼多项成为了家常便饭。
许昕手臂受伤严重,全身缠满了绷带,但他总是任劳任怨。
当身体成为桎梏,意志会带你杀出重围。
许昕成为不了马龙,因为他没有对极致细节的极致琢磨。
许昕也成为不了张继科,因为他没有“玉石俱焚”的血性。
许昕只能成为他自己,那个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黄金左手”。
皓月“樊”星
每当人们提起王皓,总是伴随一声轻轻的叹息。
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国乒彻底统治赛场前最后一场“诸神混战”。
瓦尔德内尔、波尔、庄智渊等世界名将齐聚一堂,向男单冠军发起冲击。
马琳的淘汰,让另一个半区的王皓、王励勤压力倍增。
半决赛中,王皓4-1轻取王励勤,与韩国选手柳承敏会师决赛。
在此之前,柳承敏从来没有赢过王皓。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枚金牌王皓唾手可得。
但柳承敏在决赛上贡献了职业生涯最精彩的表演。
王皓输了,输得很彻底。
此时的他绝对想不到,雅典的这场雨,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长久地 “淋” 在他往后的岁月里。
之后的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中,王皓都杀入了男单决赛。
但他先后输给了马琳、张继科。
三进奥运决赛,却三次屈居亚军。
纵使王皓在其他赛事中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但“奥运三亚王”成为了他永远的阴影。
原来,2.7克就能听见一个人心碎的声音——那是乒乓球的重量。
2014年,王皓退役。
命运关闭了他身为运动员争夺奥运金牌的大门,却给他带来了最好的徒弟——樊振东。
同样是八一队出身,同样是军人运动员,同样是年少成名,再加上相似的体型。
王皓从樊振东身上,似乎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想把最好的都给你。”
这是王皓对樊振东的深情“表白”。
但或许是命运使然,樊振东遭遇了和王皓相似的经历。
顶着“天降紫薇星”之名出道的他,也进入了低迷期,拿了无数亚军。
王皓感到很不安:
“我自己是亚军,如果我徒弟也是亚军,那别人怎么看我们?”
2024年巴黎奥运会,当分组形式出来后,所有人都说樊振东进入了死亡半区。
他在1/4决赛中遇到了状态最好的张本智和,在0-2的情况下完成绝地翻盘。
那是一场荡气回肠的比赛,那是一场可歌可泣的逆转。
只要翻过最高的山,迎接你的将是一马平川。
最终,势不可挡的樊振东成功斩获“含金量最高”的男单金牌,完成了大满贯。
胜利的那一刻,王皓将樊振东抱起,向世界炫耀自己最好的徒弟。
那场下了20年的大雨,终于停下来了。
请不要叫王皓“奥运三亚王”,他是连续三届守住半区的国乒英雄。
而樊振东在国际赛场上的最后身影定格在了巴黎,但我们都相信,樊振东不止巴黎。
大厨与大力
王皓、王励勤、马琳并称为“二王一马”。
他们生于同一个时代,相互成就的同时又相互制约,以至于他们没有一个人完成大满贯。
马琳非常“狡猾”,战术风格灵活多变,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打法和策略。
在三大赛中,他拿过4个世界杯男单冠军、1个奥运会男单冠军。
而世锦赛男单冠军则成为了他和大满贯之间的天堑。
伦敦奥运会时,巅峰期已过的马琳没有获得参赛名额。
但是他在奥运村中亲自下厨,右手拎油壶,左手提菜,为后辈运动员当后勤。
因此他有了一个“大厨”的称号。
王励勤打法凶悍,正手暴力弧圈球堪称教科书级别,人送外号“大力”。
退役之后,他回到上海担任管理职位。
如今,他成为了新一代国乒掌门人。
国乒究竟能否在他的手中重建辉煌,让我们拭目以待。
初代双子星
国乒并非一开始就是无敌的。
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一度成为国乒的阴影,中国球迷更是患上了“恐瓦症”。
而正是刘国梁和孔令辉,一起治好了观众的“恐瓦症”。
他们被称作初代双子星,在那个时代撑起了国乒的脊梁。
刘国梁赛场成绩斐然,是国乒第一个达成大满贯的男选手。
退役后,他迅速跻身管理界,成为国乒教练。
在他的带领下,国乒度过了“小球变大球”的艰难时期,真正完成了对赛场的统治。
但同时,国乒也隐藏着“盛世危机”。
梯队建设、商业化问题等都是刘国梁备受诟病的地方。
他毁誉参半,一念神魔。
但不管怎样,他在任期间国乒的辉煌战绩是不可忽视的。
2000年,瓦尔德内尔成为了孔令辉封神之路的最后一道试炼。
3-2的比分成为了孔令辉大满贯的加冕礼。
但这也成为了他最后的辉煌。
岁月不饶人,孔令辉在国乒的主力位置逐渐被王皓代替。
退役之后,他成为了女队教练,挖掘了郭跃、刘诗雯等人才。
但一个运动员最大的失败,不是在赛场上倒下,而是背刺了曾在赛场上搏命的自己。
2017年,孔令辉深陷赌债事件无法自拔。
他不仅被国乒开除,也沦为了人们的笑柄。
一代“乒坛白月光”沦落至此,让人感慨。
旧时代的壁垒
王涛的名字,对于如今的很多人来说很陌生。
但他也曾是让外协选手胆寒的存在。
王涛左手横握球拍,正手反胶,反手生胶。
他的打法是快攻结合弧圈球,常常让对手猝不及防。
生胶水准,无人可出其右。
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王涛是国乒绝对主力。
他在双打和团体项目上表现卓越,是团队的定海神针,是外协选手无法逾越的壁垒。
同时,他的单打能力也十分出色,一度冲上世界排名第一。
可惜的是,他所处的年代“群星闪耀”。
外协涌现出众多知名选手,瓦尔德内尔、罗斯科夫、盖亭等人陈伟国乒的强大对手。
没能达成大满贯是王涛一生的遗憾。
结语
或许,国乒从来不是“爽文男主”生产基地,而是用几代人血汗凝聚成的“不倒长城”。
哪有什么“独孤求败”,不过是前浪以血肉为梯,后浪踏血而上。
这是国乒最硬核的传承。
如今,国乒遇到了些许困难,丢掉了长期垄断的三大赛冠军。
但我们相信,在这片流淌着乒乓基因的土地上,永远会有下一个少年横空出世、再续传奇。
部分参考资料:
人民网|张继科夺冠后两脚踹丢27万 刘国梁:让我震惊
体育周报|许昕的2019:三线作战混双亮眼 无愧国乒年度劳模
环球网|“王皓,你下届奥运参加举重吧”
上观新闻|“二王一马”的传承 王励勤的全新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