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富饶的黑土地,孕育了多彩而灿烂的文明。吉林省地处东北亚核心区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在这里,历史的印记被一件件文物镌刻,诉说着年的辉煌与沧桑。在吉林这片沃土中,文物就是历史的鲜活注脚。从和龙大洞遗址的旧石器,到唐渤海双人驭马铜饰,从《洞庭春色、 中山松醪二赋行书卷》到《百花图》卷,它们跨越时空,与现代人深情对望。
在世界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中国吉林网的特别栏目“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第二季”再次起航,今天起,我们继续聚焦吉林各地文博部⻔的珍贵馆藏,探寻历史脉络,讲述那些沉睡在岁月⻓河中的文物故事。
第一期,我们将带来官窑青釉贯耳瓶的故事。
从宋代穿越而来的官窑青釉贯耳瓶,釉色莹润,造型丰腴,釉面宛如玉质一般。这么古朴优雅的文物,竟然是一件玩具?!
官窑青釉贯耳瓶来自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官窑”,官窑瓷器以造型见长,以釉色取胜,又以自带“瑕疵”——冰裂纹为优。官窑出品的瓷器被视为“瓷中贵族”。
官窑瓷器传世稀少,因此件件名贵,这件青釉贯耳瓶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这件文物为何如此珍贵?
造型上看,官窑青釉贯耳瓶走的是极简风,瓶高38厘米、口径18.5厘米、底17.4厘米,椭圆形口,长颈微束。扁圆腹,椭圆形平底,圈足微敞,颈部有两道凸弦纹,空心筒形双耳。文物整体端庄稳重、高贵典雅。
釉色上看,官窑青釉贯耳瓶十分清新,莹润肥厚,堆脂如玉的粉青色釉,十分吻合宋代风雅的审美。
纹裂上看,官窑青釉贯耳瓶自带破碎感,布满器身的大开片纹,这是在瓷器烧制过程中由于胎体和釉面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的纹裂,宛如花纹般遍布瓷器表面,纹路含蓄自然。
这件文物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答案竟然是——玩!
宋代司马光的《投壶新格》中的壶,就长这幅样子。
投壶是古代贵族Party上喜闻乐见的游戏,“投箭入壶”的意思,以特制之壶,轮流投矢其中,通过计“筹”判定胜负,中多者为胜。现代人更熟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小明兰与顾廷烨那场投壶大戏。
最早关于投壶游戏的记载,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左传·昭公十二年》。为了让游戏更加风雅,魏晋以后投壶的“壶”开始使用这种造型更加高贵冷艳的贯耳壶,投中“耳”也算中。
司马光在《投壶新格》中还为双贯耳投壶的器型做了标准化的规定。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官窑青釉贯耳瓶这种形制。
极简、风雅、端庄、大气、匠心独具的官窑青釉贯耳瓶,竟可能是贵族们的游戏工具。
不过,这件文物从尺寸上来看,也有专家认为它可能和祭祀有关。
官窑青釉贯耳瓶不仅是一件精美的瓷器,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贵族的风雅生活和审美情趣。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
制图 宁静
素材来源 吉林省博物院
点击下方图片免费领取
第二届东北书博会专属福利!
1000万高德打车券!
来源:中国吉林网
编辑:王伟光
主编:曲翱 监制:陈尤欣
点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