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趟中东之行,真是把“商人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前脚刚从沙特、卡塔尔、阿联酋这些土豪国家签下超过万亿美元的投资大单,后脚就收到了伊朗递来的“投名状”。5月14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高级顾问沙姆哈尼公开放话,伊朗愿意承诺永不制造核武器,销毁高浓缩铀库存,接受国际核查,只求美国解除经济制裁。这哪是谈判,分明是举着白旗投降。更讽刺的是,美国根本不领情,直接甩出“王炸”条件:连民用浓缩铀的工业设施都得拆,否则免谈。
这种妥协来得太过突然,让人不得不怀疑伊朗高层是不是集体“脑子进水”了。要知道,哈梅内伊可是出了名的强硬派,当年特朗普撕毁伊核协议、斩首苏莱曼尼将军,伊朗都没服过软。但这次沙姆哈尼的表态,可是哈梅内伊核心圈迄今为止最明确的妥协信号。有人猜测,85岁高龄的哈梅内伊可能身体撑不住了,内部派系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看看那些强硬派的下场吧:苏莱曼尼被美军定点清除,前总统莱西坠机身亡,内贾德因“高层内鬼论”彻底消失,现在就剩哈梅内伊一个光杆司令在硬扛。
伊朗的妥协,本质上是国内经济崩盘的无奈之举。美国这几年对伊朗的制裁堪称“绞杀”,石油出口暴跌,海外资产被冻结,国内物价飞涨,民众怨声载道。3月份特朗普那封“两个月最后通牒”的威胁信,简直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伊朗副总统扎里夫的辞职,更是把内部矛盾彻底暴露在聚光灯下。这个当年主导伊核协议的“温和派”,因为哈梅内伊反对谈判而被迫下台,临走前还抱怨哈马斯的“阿克萨洪水行动”坏了大事。这种“甩锅”操作,活脱脱就是一场政治闹剧。
最可笑的是,伊朗一边喊着支持巴勒斯坦,一边却在哈马斯行动后迅速划清界限,甚至连叙利亚巴沙尔政权都能说抛弃就抛弃。这种毫无底线的妥协,让亲美派看到了机会。总统佩泽希齐扬虽然嘴上说“不向霸凌低头”,但身体却很诚实——伊朗的核设施拆除计划已经在秘密筹备了。这些亲美势力心里清楚,只要哈梅内伊一咽气,他们就能堂而皇之地“拥抱西方”,到时候伊朗政坛必将血流成河。
但伊朗人似乎忘了,美国从来都是“说话不算数”的主。当年特朗普撕毁伊核协议,现在又在谈判期间追加制裁,摆明了就是要把伊朗往死里整。更狠的是,美国要求伊朗连民用核能都不能保留,这哪是解除制裁,分明是要彻底阉割伊朗的能源命脉。看看伊拉克的萨达姆,当年被核查了十几年,最后还是被送上绞架,伊朗这是要重蹈覆辙啊。
这场博弈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伊朗的妥协只会让美国得寸进尺,而国内亲美派的掌权必然引发强硬派的反扑。不用美国和以色列动手,伊朗自己就会陷入内乱。哈梅内伊的时代即将落幕,而伊朗的未来,很可能是一场比“阿拉伯之春”更血腥的权力洗牌。那些幻想通过投降换取和平的人,终将成为历史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