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从未停止对海洋的探索。深不见底的海底世界,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福建泉州晋江的深沪湾,或许可以为你解答一二。这里不仅有一览无余的碧海蓝天,更有神秘莫测的海底古森林。

东南卫视“海洋季风”通栏节目带,5月18日18:00《向往的大海》,带你一探福建神秘的海。

如果你想要亲眼见证海底森林的奇观,最好是在每月退潮、沙层较低的时候来到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到此时,这边海湾的潮间带就会露出一些黑黝黝的古树桩

这些黑黝黝的古树桩,形态各异,直径约20~80厘米,露出高度一般也只有几十厘米。



距离这些古树桩不远处,还存在着大片古牡蛎礁,距今已有9000—25000年之久。

洪少雄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程师,据他介绍,深沪湾的地质奇观放眼国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陆生与水生,两种生长环境截然不同的生物,出现在距离如此之近的同一潮间带,为本就难以解释的海底古森林增添了几分神秘。

至今,科学上仍不能确切地解释深沪湾海底古森林和古牡蛎礁的成因。学界存在地壳运动说、海平面升降说、自然环境变迁说等几种说法。


尽管在成因方面存在分歧和争议,学者们在古森林遗迹意义的认识上却是不谋而合。

古森林和古牡蛎礁及其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对研究古海洋、古气候、古植物及海陆变迁具有重大价值,也是认识地壳运动、地球气候环境变化规律的重要实证。


除了古森林和古牡蛎礁,保护区内还有种类繁多的海蚀变质岩、形态各异的海蚀红土陵岩等。

它们记录了从古生代、中生代直至新生代的漫长地质历史。



2021年6月8日,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海洋科普馆正式开馆。

该馆通过沙盘系统、半球幕投影系统、互动体验、VR、实物标本等形式,全方位介绍深沪湾特殊地质地貌景观,展现深沪湾海陆变迁过程,科普海洋自然科学知识,传播保护生态环境理念。



探索与保护神奇的海底世界,不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更是为了保护人类与更多生物的未来。


东南卫视“海洋季风”通栏节目带,15分钟文化专题片《向往的大海》,通过福建水下考古、福船文化、海洋影像、惠安女等特色人文脉络,呈现福建海洋文化多领域融合发展的时代风采。

编辑 | 翁翔

主编 | 吴怡吟

监制 | 王丽明

读完点个【在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