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广东省汕头市一处估值达1.14亿元的天价违建“英之园”即将面临强制拆除,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5月9日,汕头市潮阳区人民政府发布通告,指出“英之园”为西胪镇西二社区原居民陈英彪未经批准擅自占用社区集体土地57.389亩所建。通告要求陈英彪在45天内自行拆除非法占用的54.561亩集体工业用地所建部分,否则政府将依法强制拆除。
5月16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实地探访了“英之园”,发现这处建筑已成为当地热门打卡地,众多游客专程前来参观。然而,建筑内部却空无一人。据当地居民透露,陈英彪家族很少出现在“英之园”。
当晚,潮阳区人民政府再次就此事发布通报,表示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已对涉嫌犯罪人员进行调查,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相关公职人员进行了严肃追责问责。
5月17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英之园”已被当地政府接管,短期内将不再对外开放。
位于西二社区大门东北方向一两公里处,有一片显眼的黑色仿古建筑群,在现代居民楼群中格外突出,这便是备受舆论关注的“英之园”。该园子采用潮汕传统建筑风格,占地面积巨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英之园”牌楼大门。摄影:吕雅萱
在5月16日这个炎热的夏日,尽管高温难耐,“英之园”的门外依旧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他们不远万里,从周边村镇乃至邻市专程前来,只为在拆迁前一睹近日在网络上广受欢迎的奢华“英之园”的风采。
“英之园”所在的区域成为西二社区最为繁华的地带,昼夜不息,车水马龙。为了缓解交通压力,社区居委会不得不在通往“英之园”的主要道路上设置了路障牌。
在过去的两天里,“英之园”每天开放两至三次,每次开放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众多参观者手持手机纷纷涌入。而在其他时间里,“英之园”的大门紧闭,外界的人们只能透过雕刻有立体竹子图案的围墙栏杆,窥见园内的一角。
相较于热闹非凡的园外,园内却显得空旷而宁静。园子采用了潮汕传统的“驷马拖车”布局,中心区域是陈氏祠堂,其中的“惟馨堂”金光闪闪,堂内摆放着刻有《陈家家训》的金字牌匾:“勿作非法,而犯典刑”。祠堂两侧有四座四合院环绕,构成了“四点睛”的格局。在园子的北侧,七座现代风格的别墅显得格外气派,园内还设有仿古凉亭。
陈氏祠堂坐落于“英之园”的中心区域,其屋顶设计颇具匠心。摄影:吕雅萱
然而,“英之园”外墙显眼位置的两张公告揭示了这些建筑存在违章问题。公告中列出的“英之园”违章建筑包括:五座老式厝(总面积达7345.84平方米)、六座楼房(总面积为2495.4平方米)、靠近东北角围墙的一座楼房部分(面积为396.11平方米)、凉亭西侧的一部分(面积为18.47平方米)、大门(面积为40.9平方米)以及大门一侧的围墙(面积为52.7平方米)。
“英之园”项目的外墙上可见强制拆除的通知。摄影:吕雅萱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该“英之园”项目占地面积达57.389亩,其中54.561亩为集体工业用地,剩余2.828亩为耕地。
西二社区的众多村民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称,“英之园”大约于2013年开始建设,自那以后开放次数不多,多数时候大门紧闭,处于施工状态。尽管工程规模庞大,但陈氏家族成员在“英之园”的出现极为罕见,常年只有一位老人与一条狗同住,外界传言这位老人是陈英彪的亲戚,负责看管“英之园”。直到两三年前,项目突然停止施工,目前园内东北角的一栋别墅仍未完工。
在“英之园”项目内,共建设了七座现代风格的别墅,然而其中一栋工程已经停滞。图片摄影:吕雅萱。
据“英之园”周边一位居民透露,在西二社区,除了那座显眼的“英之园”,陈英彪还拥有多套房产。但近年来,陈英彪很少返乡,大多数时间居住在惠州、广州等地,这些老家的房产长期无人居住。
该项目的建设资金由陈英彪的三个儿子共同出资。
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欧俊勇,长期专注于潮汕地区的宗族文化研究,他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在潮汕地区,房屋的面积和气势是衡量财富的重要标准,“起大厝”(建造大房子)是当地居民三大愿望之一。为了保持宗族的兴旺,该地区居民习惯于家族共同居住。因此,当地的住宅普遍建造得高大而壮观,“建楼房一层层往上加,每个儿子成家后分一层”,六七层高、装饰精致的楼房随处可见。
“英之园”也不例外。一位曾与陈英彪早年相识的村民透露,陈英彪是西二社区的原居民,1945年出生。他早年曾服兵役,在兄弟三人中排行第二。陈英彪有三个儿子和七个孙子,家庭成员数量正好与“英之园”内的四座四合院和七栋别墅相匹配。
“英之园”内的四合院建筑,摄影:吕雅萱
村民们回忆,陈英彪早年家境在当地属于中等偏上,并非富裕家庭。据公开资料显示,陈英彪于2018年曾投资50万元创办了“英之园”内衣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地位于“英之园”,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实地探访时发现,该公司已停业。
村民们都认为,陈英彪的三个儿子才是事业有成、财富积累丰厚的人。他们在广深地区从事房地产、纺织和投资等行业,而“英之园”也是由他们出资建造的。因儿子们的成功生意,陈英彪在老家也小有名气,几乎无人不知。
在三个儿子中,陈赐平最为杰出。工商资料显示,陈赐平名下关联22家企业,均处于存续或开业状态,包括广东英之皇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纳百川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惠州康达英之皇水务有限公司、惠州宏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东正东投资有限公司等,其商业版图覆盖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目前,“英之园”内衣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全资股东也已变更为陈赐平。
陈英彪曾以乡贤身份对西二社区的教育事业进行捐助。据微信公众号“汕头发布”的文章记载,2012年,陈英彪捐资200万元用于建设西二小学的综合办公楼。
根据潮阳区公益基金会的统计,《西胪镇乡贤反哺家乡建设认捐项目进展情况统计表》显示,2014年,陈英彪对西二幼儿园和校服项目分别承诺捐赠2000万元和12万元。次年,他对西二幼儿园的捐赠承诺追加至1000万元。
然而,截至2022年12月,这3012万元的承诺中,仅有12万元的校服项目得到兑现。一份由广东高院出具的民事裁定书显示,为响应潮阳区委、区政府的“反哺工程”倡议,西二社区居委会与陈英彪于2016年签订了《捐赠协议书》,约定陈英彪捐赠2000万元用于建设西二幼儿园。但该协议未得到履行,西二幼儿园所占土地已被西二社区居委会出售给他人,陈英彪也未实际捐款。
在2024年底的最新西胪镇乡贤认捐统计表中,陈英彪的名字已不再出现。
《中国新闻周刊》还了解到,2024年,因与广东潮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借款合同纠纷,陈赐平及其名下的广东英之皇建设有限公司被汕头中院实施“限高”。同年,陈英彪的另一儿子陈赐熊名下的广东英之皇集团有限公司向惠州中院申请破产。
“英之园”已被围栏所围,众多远道而来的人士在园区周边好奇地观摩。摄影:吕雅萱
构成犯罪的人员已受到刑事追究
实际上,“英之园”的非法建筑问题早已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
汕头市自然资源局潮阳分局于2020年9月发布了一则公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该局于2020年4月29日依法对潮阳区西胪镇西二社区鲤鱼沟占地建造的“英之园”进行了面积57.389亩、建筑面积10321.61平方米的违法建筑没收。
然而,此次没收并未顺利进行。2024年,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向陈英彪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其违法行为属于占用耕地、建设用地中的从重情形,并责令其拆除违法建筑。
由于陈英彪未按时拆除,汕头市人民政府因此做出了此次强制拆除的决定。
2024年12月,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共同发布了《汕头市违法建设分类处置指导意见》,将违法建设分为三类:一般违法建设、农村村民住宅类违法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类违法建设。根据违法情节和后果影响的严重程度,提出了拆除、没收、纳入监管三种处理方式,以拆除为主,没收和纳入监管为辅。
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的李鹏霞律师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没收是剥夺违法者对建筑物的所有权,但建筑物本身依然存在。而拆除则是从根本上消除违法建筑,使其失去所有价值。
尽管如此,一些村民对于“英之园”即将被拆除表示遗憾。有人认为,拆除如此规模庞大的具有潮汕特色的建筑群是一种资源浪费,建议将其收归集体所有或改造成公共设施。
李鹏霞律师则认为,当地政府决定拆除“英之园”,可能是为了重新开发土地,维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记者在西二社区进行采访时,多位村民提到,“英之园”土地的非法使用与西二社区居委会有关联,因此有多名村干部因此被调查。
《中国新闻周刊》通过检索多份民事裁定书发现,西二社区居委会与陈英彪在2009年签订了一份协议,以164万元的价格将居委会名下位于鲤鱼沟洋坊(即“英之园”所在地)的20.5亩集体工业用地使用权转让。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此举涉嫌行政违法,可能涉及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犯罪。
民事裁定书中记载,2024年4月,因涉嫌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西二社区居委会主任陈某林被依法逮捕。《中国新闻周刊》向西二社区现任村干部核实相关情况,但对方表示不便透露。该刊通过“英之园”相关土地案件的代理律师向陈英彪传达了采访请求,律师回应称,陈英彪拒绝接受采访,并要求律师不得对外透露任何案情。
5月16日晚,潮阳区人民政府发布通报指出,“英之园”非法占用集体工业用地和耕地,未经批准擅自建设,侵犯了集体和公共利益。对于“英之园”的违建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已深入开展调查,并对构成犯罪的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相关公职人员进行了严肃的追责问责。(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本则社会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传播侵权请邮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