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我高考落榜,父亲不让我复读,还把卖猪的500块钱,送给堂哥复读……
口述:桂芳
整理:林林微
为了阅读体验,文中用第一人称讲述
我叫桂芳,1972年出生在闽西客家农村。
父母生育了五个孩子,前面四个都是女儿,第五胎,才生了一个儿子。
我的大姐为了照顾我们几个妹妹,一天学都没有上过,二姐也只是读了一年,就被父亲喊回家帮忙干活了。
三姐呢?还好,因为前面有两个姐姐帮忙干活,所以一直读到了小学毕业。
三姐考上初中了,父亲一锤定音:“女孩子,会写自己名字就好了,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早晚得嫁人。”
就这样,三姐辍学了。
三姐性子软弱,父亲说啥她也不敢反抗,我 妈呢?大字不识一个,什么也听父亲的,就是那种“以夫为纲”,“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
父亲说没用,我妈在潜移默化中,也觉得读书没用,反正要嫁人。
因此,父亲让三姐别读了,母亲一句话都没有帮三姐,还附和说道:“是啊,三妮,你比两个姐姐读的书多呢?可以了!”
这就是我的原生家庭。
我读书成绩很好,性子不随三姐,我有自己主见。
放学后,我都勤快家里干活,生怕父亲一句话,“别读了”断送了前程。
或许,因为我读书好吧,不仅每次考试满分,每年还能捧回“三好学生”奖状,最关键的是我能带着弟弟一起上学,辅导他学习。
因此,父亲竟默许我一路读到了高中。
本以为,临门一脚,我就能飞出原身家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时候。
可是,命运给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平时成绩不错的我,高考却落榜了,仅仅差了4分。
我欲哭无泪!
我告诉父亲,我要复读一年,明年肯定考上大学。
父亲把脸一沉,说道:“读什么读,你个女娃娃,能读到高中,该知足了,村里哪个女娃上过高中?”
是啊,村里头,别说读到高中的女娃子了,就是顺利初中的女孩也没一个,小学毕业的也寥寥无几。
我哭着说道:“爸,您就让我复读一年吧,明年一定考上大学,以后我把学费双倍还给你。”
父亲冷冷说道:“你别想了,你也老大不小了,秋收后,让村里王婶帮你物色对象,找个合适的人嫁了。”
我不想过那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我以为家里没钱,我便出去打工赚钱。
我去了砖厂搬砖头,每天赚2.5元,有时候能赚3元,最高的时候,有5元,就这样,我已经很满足了,每天早出晚归,很勤快,手上都是水泡,疼得我半夜醒来!
可是,我还是咬紧牙关,坚持扛了一个多月,终于赚到了120元。
这120元,对我来说,就是巨款了,可是复读费得300元,而且还要生活费,住宿费等。
这120元是远远不够的。我找父亲借钱,父亲说道:“家里没钱。”
“爸,您骗我的,前两天不是卖了两头猪,得有500多吧,咋会没有钱呢?”我急道。
父亲不紧不慢说道:“哦,那钱给你堂哥了,他不是要复读吗,你大伯家里困难,就把钱给他们了。”说完,父亲习惯地磕了磕烟袋。
我一听,气坏了,“爸,我才是您亲生女儿,你咋能把钱给堂哥复读,不给我复读呢?就是因为我是女娃娃吗?女娃娃是我能决定的吗?”
我哭着跑了出去,来到了河边,哭了许久,想了许久,实在没有办法了,我决定去找大伯要钱。
“大伯,你能把我爸给的500块钱,给我200吗?我要复读……”
大伯打断了我的话,说道:“桂芳啊,不是大伯不给你,而是你堂哥要复读,住宿费,伙食费,要是给你了,你堂哥咋办?”
我急了:“大伯,您就帮帮我吧,我要复读,那可是我爸的钱啊!”
大伯叹气道:“你爸不是不让你复读吗,你爸如此辛苦,日夜操劳,你也该懂事些,多帮帮家里,你也老大不小了,帮家里两年也该嫁人了。”
大伯提高了声音,态度坚决道:“就算要钱,也得让你爸亲自来。”
不管是我爸还是大伯,都觉得我是女孩子,不该复读。
可我偏不信这个邪,我定要复读,考上大学,改变命运。
我揣着120元钱,就跑去了学校,报名处老师说道:“复读费300,你这……?”
我哭着哀求道:“老师,能不能让我先读着,改天我有钱了在补交可以吗”?
老师:“学校有规定,复读费要一次性缴清,同学,你这样让我不好开展工作啊!”
我把指甲掐进掌心:“老师,我求您了,您就帮我找校长申请一下吧,先让我上课,钱一定补上!”
就在我哀求报名老师的时候,周围就围上来许多学生。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桂芳,桂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