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本是欢乐出游的时光,然而今年五一,在广东清远英德市的网红打卡地 “一线天” 溪谷,却发生了一场悲剧。一名驴友在溯溪过程中不幸溺亡,而后遇难者家属向其余 21 名同行队友提出了总额 86 万元的补偿诉求。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大家不禁要问,这 86 万的索赔究竟是否合理?有法律依据吗?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起事件。
据网友爆料,今年五一期间,在一位刘姓驴友的组织下,22 人结伴进入了 “一线天” 溪谷溯溪。这里本是许多驴友向往的 “徒步爱好者的天堂”“溯溪天花板”,但没想到意外却发生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一线天”,它位于广东清远英德市石牯塘镇,峡谷幽深,溪水清澈,因峡谷顶部最狭窄处只有一线可见天日而得名。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却成了悲伤之地。而且,“一线天” 属于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明确禁止未经批准擅自进入探险、戏水、溯溪的区域。
事发后,市公安局、石牯塘镇派出所平安法治办、司法所及应急办等联合调解组就介入了此事,督促涉事方建立专项沟通机制,还组织了涉事驴友全体成员召开调解会议。但截至目前,相关部门还没有给出最终的处理结果。
那么从法律角度来看呢?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认为,驴友之间基于彼此的信任和依赖形成了特殊关系,当一人遭遇危险时,其他人有救助义务。《民法典》也规定,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这起事件中,刘姓驴友作为组织者,如果在活动前没有充分评估风险、没有对参与者进行必要的安全提示和培训等,没有尽到应有的安全保障义务,那么是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而对于其他同行的驴友,如果在同伴溺水时,有能力救助却没有及时采取合理的救助措施,也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不过,也有类似案例有不同的判定。比如在一些结伴游泳溺亡事件中,如果同行者在发现有人溺水后,立即采取了下水施救、向周围群众呼救求助、报警寻求救援等方式予以积极救助,最终未能救援成功,法院可能会判定同行者不承担责任,因为他们已经实施了与其各自能力相适应的救助行为。
这起悲剧的发生,再次将户外探险的安全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野生景点”被冠以“网红打卡地”的名号,吸引着大批游客和驴友前往探险。然而,这些地方往往缺乏完善的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甚至有些是明确禁止进入的自然保护区。
“一线天”溪谷的悲剧并非个例。此前,全国各地已发生过多起因违规进入未开发区域而导致的意外事故。2021年,四川某自然保护区也曾发生驴友失联事件,最终救援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才将其找到;2022年,浙江一处未开放的峡谷因暴雨突发山洪,导致多名游客被困。这些事件无不警示我们:探险固然刺激,但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那么,为何仍有这么多人铤而走险?一方面,部分驴友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别人能去,我也能去”,甚至将违规探险视为一种“勇敢”的表现;另一方面,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也让这些“野生景点”被过度美化,许多博主只展示美景,却鲜少提及潜在风险,导致游客低估了自然的威力。
此外,这起事件中的索赔争议也折射出户外活动组织管理的漏洞。目前,许多民间自发组织的户外活动缺乏专业领队和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意外,责任划分往往模糊不清。有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户外探险活动的规范,比如要求组织者具备资质、参与者购买保险、提前报备行程等,以减少安全隐患。
当然,法律的完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对生命的敬畏。大自然的美景值得探索,但前提是我们要以科学、安全的方式去接近它。希望这起事件能成为一个警示,让更多人意识到:探险不等于冒险,真正的户外精神,是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而对于这起事件中索赔是否合理,我们也只能等待相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和处理结果。相信法律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裁决。让我们一起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也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同时,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你对这起事件的看法和观点。
用真实的记录,笔者要为那些平凡和不凡发声!我们相信,真实故事,更具说服力,更感动人心。更多资讯请关注:艺飞说!
#图文打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