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会硕果累累、成果满满!”5月16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圆满闭幕。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教育报专访时表示,本次大会,各国嘉宾围绕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变革和影响深入研讨,凝聚起携手迈向智能时代、推进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力量。


记者:本次大会期间,各国嘉宾高度评价了中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对此您怎么看?

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我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实施3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坚持以应用为导向,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首先,不断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深化应用,构建起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为“四横”,德、智、体、美、劳为“五纵”的“四横五纵”资源供给格局,集成八大类51项政务服务事项,大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共享。其次,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一体实施覆盖全国大中小学和社会学习者的人工智能教育,让人工智能成为师生的公共课、人人的基础课;一体推进人工智能改变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和科学研究,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智慧启迪和心灵滋养,更加注重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记者:近年来,我国教育数字化开展了哪些务实的国际合作,为全球教育数字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我们持续深化国际智慧教育的交流与发展,形成了系列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务实成果。一是连续3年举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相继发布北京倡议、上海倡议、武汉倡议,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创办《数字教育前沿(英文)》期刊,发布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推动数字教育的中国理念成为国际共识。二是共享中国优质慕课资源。连续5年举办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上线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向全世界大学生和学习者开放1000余门优质课程,向世界分享中国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发布《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系统梳理了中国数字教育的发展理念与举措,生动描绘智能时代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蓝图,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记者:此次大会发布了5项重要成果,请您对此进行介绍。

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一是发布《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二是发布《关于构建国际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框架的倡议》和《教育大模型总体参考框架》联盟标准;三是发布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2025;四是发布数字教育研究全球十大热点;五是发布《数字教育合作武汉倡议》。这5项成果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其中最具价值和突破性的成果,首推《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这是世界上首个以政府名义、以“智慧教育”为题发布的白皮书,系统梳理了中国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脉络,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数字化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集中展现了我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生动描绘了中国在智能时代教育发展和变革的图景。白皮书的发布,有力提升了中国在世界教育数字化发展中的影响力,也为智能时代世界数字教育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记者: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已经圆满闭幕。请问您如何评价本次大会?

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这次大会结合智能时代主题,紧紧围绕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变革和影响,各国嘉宾共商共研共讨论,对未来的教育发展,特别是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发展变革提供积极参考。为期3天的大会,硕果累累、成果满满。中国发布了《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同时宣布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这将对我国未来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发挥重大作用。大会也启发每一位参会嘉宾对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国外的嘉宾,这对于他们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会凝聚起推动教育发展的共识,为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2025年5月18日01版,原标题《“本次大会硕果累累、成果满满”——访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负责人》

本文作者|中国教育报记者 黄璐璐 林焕新

责任编辑|杜润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