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大家都眼巴巴盼着的伊斯坦布尔会谈,结果又成了一场外交闹剧。这场被外界寄予厚望的俄乌直接对话,拢共就持续了一个小时,连个最基本的缓和协议都没达成,草草就收场了。
俄罗斯提出来的那些 “条件”,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点儿现实基础都没有,感觉就像是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想靠耍耍嘴皮子,在谈判桌上就给弄到手。
谈判现场:俄罗斯狮子大开口,乌克兰果断拒绝
5 月 16 日,当地时间中午 1 点半的时候,俄乌双方代表在伊斯坦布尔海峡边上的多尔马巴赫切宫开始会谈。这可是自 2022 年 3 月以来,双方头一回面对面坐下来谈。可谁能想到,这场本应该给和平铺铺路的会谈,眨眼间就谈崩了。
俄罗斯代表团是由普京助理弗拉基米尔・梅金斯基带队的,他们还迟到了十多分钟才入场,一进来就抛出了一堆让人惊掉下巴的 “停火条件”:乌克兰得把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这四个州,完完整整割让出去;乌克兰得裁军,军队规模得限制在 8.5 万人以内,往后也不许增强军事能力,像接收西方武器这种事儿,门儿都没有;乌克兰必须承诺不加入北约,也不准外国军队或者军事设施进到自己国家里;西方得把对俄罗斯能源、金融、食品还有肥料贸易的所有制裁,一股脑全给解除了。
说白了,俄罗斯就想通过这么一场闭门会议,拿到它过去三年拿着枪炮都没能夺下来的土地,还有那些政治利益。这哪是什么谈判啊,分明就是还在坚持过去三年都没实现的漫天要价。
乌克兰那边一听这些要求,当场就拒绝了。据报道说,俄罗斯有个代表气得直拍桌子,还威胁呢:“要是你们这次不撤出那四个地区,下次可就不是四个了,直接变成八个地区!” 这八个地区,除了乌东那 4 个州,还把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这 4 个地方也给算进去了。
普京又一次证明:他就是想继续削弱西方
这场开场还不到 10 分钟就谈崩的会谈,又一次印证了一个事儿 —— 克里姆林宫就是借着谈判的名头,实际上是在拖延时间、给各方施压。一方面想塑造出一副 “我愿意谈” 的形象,另一方面还想分化欧美阵营。
可西方和乌克兰根本不配合俄罗斯这一套。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会谈结束后就表态了:“要是俄罗斯代表团今天啥成果都没带来,那所有人都得反击。必须得有强硬的反应,制裁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俄罗斯在谈判里狮子大开口,也不是头一回了。开出的条件,能把在场的人都吓一跳。这三年来,俄罗斯一直就提这些条件,从来没变过。现在呢,历史又重演了,只不过这一回,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了。
欧洲集体反击,第 17 轮制裁马上就来
会谈刚一结束,欧盟各国领导人纷纷站出来表态,发誓要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的制裁。德国总理默茨宣布,欧盟会在 5 月 20 日对第 17 轮制裁方案进行投票。这个方案主要针对的是大概 200 艘所谓的 “影子油轮”,这些船长期绕开制裁,一直在给俄罗斯输送石油和天然气。除此之外,制裁还会进一步收紧对俄罗斯金融、能源还有技术领域的限制。
英国首相斯塔默也说得很明白:“普京想拖延停火,伦敦绝对不会让这种事儿发生。” 法国、德国、英国、波兰和意大利这欧洲五国领导人还发表了联合声明,释放出强烈信号,一致觉得俄罗斯提出的条件 “没法接受”,而且 “一点诚意都没有”。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制裁行动透露出一个重大变化:欧洲正试着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开始自己独立采取对俄措施了。欧洲这是打算两条腿走路了,一条路按照特朗普的那一套走,另一条路,就是自己迈开步子往前走。
美国态度含糊,特朗普又来搅局
就在各国领导人忙着密集磋商的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发声。他说不排除自己亲自跑到伊斯坦布尔去 “促成和平”,还说 “要是我觉得能谈出点成果,我马上就飞过去”。
可他这模棱两可的表态,外界都觉得这就是典型的 “特朗普式搅局”。实际上,特朗普政府那时候对乌克兰的支持,本身就摇摆不定。这也让乌克兰方面特别担心,害怕自己到最后会孤立无援。
这场之前被炒得火热的 “历史性会谈”,最后就这么沦为一场外交闹剧。中断了三年多,准备了三个月,事前还争论了一个礼拜,结果会谈就一小时,最后声明就一分钟。
现在,和平的希望又破灭了。俄罗斯还在战场上继续推进,乌克兰靠着西方的支持也在坚持打仗。在这背后,欧洲和美国的分歧若隐若现,乌克兰的未来还是悬在半空,一点儿着落都没有。
大家普遍预测,俄乌战争起码得持续到 2027 年,甚至可能更久。在这段时间里,制裁、军援、外交博弈这些事儿,都得成为常态。伊斯坦布尔会谈的再次失败,可不是终点,恰恰相反,这是新一轮对抗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