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人闭嘴的,往往不是道理,而是身份或者地位。
人与人交流时,通常会把对方的身份地位放在首位,甚至能够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接受程度,然后才会考虑对方说了什么。
比如如果对方是老板或者长辈,自己肯定会笑脸相迎;对方是业内权威人士,自己便更容易相信他们说的话。
相对实力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说话分量,在自己还没有开口之前,就已经对别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压力。
正所谓“人微言轻”,卑微的人说话没人会听会信。当自己什么都不是的时候,该沉默就得沉默。
2.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做好事没错,毕竟这是行善积德,不过也要看清楚自己的实力,“打肿脸充胖子”就没有必要了。
比如你有100块钱,拿出1块钱来帮助别人,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心灵上会得到满足,对方也可以欣然接受。
如果你拿出50块钱来,不仅会给自己造成损失,同时对方也是变相“害了你”,使其陷入“不义之地“,好事反而变成了坏事。
做什么事都要量力而行,对别人善良更要对自己善良,自己都受委屈了又怎么可能会对别人真诚以待。
3.每个人在交友时都倾向于选择一些能陪衬自己的人。
很多人在选择朋友时,往往会找一些看似不如自己的人,一来觉得没有什么压力,二来可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
虽然还不至于瞧不起对方,不过确实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得情绪价值,彰显自己的成功和骄傲。
然而炫富并不是太好,是内心世界空虚的表现。不妨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境界就会提升一个层次。
交友时抱着一颗平常心,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能相处就相处,不能相处就相忘于江湖。
4.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价值观不一样,所以不要以己度人,哪怕对你来说并不重要的事。
大家都有自己的世界,彼此的世界可能千差万别,谁都无法想象对方的世界,甚至完全无法理解。
虽然你觉得一杯奶茶二三十块钱不算什么,不过那却是贫困家庭一天的饭钱,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奢侈和浪费。
两个人的环境不同、条件不同、经历不同,对相同事物的概念和接受程度等可能存在天壤之别。
不要用自己的想法替别人思考,不要替任何人私自做决定,立场不同很难做到真正的善良。
5.礼貌是不要钱的骗术,只有蠢人才会吝啬。
待人有礼貌,是最简单最廉价的拉近距离方式,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容易做到又不需要花钱。
相反一个人即便再有钱,如果不会礼貌待人,那么人缘也不会好到哪去,或者都是些巴结讨好自己的人。
礼貌是素质修养的体现,与金钱无关,不要吝啬你的礼貌,它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敲门砖。
不要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就可以没有礼貌,比自己强的人多得是,不要因为自己的傲慢而错失机会。
6.不懂的时候保持沉默,会让你显得比较聪明。
不懂并不可耻,谁还没有自己的知识盲点,“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大家都有自己擅长的、也有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遇到不懂的状况时,保持沉默就是最好的选择,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才能获得别人的好感。
而比不懂可怕的则是不懂装懂,让别人没看见你,也比让自己暴露无知愚蠢的一面、被人嘲笑好得多。
懂得适时保持沉默,然后再去学习,丰富充实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智者。